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我国部分已建成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存在垃圾量不足、热值偏低问题。通过掺烧生物质既可增加入炉燃料量,又可提高入炉燃料热值,但是混烧后必然对锅炉运行状况和污染物排放产生影响。为此,建立了生物质和城市生活垃圾混烧实验系统,分别测试了竹餍、油菜杆与城市生活垃圾混烧对焚烧炉效率、炉膛温度和污染物排放值的影响。结暴表鹋:与单独焚烧垃圾相比混烧后焚烧炉效率分别由69.7%增加至76.1%争76.4%,炉膛温度分剐由834%增加至923℃和947℃,粉尘和S02的排放值降低,HCl的排放值升高;在竹屑、油菜杆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5%、13%时,焚烧炉迭额定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2.
在综述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现状的基础上,从收运设施规划、收运调度以及收运路线优化等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收运系统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实际应用性,并提出了建立中转站规划-调度一体化优化模型和在规划基础上的优化路线的优化模型的整体研究框架,为我国大城市和人口密集背景下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研究及完善提出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考虑部分街道单行及转向限制等状况,采用带有转向禁忌条件的垃圾收集车辆弧路径问题模型对城市垃圾收运路线进行优化。建立将其转换为对应的点路径问题的求解模型,以减少问题规模;并使用聚类蚁群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成都市双楠辖区的实例优化结果表明,有/无转向约束的路线优化后,总路程分别减少了89984.96m和92330.04m,节约了31.1%和31.9%。效果明显。此外,优化后减少了需求车辆数,减少了车辆使用成本和人员雇佣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成都市丘陵山区的万兴乡和平原地区的万春镇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产生量、产生特性、村民环保意识和收运现状;并根据其地域特点,提出了适于丘陵山区的厨余垃圾分流就地处理分类收集模式和适于平原地区的厨余和灰土垃圾分流集中处理分类收集模式。在分类收集模式下,万兴乡和万春镇垃圾收运成本得到大幅度的减少,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焚烧炉条件下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马弗炉内对典型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干燥实验,分别获得了其在炉内的干燥特性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马弗炉内低温区干燥温度对垃圾干燥过程的影响较大,而高温区则对其影响较小;在同一干燥温度下,随着物料厚度的增加,干燥时间近似呈指数形式增加;随着马弗炉内干燥温度的增加和物料厚度的减少,对应最大速率时的含湿量随之减小。基于一级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可以得到干燥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  相似文献   

6.
法国正在开发新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以替代生活垃圾的焚烧和填埋。用甲烷化处理有机垃圾 ,用机械化的方法对包装材料进行分拣 ,对于环境和经济来说都是很有前途的方法。过去十年 ,法国在生活垃圾的处理领域主要采用的是焚烧的办法 ,利用热能或通过焚烧来发电。用有机垃圾生产沼气和高品质的堆肥位于法国蒙伯利埃的Valorga国际工程公司开发了一种用生活垃圾进行甲烷化处理的工艺 ,只用几个星期的周期 ,便可以提供堆肥和沼气。该公司的商务经理贝尔特朗·伊莱尔 (BertrandHyllaire)说 :“我们的工艺特点就在于能够处理除包装材料之外的残余…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餐厨垃圾收运工作存在无法自动计算污染者的餐厨垃圾产生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PIC单片机为核心的餐厨垃圾自动称重系统,通过安装在收运车辆上的RFID模块和自动称重模块,对不同污染者的垃圾产生量进行自动称重.数据通过I2C总线存储在IC卡中,作业完成提交IC卡,由计算机完成对污染者污染量的统计.测试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对餐厨垃圾进行准确测量,达到自动称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医疗垃圾污染环境、滋生病毒、传播疾病等特点决定了它处理时应具有的密封、不能直接接触等特点.而市场上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垃圾桶并未面世,因此医院在医疗垃圾的处理方面做的不尽人意,不符合国务院公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标准。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运用机械和电子的原理,对能较好地解决医疗垃圾处理问题的一种垃圾桶进行了概念设计,并依此原理完成详细设计,制作出了安全性医用垃圾桶的模型。垃圾桶的功能主要围绕安全展开,包括自动开盖(以便平时保持关闭,减少传播几率)、自动套袋(避免直接接触)、自动密封切断(及时与环境隔绝)等。原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采用热封切断,方便可靠;使用简单。综合市场和产品特点考虑,该垃圾桶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三种环境经济政策(填埋收税、资源化补贴和绿色采购)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影响;根据不同环境经济政策下垃圾资源化参与主体的成本和效益,选择利于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长效机制的环境经济政策,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沿衬垫界面的地震稳定性及永久位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垃圾填埋场的三楔体极限平衡分析法,考虑水平地震力,得到了垃圾填埋场沿衬垫界面滑动的安全系数和屈服加速度系数的近似解.参数分析表明:填埋场衬垫界面和填埋体的抗剪强度以及垃圾坝高度等直接影响填埋体沿衬垫界面的地震稳定性和屈服加速度系数.结合一维等效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及Newmark法对垃圾填埋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沿衬垫界面的永久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屈服加速度系数ky与最大水平等效地震系数kmax之比、场地特性和输入地震波的幅值及频谱特性等因素对地震永久位移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处理高浓度渗滤液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对渗滤液有机物和氮类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在充分结合准好氧结构优势和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工艺。