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市环城绿带乡土草本物种多样性及城市绿化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环城绿带为研究区域,对其林下乡土草本植物分布现状进行调查及编目汇总.结果表明,目前绿带内共有乡土草本植物35科85属111种,分别占上海现存草本植物的70.00%,45.70%和36.63%,其中以单种科、寡种科居多;地理成分呈明显温带性质,并兼具热带亲缘性;调查中共出现7种生长型的草本,生活型分析表明多年生与一年生草本比例相近,其比例可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此外,本文对乡土草本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合肥环城公园为对象,研究了环城公园生态风景林的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统计植物44科75属79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7种,被子植物40科68属72种;树木径阶在10 cm以下30 cm以上和高度5 m以下15 m以上的乔木数量占比较高;群落树木健康状况不佳,近一半的树木处于不健康状况;六个景区常绿落叶植物比有较大差异,常绿树种偏多;群落类型可分为7种,主要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群落结构以乔-草、灌-草居多,复层结构较少。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环城公园生态风景林营造和树木的养护管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江滩地造林对湖北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湖北鄂州长江外滩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滩地造林和林下间作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原生优势种的重要值及生物量变化的影响。在此次观察期内的研究结果表明:(1)滩地造林使草本植物物种增加16种,群落类型增加7种,(2)滩地造林使原优势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荻(Miscanthus sacchariftorus)的重要值和生物量都有所下降;(3)滩地造林明显增加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丰富度R,使Pielou均匀度指数J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影响S指数D;(4)林下间作能提高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蒙古黄榆群落不存在灌木层;乔木层高度5.83~9.33 m,郁闭度40%~60%.林下草本层种类组成丰富,总计有33种,隶属17科28属、11种分布区型、3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生活型.其中常见科有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最多,占45.45%;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分布区型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种类最多,占36.36%,具有4个分布区型相汇聚的特征.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种类为主,其余为旱生和中旱生种类,旱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雷山杜鹃这一贵州特有野生杜鹃种,调查了雷山杜鹃野生资源及生境状况,并对其群落基本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山杜鹃分布范围狭窄,仅集中分布在雷公山上部海拔2 155 m左右的区域,仅有1个雷山杜鹃群落,且林下仅见一、二年生幼苗;雷山杜鹃群落由多种生活型植物组成,其中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垂直结构以雷山杜鹃为主的乔木层占优势,主要灌木和草本植物均呈斑块状镶嵌;雷山杜鹃群落多样性特征表现为:Pielou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根据以上数值可知雷山杜鹃群落草本层的物种最为丰富,分布更为均匀,乔木层与草本层的优势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调查,设置60个样地256个森林样方,运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该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并采用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五鹿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将保护区的森林群落划分为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白皮松林、辽东栎林等15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D、H'和J在描述群落性质时不具有严格的一致性,但都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群落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得出,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7.
选取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群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段,设计11个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乌金山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征,并对该群落的环境概况进行分析,计测了不同地段上群落的频度、盖度指标和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在乌金山海拔950 m-1450 m之间,群落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乔木层为油松单优组成,外貌特征上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其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均匀度指数呈平缓下降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乌金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明显受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越复杂,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均匀度指数越小.  相似文献   

8.
关中北部塬区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将关中北部塬区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分为 3种类型 .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初期保持了原农田群落的特点 ,1a后种群密度有一个上升的过程 ,群落密度增高 ,并逐渐向周围林地扩散 .从灌木疏林 农林交错分布的荒坡林地 农田 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呈现规律演替 ,表现为密度依次增加 ,危害逐渐加重 .灌木疏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类型与荒坡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类型的相似度较高 ,与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类型的相似度麟游群落的相似度低 ,而永寿的相似度高 ;荒坡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类型与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类型的相似度较高 .农林交错分布的荒坡林地啮齿动物群落是退耕林地向灌木疏林地群落的过渡群落 ,种类相对较少 ,密度相对较大 ,属灌木疏林地的次生啮齿动物群落 .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外环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177个,结果如下:共记录维管植物87科184属226种,但少数树种主导整个林带,在树种构成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并且乡土树种应用比例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比例达到了1∶3.群落类型丰富,分为7种植被类型,67个群落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但缺乏地...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3个地点青钱柳群落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亚热带3个区域青钱柳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种群结构以及更新状况,探究影响青钱柳种群更新的主要原因,为青钱柳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典型样方调查的方法,对3个青钱柳群落[四川沐川(群落M)、广西金钟山(群落J)和湖北鹤峰(群落H)]进行样方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区系特征,并评价群落间的相似性。以径级代替年龄的方式分析种群结构和更新情况。