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小为 《科技信息》2010,(4):249-250
贫困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压力而又有抱负的群体。掌握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网络心理咨询在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在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切实办法。本文采用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袁俊  周彩云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6):58-58,60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认识不足,人际交往困难,沉迷于虚拟网络生活,惧怕就业等。高校应根据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残缺家庭的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一特殊群体。不健康心理是由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人几方面原因造成的。心理教育(心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解决心理问题主要途径。学生本人也要逐渐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辉 《科技信息》2009,(30):202-202
职业教育学校由于其特殊群体和教育目的性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就与普通学校教师有很大不同,因此职教教师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 同样职业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5.
由于就业竞争的激烈,就业结构矛盾突出,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的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种种的心理偏差,而这些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因此,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桂香 《科技信息》2012,(1):669-669,672
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男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比一般教师更大的压力,导致幼儿园中男教师队伍数量有限且极不稳定,难以满足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致使男教师感到压力较大的因素较多,如工作量大、责任重,工作内容不符合性别特点,人际关系不和谐,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偏低,家庭理解和支持不够,教师自己不能适当调适等,要缓解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压力,必须多方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幼儿园要实行科学化的管理,为男教师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社会要从提高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为男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保障;家庭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教师自身要学会更好地自我管理和调适,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大一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当中存在着地区差别、专业差别和已有的心理状况差别。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着重考察其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幸福感没有显著地差异;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与个体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政治思想工作,分析了他们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以及敏感多疑,自我封闭和焦虑悲观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状况,提出从人文关怀、励志教育和自信心培养等方面对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庞大又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是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现实中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缺失,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心理问题日益凸出,却又有着强烈的发展提升需求。这都由经济权益的不健全、自身观念的错位、体制缺陷及社会偏见使然。他们文化权益的实现需要条件和机会,既需要法规制度保障、政府责任主导,也需要社会积极支持、舆论呼吁引导,乃至权利主体的主动与自觉。  相似文献   

10.
一、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子女是指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的心理素质决定着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走进社会,社会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心理素质的走向。如何提高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近年来,我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的体会,针对我所教过的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毕业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本文从分析毕业生常见心理问题入手,探讨毕业生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475名汉语言班级新生进行纸笔测查,了解某普通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一手资料。同时提出,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培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和奋斗目标等心理自我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琛 《科技信息》2010,(16):38-38
高等学校全日制自考生在学习活动中刻苦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拼搏开发潜能,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然而,在追求学习上进的同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由此引发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研究分析全日制自考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调适、疏导措施,将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学校一个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学生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任性、放纵、自卑和憎恨、逆反、敏感多疑等是他们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预防、矫正和克服心理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这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着较强的自卑闭锁心理、极度的自尊心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应及时适当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服务于大学生对个体与社会环境的感知、评价与适应的早期心理干预、辅导训练的课程规划.面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定位自己,明确生活与就业目标,辅导他们学会对社会环境的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在融入社会环境时能够做出客观的评价与主动的适应.  相似文献   

17.
一、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子女是指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李梅杰  王慧 《科技信息》2009,(36):203-204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因此,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是社会倍加关注的焦点。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而参与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作用,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效果明显的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葛剑 《科技信息》2009,(19):233-233
高职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适应能力,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又很有限,因此常常陷入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中,如果不能及时调适,会导致自我意识分裂,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消除由于自我意识分化带来的矛盾冲突,实现自我意识的统一、完整和协调,是高职大学生必须完成的心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翟帆 《科技信息》2009,(18):39-3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障碍及社会和高等院校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特征、成因、现象进行了归纳,简要地指出了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