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是我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2年发病与为害程度,比1971年有所增加,如洛东公社据不完全统计:早稻发病面积1,465亩,其中损失在5~20%的有247亩,损失达20%以上的有177亩,颗粒无收的16亩;晚稻发病面积1,700多亩,损失粮食约8万多斤。但有的公社发病面积较小,如新丰公社发病最轻,穗颈瘟平均仅0.61%,病情指数为0.39,比1971年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2.
(一)奉化县溪口区广大干部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大搞科学试验,积极推广水稻根外施肥,通过喷施,一般都有显著增产。一九七五年亭下公社徐家埠大队科技组28亩早稻喷施1~2次与不喷亩产相差60斤,溪口公社沙堤大队第五生产队试验每亩增产120斤,棠云公社西江四队试验增产105斤。畸山公社任宋大队第五生产队试验每亩增产161斤,东岙公社东岙第一生产队试验每亩增产76斤,溪  相似文献   

3.
为了经济、合理地使用化肥,促进农业生产更快地发展,我县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开展了化肥深施的科学实验,深施面积从早季的几千亩扩大到晚季的上万亩,普遍获得成功。岩下公社下二大队501.1亩水田,早稻深施250亩,晚稻扩大到356亩;东浦公社西浦大队803亩水稻田,晚季深施350亩;淋川公社干北大队556亩水稻田,晚季深施300亩;还有新建公社下新建大队、大溪公社下村大队、下洋岙大队都大面积地推广了化肥深施。通过实践深刻地教育了群众,大溪贫下中农深有体会地说:“化肥深施真正好,科学用肥第一条;集中施用肥效  相似文献   

4.
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是“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重要内容。早稻生产是我区粮食生产的主要部分。这里,我们就黄岩大浦、温岭永革和临海孔岙三个高产大队的具体经验谈谈早稻的科学种田。黄岩县卷桥公社大浦大队有22个生产队,584户,2533人,耕地1758亩,其中粮田694亩,棉地1044亩。1972年早稻亩产948斤,有5个生产队超过千斤。温岭县蔡阳公社永革大队有9个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筱  刘光胜 《汉中科技》2009,(5):22-22,46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概述了稻瘟病发病症状,分析了发病条件,介绍了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德清县下高桥大队是我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集体,是牢牢把住社会主义“三关”的一面红旗。大队党支部和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农业学大寨”的伟大教导,努力为革命种田,战天斗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干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连年增产。1970年由于施肥不当,抽穗前后又连续阴雨达一个多月,稻瘟病发生广,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是我省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在关中地区每年发生四代,其中以二、三代为害最严重,特别第二代造成棉花损失最大。1974年鱼化地区棉铃虫大发生,加上后期阴雨,造成棉花减产。因此,棉铃虫的为害引起了广大贫下中农的重视,成为棉花增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棉铃虫的防治问题,西安市鱼化公社的鱼化大队第五生产队、朝阳大队第四生产队、双旗寨大队第二生产队、老烟庄大队第二生产队与陕西师大生物系七三  相似文献   

8.
横村公社开展“两查两定”防治水稻病虫害已有五年的历史,一九七○年三化螟第四代发生时,在横村地区农技站的具体指导下,采用“两查两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社8660亩晚稻,节省农药成本达3178元,而白穗率下降到0.1%以下。如联中大队晚稻1614亩,“两查两定”后,需防治的仅260亩,只用1605乳剂52斤,节省农药成本574元,首次尝到了“两查两定”防治病虫害的甜头,从而提高了干部群众对搞“两查两定”防治虫害的认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近几年来,横村公社认真总结“两查两定”的经验教训,使  相似文献   

9.
封开县罗董公社思寮大队平城生产队科研小组,1972年早季在四亩多稻田上采用松树上的黑蚂蚁防治稻飞虱首获成功。封开县科技局和金装公社大林大队贫下中农学习了平城生产队科研组的经验,在去年早季水稻田上安放了7500个蚁巢(平均每亩7巢)防治水稻害虫又获得成功。实践证明,蚂蚁能消灭三化螟、稻纵卷叶虫、浮尘子、稻飞虱等水稻害虫。根据他们的经验,要使蚂蚁能在田间长期发挥作用,首先要它定居下来,这就要在迁移蚁巢的时候注意保护蚁巢,不受损伤。将附蚁巢的松枝斩下,插到田间,蚁巢以平禾苗或稍  相似文献   

