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骡子是马和驴繁殖的后代,它继承了马和驴的优点,不但体型较大,脚力也极佳。以前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骡子来驮运笨重的货物,它总是不辞辛劳地上山下坡,为人们省了不少气力。骡子的体力虽然好得不得了,就是有一个毛病让人很闹心。这骡子若是发起性子,它的四只脚便会像钉子一样,固定在地面,一动也不动。这个时候,无论主人怎样使劲鞭打,骡子还是坚持它固执的脾气,一步也不肯向前走——就是所谓的“骡子发脾气,四蹄不挪地”。  相似文献   

2.
骡子的杂侃     
说起骡子人们并不陌生,大多数都知道是驴马杂交所生。但要问骡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几种,还有什么家畜也是杂交所生?说得清楚的恐怕不多。要说这是一项古老的科技成果,更未必有人认可。因此,重叙这一课题,可以让人们进一步认识,我们祖先在这项科研上所作的贡献。骡这类动物在自然界本来没有,是我们祖先在两三千年前,采用动物有性杂交方法产生的。由于人们习以为常,有人竞把骡马混为一谈,不善分辨。在80年代末,有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多年的工程师,指着一匹骡子对我说:“这马的膘头不错。”听了挺吃惊,便说:“你好好看看,那是马吗?那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矮子     
从前,有七个兄弟,他们中有一个很矮小,但很聪明。有一天兄弟们杀了他的一头牛,吃完了,却一点也不留给他。“就给我牛皮吧。”矮子请求说,“我去卖了它。”兄弟们把牛皮给他,矮子出发了。路上,他看见一个洞,洞里住着老鼠,矮子就用牛皮盖住洞口,做成袋子一样,捉了几只老鼠。天黑了,他拿着这只牛皮袋爬到树上。不一会儿,几个商人带了一队骡子来了,骡子上装着许多货物,他们停在树下休息。半夜,矮子把老鼠抖落到骡子头上,骡子吓得都逃走了,商人也吓得魂不附体,嚎叫着各奔东西。矮子马上爬下树,拿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回家去了。“你们宰了我的牛,宰得…  相似文献   

4.
在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关键就是你一定要非常热忱。假如今天有一个人出门时遇到楼上的人,他就主动向邻居打招呼,非常热情地对着邻居微笑:“嗨,你好!”刚开始他的邻居感到莫名其妙,很不习惯。第二天他又同样向他打招呼,同样向他微笑:“嗨,你好!”第三天他的邻居也会:“嗨,...  相似文献   

5.
一字社论1986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一字判词清朝年间,一寡妇想改嫁,而公婆及邻居加以阻挠,她便向官府呈上状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史广有段著名的佳话,叫《孟母三迁》:好像孟子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早年搬了三次家。孟母的观点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为了让孟子学好,不得不频繁地选择邻居。这一传统流传下来,影响到今天的人在购买住宅房的时候还要问一问邻居的情况……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只要有条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选择邻居,搬多少次家都没有关系。但,一个国家,可就没有这份儿选择邻居的自由了。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了一篇文章:《中国与美国:非对称型战略伙伴》。它给我的刺激非  相似文献   

7.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骡子"意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变。它首先代表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随后则不仅指代黑人民族的命运,而且喻示整个人类的命运,象征人类普遍受奴役的一种状态。而在"骡子"的死亡和再生之间则蕴含着战胜这种奴役的方法。从"骡子"意象不仅可以看出珍妮是怎样一步步摆脱掉"骡子"的命运,到最后完全把它扬弃,获得作为一个人最大意义上的自主意识,实现了她的也是全人类的自由梦想,而且还可以看出这部小说不仅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觉醒,涉及了种族、性别和文化问题,还表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流露了作家对整个人类命运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这朵摇曳着妩媚风姿的罂粟之花,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但走近它,接触它,就会被引入一个莫测的深渊。 但一匹来自闽南福建的狼,“生活在苍茫的大地上,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它却演绎出了多元化的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9.
幽默笑话吧     
最后一问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请问那位印刷工人的家住在哪里?”邻居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相似文献   

10.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骡子是驴与马交配所生的杂种,寿命长,体力大,多用做力畜,不能生殖。“杂种”这个词语,我看着有点刺眼,觉得还是换作“动物”这个词语要好一些,好歹也是一条命。况且骡子在我们还不算久远的年代里,为人们的生产运输立下了汗“骡”功劳。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运输工具抛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了。  相似文献   

11.
“头脑企业”,是指那些专门从事咨询调查业的企业,因它直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出“点子”,故国外形象地称它为“头脑企业”。 “头脑企业”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匹“黑马”,也是企业适应现代化经营的产物,正如国外一位经济学家所说,咨询调查业是  相似文献   

