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选·赋》"物色"类选录了宋玉《风赋》、潘岳《秋兴赋》、谢惠连《雪赋》与谢庄《月赋》等四篇作品。萧统是从先梁赋的"整体"中选出此四赋的。四赋入选《文选·赋》"物色"类的原因大致有三:内容上,意蕴丰厚,生命情怀强烈;形式上,文采斐然,结构巧妙;评价上,均得到先梁士人的好评。探讨《文选·赋》"物色"类选文原因,有助于推进...  相似文献   

2.
说“搞”和“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搞”和“干”王展采(一)"搞"是现今我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新起汉字,它的历史不长,许慎《说文》里就没有它。提起"搞"字,谁也没有想到它和"敲"字却有一段亲密关系。《康熙字典》里可以找到"搞"字。(1)丘交切,同敲,横挝也,或作。(2)口到切,音犒...  相似文献   

3.
杨星文  姚军 《科技信息》2011,(19):36-36
1"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一次,最早出现在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产物。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导致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长期积累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李萍萍 《科技信息》2010,(30):I0200-I0200
《吕氏春秋·求人篇》有言夏禹的"功绩铭于金石。"高诱注曰:"金,钟鼎也;石,丰碑也。"由此,古代金属器物和碑版刻石即可概括为金石。而用纸墨从金石器物和碑版刻石上打印出来的白纸墨痕的文本,即是金石拓片了。  相似文献   

5.
薛鹏 《科技信息》2010,(23):318-318
"聚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聚焦"是个动词,必然有主体和客体。在叙述理论的范畴中,聚焦的主体是"聚焦者",聚焦的客体是"聚焦对象",而"聚焦"这一行为是如何实施的,涉及"聚焦角度"的问题。正如米克·巴尔在《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所描述的那样,  相似文献   

6.
从内容上说,铭文是对所铸钟鼎由来的说明,钟鼎是为纪念赞颂祖先功绩而铸;铭还可以纪生者之功,其基调是赞颂;铭又常用于鉴戒,劝人肃言慎行。刘勰所论铭体之"大要"有三:"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实是曹丕"尚实"说的展开,"弘润"之说显然也从陆机"温润"说脱胎,"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是陆机"博约"说的继承。铭体以永垂后世为目的,因而都以金石为载体,这就注定了其体以言简意深为尚。从形式上看,铭可分为缀序铭和徒铭两种模式。就铭文本身来看,其形式一为骚体,二为齐言。铭文从刻铸于金属到镂刻于石材再到书写于纸张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形制篇幅由简到繁的演变历程。从载体看,铭文渐与碑文合拢并流。《文选》共录铭五篇:班固《封燕然山铭》属武将外战功勋铭,具有强烈气势美;陆倕《石阙铭》属帝王内战功勋铭,注重征讨正义性;崔瑗《座右铭》是立身处世的自我勉戒;《剑阁铭》为山河之戒张本;《新刻漏铭》的价值是在于体现了器物铭所应具有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7.
渝文 《少儿科技》2011,(11):32-33
朱,指红色,如朱红、朱笔、朱砂等。碧,指青绿色,如碧革、碧绿、澄碧等。红色和青绿色在人们眼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但有时又会出现"看朱成碧"的奇异情景。古人眼中的"朱成碧"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叔夜》:"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相似文献   

8.
"暗疾"不仅是鲁敏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综观鲁敏的诸多小说,如《取景器》、《正午的美德》、《纸醉》、《博情书》、《百恼汇》等,虽没有以"暗疾"为题,但小说的核心人物都是与"暗疾"紧密相关的。如果说"暗疾"是鲁敏有意无意间对现代人们生活的一种隐形的概括,那么这种"暗疾"的由来就不得不归结到现代文明对人们日常生活及心理的侵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无限度追求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正是鲁敏小说中所呈现的"暗疾",包括精神与身体。实质上,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其最终指向都是对精神的残蚀。  相似文献   