单周期渗滤液处理实验和按L9(3^4)运行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矿化垃圾有效高度为900mm,温度为20—35℃,运行周期为1—3d,水力负荷为5~32L/(m^3·d),COD负荷为210-1280g/(m^3·d)的条件下,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8%、94%和80%以上;渗滤液回灌后,水质和水量分剐在9h和24h后趋于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渗滤液优先流会增加;在保温状态下,冬季的处理效果优于夏季。该技术不但解决了其他类型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总氮去除效率不高的难题,还具有较好是渗滤液减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处理是当今的一大难题,在具体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化模式。本文从融资、运营效率及效果、政府职能几个方面对几种垃圾处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下水位上升时垃圾填埋场衬垫的性能,针对我国规范中规定的各种衬垫系统,对地下水进入填埋区的水量和透过衬垫底部的无机污染物累积量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衬垫渗透系数是控制地下水进入填埋区水量的主要因素,GM+GCL复合衬垫的效果最好,进入填埋区的水量最少;但是从衬垫底部污染物累积量来看,GM+GCL复合衬垫的效果最差,在地下水位升高时对地下水污染的威胁最大。得出GM+改性CCL复合衬垫对地下水变化的适应性最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有安全为科技手段作保证,这是被发达国家验证过的道理。本文从25年前中国唐山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国外情况,从总体上归纳了中国灾害的潜势,并畅谈了“2001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特别从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城市新世纪综合减灾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同时又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古都,也是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北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是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本文认为,国际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标准中的防灾减灾应成为重要指标及尺度。为此本文从北京城市的现状及未来灾害趋势分析入手,大胆地探索了21世纪初中期北京城市综合减灾一系列战略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发展紧急救援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模的途径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数码城市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建模是数码城市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到目前为止,城市建模虽然已经成为国内外建立数字城市的热点,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进行城市建模,而且已经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甚至已经成为“产品”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但是城市建模还有不少关键问题与技术亟待解决。本文将城市建模分为几何建模与纹理映射两大部分,介绍了他们的基本原理与各种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几何建模途径,包括如何充分利用不同的数据,例如LIDAR数据、地图数据、航空、卫星影像、地面影像,实现房屋几何建模的半自动化;房屋墙面纹理影射的半自动化及房屋墙面纹理遮挡分析、数据压缩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背景下成都市水资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都市作为西部大开发重镇和长江中上游的重要中心城市,面临着总供水量不足、水质污染严重、用水格局改变、水旱灾害和水量年际波动大等水资源问题,涉及到21世纪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水资源安全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思想探讨了成都市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成都市城市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自然生态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评述了中国自然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自然生态的特点,提出当前的生态破坏现状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中国自然生态和保护战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城市化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从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问题入手,比较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解决城市地域规模与土地资源矛盾以及上述“城市综合症”和实施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电子商务(e-business)的物流瓶颈等也都是困扰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为此,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管道物流系统,特别是城市地下管道物流运输系统,更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国外管道物流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地下管道物流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工程规划建设和相关技术、自动化传输和监控技术和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本世纪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动城市地下管道物流系统建设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地下管道物流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与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