12.
头匹     
“头匹”两个量词连用,可同时计量不同的牲畜,在南北朝文献中已见用例。《世说新语·雅量》篇,梁代刘孝标注引《谢车骑传》曰:“(东晋淝水之战)俘获数万计,得……牛、马、驴、骡、驼十万头匹。”刘世儒先生在研究南北朝时期的量词时,注意到了这个例子,但他认为“头匹”连用是“一种过渡时期语言内部某些部分暂时失调的现象”(见《论  相似文献   

13.
徐靖 《创新科技》2003,(9):19-19
<正> 上官同君不属马,但他却总是与马结缘。他在国内营销策划界是一匹“黑马”,在职业经理人中是一匹“烈马”,博学多识、谈吐儒雅又锐气逼人的他还是众多伯乐相中的“千里马”。 90年代初期,上官同君走出大学校门时年仅20岁,他在亚细亚商场如日中天的时候,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初进亚细亚的白领职员到亚细亚品牌拓展的高级策划,上官用自己的业绩展现了自己:从“走出中原闯天涯,上海也有亚细亚”的亚细亚战上海品牌推广总指挥到中国二次商  相似文献   

14.
席升阳 《创新科技》2006,(12):37-37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认知范式,可以说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它不仅是庸俗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者和辩证唯物主义者坚守的信念,而且也是大众心目中的“公理”。可是,眼见真的全都为实吗?只要经历过小学教育的,都会知道中国源远流长的“樵夫的故事”。话说一樵夫上山砍材,回到家数日后,发现斧子不见了。他怀疑是邻居所窃,便日日观察,越发发现邻居的一举一动都象窃斧之人,这种“眼见”,成为樵夫的“事实”。半月之后,樵夫又上山砍材,无意中发现他遗失在路边草丛中的斧子,回忆出当时是因小解而忘斧。他又日日观察邻居,越发发现其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富翁特别想要一匹千里马,特地请伯乐和他一起去马市找千里马。马市上,一匹匹骏马昂首而立,富翁看得目不暇接。伯乐却对它们都不满意,转了半天,才在一匹只有一只耳朵的马前停住脚步。伯乐端详着这匹马,然后拍了拍马头,对富翁说:"你就买这匹吧!此马非同寻常。"富翁围着马转了一圈,低声问:"我心中的千里马……不是这样的。你……你会不会看走了眼?它能是一匹千里马?"伯乐叹了一口气,说:"你要的那种千里  相似文献   

16.
牵挂     
一日中午,儿子在校无事闲游,顺便去电话亭打了个电话,其实没啥事,只是想向母亲问候一声罢了。家里是没有电话的,要接电话,母亲要到邻居家去。儿子把电话打给邻居大伯,问邻居大伯:“我妈在屋里吗?”电话另一头答道:“你妈下地了,早晨出去,这时还没回来吃饭。”儿子“嗯”了一声就放下电话。第二天,儿子意外地看到母亲来了,看上去很是匆忙,脸上一脸焦虑的神色。儿子惊喜地问:“妈,你怎么来了,有事吗?”母亲喘着粗气说:“我倒没事,你昨天打电话,又没说什么事,我不放心,今天就来了。”儿子鼻中一阵酸楚……牵挂  相似文献   

17.
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属奇蹄目马科,分布于我国的内蒙、新疆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它比藏野驴身躯细秀、毛色浅而呈土黄色,耳、尾都比家驴的短,外形?骡子,故当地又称它野骡子,是国家一类保  相似文献   

18.
敏感的业内人士和用户发现,自去年起,在打得热火朝天的票据打印机市场,出现了一匹中国良驹——产自中国深圳深通打印设备有限公司的“四通”牌打印机,即“四通OKI5530SC”,其中“四通”为品牌,OKI已不再是从前的品牌字体,而只是作为一个型号与5530SC站在一起。这种看似细微的变化,反映的却是实质性的内容——国产品牌“四通”票据打印机的诞生,它是四通集团与深通公司二次创业中的新葩劲旅,是与“巨人同行”的发展战略结出的一大硕果。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第一大瀑布,本应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可如今,它宽阔的瀑布带已不是一块整“布”,而像一匹锦缎被从中间生生地撕开,大块大块没有流水飞溅的裸露岩石凸现在瀑布中间,使人深感失望。据介绍,这是上游严重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经听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语文展示课.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途中,彭德怀看到自己的同志因缺粮而一个个倒下的时候,决定杀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的感人故事,赞颂了彭德怀爱自己的大黑骡子,更爱自己的战士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