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平面交线课件主要功能用于求解各种位置两平面交线的端点、绘制两平面交线的正等轴测投影和三面投影。文中主要介绍了程序设计中的坐标变换、交线端点的求解,以及在三面投影中可见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曲面拼接中分离二阶几何连续兼容性约束的新方法.与直接解约束方程的方法不同,这里使顶点周围曲面片的法向投影与顶点处某一中介曲面具有若干阶逼近,就能分离法向约束,再通过拼接函数的端点值及端点导数的选取使约束的切平面投影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曲面接拼中分离二阶几何连续兼容性约束的新方法,与直接解约束方程的方法不同,这里使顶点周围曲面片的法向投影与顶点处某一中介曲央具有若干阶逼近,就能分离法向约束,再通过拼接函数的端点值及端点导数的选取使约束的切平面投影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4.
抑制EMD端点效应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Hilbert-Huang变换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端点效应,使得信号两端点附近出现失真问题,提出对端点效应进行抑制的多种方法. 对全局统计平均法、平行线段延拓极值法、多项式拟合法、镜像延拓法、神经网络延拓法等抑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端点效应得到有效抑制,Hilbert-Huang变换的分析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天球投影是古代西方用来研究天球(或地球)的一种数学方法,明朝末年汤若望在《恒星历指》中给予了介绍.通过分析可知,他介绍的主要有天球平行正投影、球极投影(投影点分别在南极点、春分点和秋分点三种)、球极方位投影和一种变异球极投影(投影点在球体外面).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语音端点检测方法在噪声环境下鲁棒性较差以及对语音段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带噪语音信号的子带谱熵特征和基于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 MFCC)的投影特征,并将Gammatone频率倒谱系数的第一维系数GFCC0特征应用到语音端点检测任务中;然后,对3类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得到适用于端点检测的融合特征;最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自适应估计门限阈值,再通过双门限法得到端点检测的结果.所提方法和已有传统方法相比,在7种噪声环境下均取得了更好的端点检测结果,提升了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率,特别是在volvo噪声环境下的端点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4.5%以上.  相似文献   

7.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提取信号瞬时频率时频分析方法,但在求取瞬时频率过程存在端点效应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解析信号的瞬时频率定义着手,介绍了Bedrosian等式和Nuttall定理的限制条件,分析了希尔伯特变换端点效应的产生原因,研究了基于经验调幅调频分解求取瞬时频率的方法及原理.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希尔伯特变换、Teager能量算子和直接正交法在求取瞬时频率的优缺点.通过实例验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希尔伯特变换解调信号端点效应明显;(2)Teager能量算子法易受信号形式和噪声影响,误差较大;(3)直接正交法易受信号极值点影响,在极值点处会产生瞬时频率突变.针对直接正交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效果较为理想,误差较小,能够解决直接正交法求取瞬时频率在极值点处发生突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光滑曲面上的曲线造型是CAGD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了曲面上两相离曲线的光滑过渡曲线的构造方法.基本思想是:将两分离曲线段的端点及切向量、曲率向量投影到平面,在平面上构造插值于投影点及切向量、曲率向量的G1和G2连续插值曲线,该插值曲线的投影柱面与曲面的交线就是连接两给定曲线段的光滑曲线.图例显示该方法具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端点检测与聚类算法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最大最小距离法的节拍跟踪算法.首先,将音乐信号分解成多个频率互不重叠的子带进行频谱分析,分别利用半波整流,求和得到最终的端点强度曲线.其后,根据能量谱找到起始节拍点.最后,根据最大最小距离法并利用音乐速度与节拍的关系,对端点强度曲线峰值进行有效聚类,识别出节拍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节拍点准确有效,4评估指标P-score、Cemgil、CMLc和AMLt分别达到57.355,10、38.705,37、17.152 40和47.259 12,与其他算法相比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完善端点的讨论,本文讨论了Orlicz范数Musielak-Orlicz函数空间的点作为端点的必要条件。通过假设,推出矛盾,从而完成定理的证明。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赋Orlicz范数Musielak-Orlicz函数空间的点作为端点的必要条件和赋Orlicz范数Orlicz函数空间的点作为端点的必要条件是类似的。  相似文献   