10.
庆丰霉素是一种广谱性农用抗菌素。1977年我郊区欢喜公社新山大队养猪场在外地治疗猪疾病的经验启发下,开始进行了大量的仔猪白痢防治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说明:庆丰霉素治疗仔猪白痢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海宁县桑毛虫生物防治科研协作组去年在开展应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桑毛虫的科学实验启发下,积极探索其他重要害虫微生物防治的新途径,进行了群众性的野外寻找自然死亡害虫的工作。石路公社农丰大队沈七毛同志于1977年7月在农丰十四队的一块黄豆地中,发现有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北镇县曹屯公社赖公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虚心学习外地经验,去春搞了30多亩玉米断根试验,结果其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发生了显著  相似文献   

13.
奉化县南浦公社前横大队地处平原产粮区。全大队161户,614人,耕地面积951亩,每人平均1.55亩。这个大队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在1965年就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最近六年来连续超千斤。他们获得连年高产的主要途径是扩大三熟制面积。1971、1972年大小麦面积先后扩大到336亩和443.8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5%和47%,单产分别达516斤和529斤,总产增长率分别达3.7倍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十分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据我们在自己的两个公社初步调查,大麦“生理发黄”面积约有700余亩,占大麦总面积的15%左右,严重的生产队达50%以上。大麦“生理发黄”以后,轻则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不高,重则苗期陆续枯死,颗粒无收。这是当前影响大麦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如桑梓公社林口大队自1968年以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发病面积每年均在40%以上,平均损失产量2~3成左右。为摸索大麦“生理发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途径,我们从去冬今春以来,对大麦“生理发黄”的原因及其防治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现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去年我校高中化学、农业两科的教师,面向农业生产开门办学,开设土壤诊断专业课,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试验小结简报如下:试验田概况试验田选在余杭县石鸽公社沈家大队第八生产队,是该公社50%以上低产田的低丘陵红壤母质水稻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块田。早稻产量在300斤/亩左右,晚稻产量只有100~200斤  相似文献   

16.
D70一1977 农机科技简报(22页) (人力小苗带土插秧机专辑) 浙江省嘉兴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编 印 一九七O年十一月D70一1982 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效果考查(2页)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植保连队 德清县雷甸曙光大队红卫生产队 一九七O年九月D70一1978桑萎缩病防治专辑(13页)(科技简报) 浙江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科技局情 报研究所 一九七O年十一月D70一1983 应用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试验总结(23页)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革委会 一九七O年十二月D70一1979 玉米杂交制种资料(31页) 广东省农林水科技站 广东省旱粮学习班编 一九七O年九月D70一1984…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直播     
义乌县廿三里公社红旗五七学校的革命师生,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在认真学习湖南省耒阳县城关公社沙头大队和新市公社水西大队贫下中农在沙土上旱直播水稻获得大面积亩产八百多斤的先进经验(请参见本刊今年第4期)的基础上,在红黄壤旱地上先后进行三次试种,终于获得成功。由于播种比较迟,在抽穗灌浆期曾遭到高温干旱和二化螟的严重为害,使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亩产仍达641斤。  相似文献   

18.
义乌县大陈公社后畈大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坚持以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获得了连续十五年稳产高产。1972年粮食亩产2016斤,突破了一吨关。晚稻产量从1964年起连续六年超早稻,特别是近三年晚稻生产水平又有新的提高,1970年亩产716斤,1971年766斤,1972年822斤,实现了晚稻一季跨《纲要》,最高的一丘1.49亩,品种金垦19,亩产达到1071斤,创造了该大队晚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总结后畈大队晚稻生产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总结交流经验,于1972年11月5日召开了全县番薯生产现场会议,认真开展番薯良种的评比。参加会议有各区生产指挥组、农技站、飞云江农场、重点公社和大队科学实验小组共五十五人。省农科院杂粮组、浙江省平阳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玉环县农林局派员到会指导。会议参观了隆山公社周湖大队、高楼公社高一大队和乐清县东门大队的番薯生产和科学实验并交流了经验。通过到会同志的热烈讨论和认真评比,从中评选出蓬尾、红红—1、港胜四、港七—74和抗番薯瘟的华北48等五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联勤海涂在定海县的西南边,属盐仓、石礁、紫微公社和城关镇,总毛面积7000亩左右,除紫微公社强增大队400余亩为一九七一年九月关塘门外,其余均为一九六六年七月关塘门的涂地。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积极开展新围涂地的改良利用的科学实验活动。近年来涂地棉花、大麦种植面积连年扩大,总(单)产也有一定提高,尤其是涂地油菜的种植,近三年来迅速扩大和增加。联勤片涂地油菜面积从一九七二年只有紫微公社东升农场的4.8亩总产605斤,一九七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