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英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14-19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长期过渡的初始阶段,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既爱且恨,表现出理性与信仰相交织的矜持宗教思想。促使人文主义者形成这种宗教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造就了这一思想的形成,除此以外,文化发展的沿袭性,人文主义者的复杂性,以及许多外部因素的推动也成为形成这一思想不可或缺的条件。了解这些,对于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更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文艺复兴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
哈莱姆文艺复兴期间,新黑人就美国黑人艺术的独特性、文艺创作中的黑人形象和文艺与宣传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有益的探讨,推动了美国黑人文化的健康发展,在美国黑人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运动从批判天主教的神性、神学入手,大力提倡人性、理性等世俗化的内容,以示与天主教的抗争。但看似世俗的文艺复兴其中若干思想均来自于传统的天主教的因素,对人的关注、欲望的放纵、理性的渴求,以及资料搜集与学术资助的行为,均在天主教内部予以肯定,这些都帮助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  相似文献   

4.
论述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运用透式法在平面上建立新空间的方式及这种透式法对绘画的空间结构所表现出的巨大影响力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重要特点,一是世俗音乐的发展,二是专业音乐的发展。声乐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及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革以及各种流派和风格的产生,必然和当时社会的现状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6.
通过历史观照发现,外国文学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国民思想。通过对外国文学研究的现状观照发现,外国文学研究的对象极其不平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观照,本文认为,在民族复兴视野下,通过加强民族文学交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新范式是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周作人是北大的教师,新潮社是以北大学生为主创办的新文化社团。周作人在写了《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文章之后,成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思想家,新潮社在思想上成了他的忠诚的追随者。周作人是新潮社的最后一批社员和最后一任主编。但是,在抗战胜利后,新潮社的主要缔造者傅斯年,却因周作人抗战中的附逆表现,毫不留情地与当年的老师划清了界线。周作人对新潮社的感情也就此断绝。  相似文献   

8.
《再生》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创办的一份政论性刊物,其以"致中华民族复生"为宗旨,构建了一套关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救国纲领。教育方面,《再生》指出30年代教育存在无计划性、崇洋媚外、缺乏独立性、为少数人垄断等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由于其所凝聚的国社党成员权势虚空,所以这套方案只是一种建构而无法落实。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马歇尔主要从事了两项外交活动:赴华调处与推行欧洲复兴计划。调处国共矛盾是美国政府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从维护美蒋战略关系的稳定而做出的重要选择,它是实现“伟大的美国梦想”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步骤,复兴欧洲计划是从维护战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而采取的重要行动,亦是美国当局在全球战略的计划中的既定一步棋。两个方面可以说都是战后美国外交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美国外交的一体两翼,均为着支撑一个战后美国为主的世界体系而展开的重要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科学人文主义的兴起和神秘主义的复兴这两个方面,对帕拉塞尔苏斯主义兴起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人的关注和研究,是自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主题之一,其研究成果大都凝结在人本主义思潮之中。尽管其中的观点各异,派别林立,但尊重人的社会地位和主体价值,关注人的命运及其生存境况,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因此,考察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演变及其衰落,探索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征婚广告是征婚者通过传媒进行的自我推销以寻求异性伴侣建立婚姻关系的广告形式。中国的征婚广告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形成了一类独具特点的个体劝说语篇。基于期刊、网络等媒体的征婚广告语料分析该类特殊语篇的语言特色及社会意义,以更好地了解其背后所隐藏的时代风尚、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等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是个具有明显政治与文化意义的主题性旅游形式,是发挥旅游教育功能有益而可行的尝试,尤其对全民族优秀思想与精神的进一步凝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红色旅游的涵义极其产生背景的介绍下,着重分析其强大的政治功能与文化意义,为广大旅游者更好地理解红色旅游、吸收先进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空调作为耗能大户,与能源紧张局势,特别是当前电力紧张局势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于减少建筑系统的能耗、缓解当前电力紧张局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空调系统节能在中国大陆的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唤起广大建筑行业人士特别是暖通同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人类的精神大厦。人文低速慢袭着担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当代大学生,这种现象警示我们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欠缺。加强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在新时期的迫切要求,是“化成天下”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7.
萨满文化是原始先民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之下,探索、认识、利用自然以及寻求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为增强自身生存的信心和增加适应自然的能力而创造出来的世界观,它是人类文明发轫的一个重要标志。萨满文化的内涵与积淀的层面相当丰富,几乎囊括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作为践行原始萨满文化世界观的核心,萨满在古代社会的职责和社会作用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试就萨满的职责和社会作用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显著。由此表明:大溪文化一期时城头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末期,二期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三期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相似文献   

19.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步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新时期。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83年,但回想起来,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独立领导;其次,必须端正党的路线,对国民党反动派坚决实行武装反抗;再次,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率先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20.
沟通语境是金庸现象得以产生的外部原因,金庸现象是大众文化时代大众读者的阅读神话,金庸武侠小说本文潜藏着巨大的人文价值,因此,大众读者和精英读者在阅读的幻想中完成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双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