【结果】四川沐川群落(群落M)、广西金钟山群落(群落J)和湖北鹤峰群落(群落H)分别有维管植物32科50属70种、50科79属96种和59科100属126种;3个群落区系特征差异不显著,均以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为主;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总体表现为群落H>群落J>群落M;群落结构为中等不相似,相似度表现为群落M与群落J的较高,群落M与群落H的次之,群落J与群落H的较小。【结论】整体来看,不同地理分布的青钱柳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明显,相似性水平低,但其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乔木层树种优势显著,导致林分郁闭,林下光照减少,影响种群更新;灌木层植物种类较多,分布较为均匀;草本层占据较少空间,以蕨类植物为主;青钱柳种群天然更新在径级结构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现象,导致更新不连续。从天然更新的角度看,适当开辟林窗,有利于促进林下青钱柳幼苗幼树的生长及均匀分布,完成种群更新,使群落向着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孔林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多样性、径级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历史调查数据进行对比,探究了孔林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趋势。结果表明,经50多年的演替,孔林植物群落类型有所增加。除了原有的侧柏林、麻栎林和黄连木林外,新出现了刺槐林、皂荚林等阔叶林及侧柏-黄连木、侧柏-栾树、麻栎-侧柏等针阔混交林。孔林植物群落中阔叶乔木种类增加,正向顶极的落叶阔叶林演替。与50年前相比,孔林植物群落灌木层盖度有所降低,草本层盖度明显升高,外来植物种类增加,50年间灌木及草本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孔林中侧柏和刺槐种群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黄连种群处于良好增长阶段,而麻栎种群发展有衰退趋势。孔林典型植物群落中侧柏-牛繁缕群丛的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较低,孔林植物多样性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远高于自然生境的影响。孔林定期的灌草管理、引种栽培及旅游等活动对孔林植物群落造成了一定影响,建议在必要的人工造林、保育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对孔林的人为干扰,促进孔林植物群落向近自然林演替。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外环绿带人工林为对象,于2007—2009年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和每木调查法相结合,共计调查典型样地908个,测定记录林下更新层木本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其生境特征,分析更新层物种组成及出现频率、不同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并探讨影响其多样性格局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①人工林样地更新层木本植物丰富度普遍高于林木层,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更新层多样性较最高,乔—灌—草结构和乔—草结构更新层物种多样性高于灌—草结构;②林下更新层共出现木本植物101种,占林木层总种数的65.1%,其中常绿树种33种,落叶树种68种,出现频率≥1%的有36种,生活型以落叶阔叶乔木为主,乡土物种占75%,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8.6%和53.7%;③种源、种子散布方式、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草本层盖度等生境因子是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区101个绿地群落的取样调查,分析了该类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上海的绿地群落类型多样性以落叶阔叶林最多,常绿阔叶林次之;群落结构物种单一、结构简单,新建成的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过高,景观较单调;群落物种组成中外来植物占有相当比例,但区系反映了地带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工程技术手段适当改造立地条件,增加上海适生树种数量;同时对绿地植物进行群落结构功能类型和景观功能类型划分,据此进行绿地群落的构建,进而达到生态和景观效果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黔中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早期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瑞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4,22(3):44-47
通过对黔中退化喀斯特森林结构分析表明,退化群落属于自然恢复的早期,从草本群落阶段到灌乔林过渡阶段,种组重要地位发生变化,先锋种组重要地位由大变小,顶级种组变化与先锋种组的相反,次先锋种组和过渡种组则先增大后降低;群落层次增加,主要层由灌木层发展到乔木层,高度逐渐增高,径级增大,个体数量从灌草阶段到灌木林阶段增加,之后减少;灌乔林过渡阶段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低,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江西省遂川县火烧迹地杉木萌芽更新林杉木种群和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属于金字塔型,为增长型种群。杉木群落林下维管植物种类较少,有24科31属37种,木本植物为优势类群,占植物总种数的70.27%;群落林下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总体来看,群落林下植物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该研究为杉木次生林的经营管理、自然植被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大洪山鸳鸯溪河漫滩为实验地点,采用样线法和随机样方调查法,开展不同水位点的河漫滩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鸳鸯溪河岸带植物共有29科44属47种,其中草本植物30种,灌木6种,藤本植物5种,灌木或小乔木3种,乔木3种;离水越近的样地更多的物种是多年生草本,远离水的样地更多分布的物种是木本植物,1年生物种在2个样地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鸳鸯溪河岸道分布有群丛类型16个,湿生类有2个,两栖耐受类有3个,陆生类有4个,灌木类有4个,乔木类有2个;2个样地多样性指数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离水越近的样地的物种数显著高于远离水的样地物种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为植苗林〉萌芽林〉采伐迹地;草本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植苗林为最高,采伐迹地次之,萌芽林最小;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萌芽林为最高,植苗林次之,采伐迹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林与植苗林草本层植物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伐迹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萌芽林(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3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冠层透光系数、土壤孔隙度、坡向、速效磷对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4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组成变异的90%以上;冠层透光系数、坡向、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孔隙度对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5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86%。【结论】微生境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组成的变化;适度干扰(不炼山、不施除草剂、带状整地、带状抚育)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8.
以乔木层树种重要值为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为测度距离,运用SPSS软件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类型进行聚类划分,并分析了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根据聚类结果,按优势种命名原则,将双峰山森林群落划分为马尾松群落、杉木群落和柳杉 杉木群落,其中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出灌木层较高,草本层次之,乔木层较低的变化规律.但总体上,这些群落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尤其是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低,应采用人工间伐、引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花卉及树种等方式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