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动画片这一视角分析中美文化内涵的差异,是一个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话题。中美两国动画片在主题选择、人物塑造、动作安排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其中折射着中美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冯雪阳 《科技信息》2012,(23):200-201,231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美两国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本文从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着手,透过有关食物的烹饪历史、方式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着重对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对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与沟通。  相似文献   

3.
高芳芹 《科技信息》2011,(6):147-147
中美文化中"朋友"的意义有很大差异。本文试图从范围不同、时间不同和朋友的责任不同这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中美友谊观的不同,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于方方面面,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其重要方面。了解包括价值观在内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文章对这两种价值观念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从哲学、宗教、地理、历史等方面来探讨了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由于国情和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教育惩戒方面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从政策、观念、可操作性和公正性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权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美价值观比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文化的差异体现于方方面面,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其重要方面.了解包括价值观在内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北工业大学106名本科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探讨了教师变革型领导力在国内大学课堂上的具体行为表现,并与Bolkan和Goodboy(2011)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对教师变革型领导行为的认知有较大差异。本文进一步从中美历史文化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对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法律是规范、理性思维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法律根植于文化之中,法律才具有了更深刻意义。在同样反映生活的影视作品中,法律理念和认知取向融入于一些和法律相关的情节。笔者通过中美影视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影片,以中美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法律与中美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影片《失控的陪审团》(以下简称《失》)为例,从中美文化的避免不确定性和权力分配两方面的价值观差异揭示中美不同陪审制度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间地融合不断加深,跨文化的交际越发频繁,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已被广泛注重。从文化角度出发,以中美对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从中国人与美国人在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空间支配等方面,论述了了解文化含义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公益广告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荷兰跨文化管理学家霍夫斯泰德五维文化维度对部分典型中美公益广告进行跨文化分析来看,中美公众在权力距离、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阴柔气质—阳刚气质、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等文化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使其对同质性公益问题呈现出不同见解。本文旨在探究文化背景差异对公益广告的影响,并为国内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差异广泛存在于跨文化交际中,而差异往往会引起冲突,阻碍不同文化之间的正常交往。时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时间观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时间观念的差异和冲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美是不同的文化体系,由于时间观念的差异而引发的交往冲突时常出现。本文重点探讨了中美两种文化在时间的取向与时间的使用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弥合差异,加强沟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顾相菊 《科技信息》2010,(27):167-168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和辨析,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进而解释中美人民在行为、思想上的一些区别。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师范教育放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查,联系中美两国不同的师范教育模式及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认真研究并比较了中美两国师范生在从教观和知识基础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中美师范生形象的差异主要线于两国文化传统、教育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探索更合理的师范教育模式,改革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弥补师范生形象缺陷,是中美师范教育共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认知学的理论分析了中美传统节日特征,揭示了中美传统节日差异,挖掘了中美传统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美传统节日的特征折射出中美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截然不同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赵昱 《科技资讯》2008,(35):195-195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加深,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笔者有幸作为带队参加了一个中美学生夏令营,面对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使我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党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2):145-146,151
《喜福会》中描写的母女矛盾,是中美文化之间差异与冲突的具体表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组织形态,是造成中美文化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母女矛盾的化解,表现了作者对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希冀。  相似文献   

18.
赵敬 《科技咨询导报》2010,(13):227-227
饮食文化现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就中美饮食的历史文化和饮食习惯方面论述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两国饮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误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影《刮痧》中的情节及人物对白,分析中美文化中的教育观、友情观、科学观,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中美文化共存与和谐发展提供一个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美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导致了中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分段方面的差异。受分析思维的影响,美国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通常一个自然段对应一个意义段;而受综合思维的影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分段任意性较大,频繁将几个意义置于同一自然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