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历政治风波后中国民众在外交领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并且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逐渐崛起并迅速高涨起来的,进而成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之一,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是随着国力的强大,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上主张和平与发展。中国根据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强化民族主义,已成为外交政策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20世纪后期形成的新民族主义,并分析其特征及对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革命史学思潮片面强调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忽视史学研究的真实性,从抗战时期始至"文革"前这一段时期内愈演愈烈.革命史学思潮经历了抗战时期的源起,建国后思想改造运动和胡适批判运动中的潜滋暗长,再到反右运动的激化、"史学革命"爆发的高涨,最后到"文革"前的独霸史坛.革命史学思潮给史学研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史学研究在政治运动下沦为工具和附庸.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有爱国主义的因素,并且成为这种思潮的本质和主流;同时又有非理性、情绪化的民粹化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是信息时代的新现象,是互联网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当前应充分发挥民族主义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更好的地宣传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根据网络思潮的鲜明特点和特有功能,进一步把握网络思潮民族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挥主流网站论坛和青年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网络"愤青"们的思想言论,在网络阵地上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吴壁鸿 《科技信息》2011,(14):I0071-I0071,I0073
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于18世纪的西欧和北美,经两百多年发展演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在大众传媒、全球意识作用下,21世纪全球化不可抗拒,民族主义受到挑战,但全球化没有导致民族主义废弃,甚至加强了民族主义,它依然是国际政治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于右任的自传体回忆文章《牧羊儿自述》表明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青少年时代所读的诗词经赋启发了他的民族意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政府的媚外暴内、帝国主义的无理侵逼促进其民族主义思想向前发展;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将其民族主义思想付诸实施,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向秀英 《科技资讯》2007,(14):177-178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不乏令人引以为豪的优良传统,但也存在一些违背人性、摧残身心健康的封建教育思潮。随着经济基础、政治环境的变迁和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家庭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源于传统而又高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正在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观念,将成为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们为了构建与男性中心话语抗衡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系统,采用了个人化写作。她们在对自身经历的讲述中,传统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方方对青少年成长中家庭环境的原生态描写到陈染、铁凝等人对传统父母亲形象的解构,表现出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运用自我同一性理论,针对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提出:要使青少年品格培养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关注青少年“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加强政治需求意识培养,坚持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并通过情感教育、同伴教育和希望教育创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观念上、手段上、方法上进行更新,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足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烙印上了强烈的政治宗教色彩,却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迎来了西班牙足球的辉煌期。纵观西班牙足球的发展,“卡斯蒂利亚精神”、“加泰罗尼亚之魂”、“大众镇静剂”、“传统保守”、“运动之王”、“体育新宗教”等因子,成为西班牙足球文化的精神财富,拯救了年轻人的灵魂,为西班牙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总体来看,西班牙足球形成了繁富的文化样态,以深沉的政治宗教底蕴、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成熟的青训体系为主要特点,受政治宗教语境、民族主义语境、政策组织制度语境、人才培养语境的影响,生成了独特的足球文化机制,对中国足球文化振兴和足球改革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域外借鉴。  相似文献   

10.
焦喜峰 《科技信息》2010,(23):165-16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迁,《人民日报》社论经历了从稚嫩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作为典型文章学研究文本的《人民日报》社论,在坚持对中国古典文章学理论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不断汲取现代传播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写作模式、语言风格和章法结构,具有较高的文章学研究价值,本文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探讨了社论写作的章法与技法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明清实学思潮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潮的兴盛时期;乾嘉时期实证学风的高度发扬;道、成时期实学思潮的再度高涨。其爱国“经世”的优良传统、务实革新的精神和求真求实的学风,具有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时代主题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20世纪初期的“战争与革命”到20世纪后期的“和平与发展”的提出,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的时代主题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薛震 《科技资讯》2007,(19):153-154
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践造成的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只有认识社会的新变化,才能正确地把握青少年思想的新特点,才能懂得青少年的心思。只有懂得青少年的心思,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摆脱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把青少年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之后中国文学中的都市叙事作品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对20世纪90年代后欲望主题在都市文学中的凸现作重点分析,可以揭示它与当今时代意识形态思潮变化与乌托邦思想终结之间错综纠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概念有着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提出者托拉西是把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观念的科学"提出来的,因此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哲学意义。它在不同的哲学家思想里有不同的内涵,西方哲学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热衷到终结的变化。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越来越向世俗化、多样化和文理互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民族主义的主要参与者、传播者和受众。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自由民主平等精神方面,但也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混乱,助长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导致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因此,要不断寻求"扩大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力,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民族主义负面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民族主义是国际政治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上,正是民族主义的发展才导致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并进而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使得国际政治的全球性和现实性成为可能。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主义一直是推动国际政治发展变化的重要动力。19世  相似文献   

18.
夏宇梁 《科技信息》2011,(13):577-578
小说《一个叫亨利的名人》是爱尔兰著名作家罗迪.多伊尔1999年出版的一部历史小说,该小说以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亨利20世纪初参加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经历,揭示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中存在弊端和矛盾,作者也从亨利的视角对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发起反思。本文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特征。第二部分分析近代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根源。第三部分结合历史背景和小说情节,讲述主人公亨利参加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经过、结果并对解析亨利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认识。最后一部分则结合作者罗迪.多伊尔和亨利对待民族主义的态度,分析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立宪派的思想同样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有新的发展和变化。辛亥革命之前,立宪派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信仰,从各个层次推动着社会立宪思潮的发展,立宪思想从缓和到激进的转变恰恰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20.
拿破仑战争后德意志的惨败激发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强烈要求国家、民族的统一。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逐渐形成。政治民族主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有政治改革家、军事改革家、大学生、资产阶级等的参与。最终,德意志解放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独立、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