11.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s are important for design of the ground heat exchangers in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P)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s measured in two different methods are present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wo cases.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with the direct method is assumed to give the correct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profile.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with indirect method overestimates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by 2.1℃ and 1.7~C. This differenc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circulation pump and ambient air to the fluid. Therefore, the results that are decreased about 2℃ as compared with the indirect measured are recommended to estimate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in situ measuring. A smaller pump or deeper borehole or mild weather would result in a more correct temperature. Because the undisturbed ground temperatur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Whether or not these conclusions are correct to other areas, this would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隧道开挖产生的位移场对近邻既有桩基的影响,本文基于给定的地层损失比并通过隧道上覆土层厚度与隧道直径之比来确定隧道收敛中心点的位置,给出了用位移控制有限元法模拟隧道开挖对近邻桩基影响的位移模式。与其他算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在地层损失比不大于3%的情况下,可以给出比较满意的结果。结合郑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和盾构隧道实际情况,用位移控制有限元法分析了隧道开挖对复合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损失比和隧道与桩之间的水平距离是隧道施工对近邻桩基承载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当隧道与桩之间的净距小于隧道直径时,施工中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避免隧道开挖对桩基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了自旋相干态的三种表达方式,利用了变分原理,求解了Dicke模型的相变点和基态能量解析表达式,这三种方法所得的结论与Holstein-Primakoff(HP)变换方法所得结论完全一致,而这三种方法有一定的普适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10 k V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压计算模型,提出了临近变电站线路段防雷保护措施,获得了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大小,分析了不同措施的防雷性能和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安装母线避雷器后,变电站入口过电压幅值可大幅度下降;架设避雷线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的过电压峰值可分别下降73%和28%左右。安装绝缘线后,避雷器数量和安装位置对耐雷水平和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陡度影响较大,当避雷器安装位置位于绝缘线两端时,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使变电站入口感应过电压峰值下降52%左右。研究可为架空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的保护方案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和研究探地雷达的地下散射问题,构建了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时域矩量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并采用该混合方法进行仿真,当散射良导体距离地面高度不同时,计算得出探地雷达接收天线中心馈电点的电流波形,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证明该混合方法所得的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地铁运行振动诱发地层和地表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LAC3D三维弹塑性动力有限差分模型,综合考虑地层和地表受振相互效应现象,对广州地铁某区间隧道运行列车振动诱发的地层和地表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铁运行振动作用下,地层的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向下和两侧衰减较快,但向上衰减较慢,对地表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地表振动加速度在隧道正上方强度最大,往两侧逐渐减弱,而在离开隧道轴线一定距离部位出现了一加强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结合随机过程的模拟方法,对国内外人造地震动的主要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重点介绍以场地反应谱为目标的间接拟合方法,以及考虑震级、距离、场地及发震断层等综合影响的半经验综合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有拟合人造地震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实地法和虚地法测量电感、电容的阻抗特性,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采用实地法测量电感、电容的阻抗特性,所测得的阻抗、阻抗角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大;而采用虚地法测量电感、电容的阻抗特性,所测得的阻抗、阻抗角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椭圆变换为对应圆的方法,求解两二次曲面的相贯线,用解析法分析相贯线的性质和极值点。  相似文献   

20.
斜坡地形高露头挖孔桩水平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山区斜坡地形220 kv输电线路高露头挖孔桩基础水平荷载现场试验为例,研究斜坡地形高露头挖孔桩基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土体系稳定性及承载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斜坡地形边界条件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高露头挖孔桩基础因埋深有限、嵌固程度低、土体约束作用弱,在水平力和倾覆力矩作用下埋置于斜坡地基的高露头桩基础呈刚性短桩特性,可基于m法计算分析其桩土体系的水平承载特性;桩身水平位移是设计控制因素,基于桩身位移和桩侧土压力的m值计算方法与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试验现象.该成果对斜坡地形高露头挖孔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