9.
《明史·宰辅年表》是"二十四史"之一《明史》的四表之一。该表以《明史稿·宰辅年表》为底本,并参据明朝"国史"《明实录》编写而成。由于缺乏对史料的辨析及必要的考证,该表较为粗疏,质量并不高。而由该表的编写,可窥见《明史》修纂取向的变化,及其在清代学术风尚变迁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1.
王墨洋 《少儿科技》2014,(12):39-3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当有人背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总能勾起我的"馋虫",让我想要再读一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描写了许多人物,有多谋、多疑的曹操,有仁义、善良的刘备,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气量狭小的周瑜……  相似文献   

12.
有关《诗·汉广》的诗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经学的解释,有文学的解释,《战国楚竹书诗论》的发现为我们重新认识其诗旨提供了契机。"水"这一原型意象,成为解读其诗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3017页有例句,是引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义字.照录如下:“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郑天诞主编史学名著《左传选·没之战火这几句的标点是;”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两书均以“弗可赦也已”为句.这是据《十三经注疏·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标点.这样标点.似有不当,应为:“弗可,赦也已.”为便于理解,今引证有关上下文如下:“(位公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如楚.夏,来公代郑,干鱼日:‘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代末以…  相似文献   

14.
《庄子·杂篇·外物》提到的"小说"并非偶尔使用的一个词,而是指不合于道家思想即不能"大达"至道的其他诸子学说。"小说"不仅指一种言论方式,也同时指一种文体形式,它属于先秦诸子说体文的范畴。而说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产物,且其本身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汉书·艺文志》正是沿袭了庄子的"小说"观念,将小说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著录于《诸子略》,完全符合先秦两汉的学术生态和分类习惯。而所谓"小说家出于稗官"云云,更是点明了小说与政教的关系。这种从政教学术的角度来认识小说价值,从杂说短记的形式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是中国古代传统子部小说的基本观念。因此,庄子所云"小说"决非"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实具有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创始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芸 《奇闻怪事》2005,(11):33-33
[案例]《一分钟》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大家在我规定的时间先干自己想干的事,然后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开始!  相似文献   

16.
张红革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3):93-93,69
古琴大师伯牙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能力,他创作的《高山流水》分两曲。在《吕氏春秋·孝行览》中,讲述了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是听懂他的琴的"知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者。旋律抒发了"志在流水"之意。  相似文献   

17.
赵国贺 《世界博览》2011,(12):56-57
《人民日报》称之为"朝阳行业" 2007年,山西爆发"黑砖窑"事件,网络热点的沸腾程度让各方开始重视网络舆情。三年前赵嘉进入这家公司时,以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是网站编辑,但现在,他的任务是向一位重要客户——某国家机关交上一份每天按时完成的"作业":"今天上午我搜集了相关新闻25篇,整理出·共50页正文,经过提炼和概括后的文档有25页,最后再汇成一万多字的舆情日报。"他是一位网络舆情分析师。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新职业,近期被《人民日报》撰文评为"朝阳职业",从业者大多不敢自言资深或专家,  相似文献   

18.
谈《经济·政治》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卢炳椿《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作为职业高中必修的思想政治课《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9.
茉莉花,洁白无瑕,芳香醉人,神州大地到处可以见到它的倩影,以茉莉花命名的民歌亦流传甚广.有史料记载,《茉莉花》的曲调自明清以来就在广大的江浙地区广为流行,光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中,便有扬州市、南京市、苏州市等七个地方七首名为《鲜花调》或《茉莉花》的民歌小曲的曲谱.流传范围如此之广、数量如此之多的《茉莉花》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哪一个是"源"、哪一个是"流"?民歌的"源头"该怎么认定、能不能认定?本文将从以上问题入手,抽丝剥茧、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0.
隋慧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174-174
本文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分析短篇小说《黑猫》-选自于埃德加·爱伦·坡于1843年出版的《怪异故事集》。本文将探讨作者的"效果论"是如何实现的,以使读者更深刻的理解《黑猫》的独特之处。同时进一步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上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