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燕 《科技资讯》2010,(31):176-176
授受动词是日语中比较重要的语法点之一,也是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日语的授受动词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在日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尽管老师已经尽力去讲解,但是学生对授受动词的用法还会存在很多疑问。本文对日语授受表现的基本用法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同时探讨与其相伴随着的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及使用授受动词时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王元春 《科技信息》2011,(14):I0159-I0159
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学习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有着很深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谈一谈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日语高职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日语能力测试将从2010年起进行改版,此次改版在等级、分值、出题标准、评定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动。据此来调整日语教学,不仅仅因为它是衡量学生日语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更因为这是一次顺应社会需要的、合理的、并具有实用价值的改版。结合此次改版的特点以及学生目前的日语水平,从教师"少讲"、学生"多说"、耐心引导、尽量用日语教学,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日语教学的改革,使其更能顺应社会的需要、更能产生实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日语听力课改革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娇玲 《科技信息》2010,(27):I0210-I0210
听、说、读、写是每个外语人所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历来都是被喻为难度最大、提高最难的一项技能,日语也不例外。笔者通过对自己学校及周边高校日语系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日语系学生获得日语知识的途径是课堂,尤其是日语听力。多数学生认为在日语听力课外很少能够听到比较纯正的、有针对性的日语。因此,日语听力课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但笔者通过对担当日语听力课教学的老师的调查发现,现行的日语听力课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所以高校日语听力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刘娜 《科技信息》2012,(10):150-150
高职日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支柱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视听说教学资源的耳濡目染,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在今后从业过程中的日语应用能力。但现有的视听说教学很难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拟从高职日语专业日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初步探讨如何对日语视听说课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冯洁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162-163,183
在中国,人们对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很多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然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国家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近些年来,"文化差异"、"文化摩擦"、"跨文化交际"等词频频出现在日语教学论著及研究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解日本文化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文...  相似文献   

7.
宋蕊 《科技信息》2010,(4):179-18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认识的深浅制约着我们对语言的应用。本文以日语指示词用法为中心,结合具体例句进行分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详细阐述日语指示词的作用并阐明其应用规则。日语指示词作为日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按其用法可分为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两种,对它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对提高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起着相当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日汉音资料对《广韵》四等韵之介音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一些学“在日语说来,汉语的介音I(u)在音节里是不存在的”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认为在《广韵》时代,四等韵之介音还尚未出现。同时将日语历史假名用法与现代假名用法进行对照,提出了在日语音韵系统中存在“准拗音”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日汉同形词词类琐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日语中许多同形词的词类不尽相同,其用法也相应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比较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并介绍了一些容易误用的日语同形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熊辉  李阳 《科技信息》2011,(32):225-225,227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们无法辨别日语中各种表示原因的助词的用法,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准确的掌握其表示原因的用法,本文对表示原因的から、ので、に、で的助词的用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的阐述其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词语和语法的误用。从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方面分析各类病句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订正,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汉语和日语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掌握日语近义词、类意语的微妙差别和不同用法,使学习者快速提高日语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敏 《科技资讯》2008,(29):224-224
众所周知,日本是礼仪之邦,在日本社会中敬语的使用尤为频繁,女性一般都使用敬语。所以我们要了解敬语的使用,尤其是在日本商务社会中敬语的使用。在商务日语中敬语被广泛地使用主要是由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的集团意识和内外意识决定的。实际上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敬语在商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敬语不仅作为一种社交语,还能体现说话人的品位、个人修养。因此,在商务日语的学习中,决不可以忽视敬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马莹石 《科技信息》2009,(32):I0175-I0175,I0177
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有很多,例如"あなた"、"きみ"、"お前"、"あんた"、"お宅"等等,但在使用过程中却不常用。相反,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虽然只有"你"和"您"两个,但使用的次数却很多,笔者通过中日对译小说的对比总结出日语中少用第二人称代词的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在表示否定的中顿形,连用形时,有“ないで”“なくて”两种形式,它们在运用当中存在着差异,容易混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在某种情况下却有着严格的区分,不可互换使用。本文将从“ないで”和“なくて”的词性、接续、用法加以论述,通过大量实例对两者的用法分别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异同点加以阐述,从而归纳出两者的一般性特点,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相对简易,快捷的区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专业学生目前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普遍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此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母语式教学法,即将学生置于日语的环境和氛围中,引导其用日语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使之融入到真正的日语环境之中,灵活运用日语语言进行交流和参加实践,以达到全面地进行专业课教学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专业学生目前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普遍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此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母语式教学法,即将学生置于日语的环境和氛围中,引导其用日语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使之融入到真正的日语环境之中,灵活运用日语语言进行交流和参加实践,以达到全面地进行专业课教学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日语中“など”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助词,全面、正确地掌握它的各种意义与用法十分重要。对它的各种意义及用法,特别是对目前国内外已出版的工具书和语法书籍尚未列入,而在实际语言中又存在的用法及意义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志燕 《科技信息》2010,(10):I0177-I0178
在初级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学生问到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时刻进行打招呼是应该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还是"こんにちは(上午好)"。因为在日语中,上午,下午,晚上打招呼的用语差异很大,而且分的很细。用错了,会招致笑话。在有一次日语演讲比赛中,正好遇到阴天,报考厅里很暗,再加上主持报告的人比较紧张,主持人脱口而出"皆さん、こんばんは"。意思是"各位,晚上好"。  相似文献   

19.
运用词义分类法,对日语中部分具有类聚与聚合关系的词汇,分别从概念意义、语感色彩、用法差异等方面加以分析,诠释日语同义词、类义词的类聚与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胡荣康 《科技资讯》2012,(33):207-207
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