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致变色材料系指受热后颜色可变化的新型功能材料,其根据工艺配方的不同,可得到各种变色温度和各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可逆变色或不可逆变色。这种高技术材料可调配成变色油墨、油漆、涂料,也可以成为纤维染料,进而延伸出许多用途,  相似文献   

2.
低温可逆变色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Co盐(CoCl2.2C6H12N4.10H2O)作为变色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SiO2,CaO,MgO,Al2O3粉)作为填料,制成低温可逆变色涂料,通过填料选择、变色温度、恢复原颜色时间的试验及涂料性能的检测,确定了最佳涂料配方。  相似文献   

3.
选用湿敏型兼有热敏型的变色涂料,配制成四种不同色泽的印花色浆,做了变色印花工艺试验及性能测试.该印花织物可在20~35℃,相对湿度40~90%的条件下可逆变色,变色效果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钴 (Ⅱ )部分配合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颜色变化易引起混淆和争议 ,本文通过几个方面的讨论解释了钴 (Ⅱ )部分配合物的变色原理  相似文献   

5.
以2,2':5',2″-三噻吩(3T)作为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噻吩,研究了聚噻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在液体电解质中,当施加外加电压时,聚噻吩薄膜的颜色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利用聚噻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层制备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ITO/聚噻吩/凝胶电解质/ITO,在施加外加电压时,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也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  相似文献   

6.
 含有大量羟基的离子液体可以与镍(II)金属配合物发生配位反应,含有二者的溶液具有热致变色性质。这种新型的热致变色体系,只需要普通太阳光的热量就能驱动变色,具有变色灵敏、环境友好等特点。这种热致变色体系在与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形成复合物后,仍然具有优良的热致变色特性,且这种复合物可以由不同的镍(II)金属配合物组成。另外,这种热致变色体系还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氯离子,使体系在温度低于0℃以下时有颜色变化响应,体系转变为冷致变色体系。本文介绍几种基于羟烷基咪唑类和基于季铵盐的深共熔溶剂类离子液体,分别与镍(II)金属配合物所组成的热致/冷致变色体系及相关基础研究和复合膜应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变色墙纸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出现预定的颜色变化,并可以在条件恢复时变回原来的颜色,满足特殊的视觉功能需求.目前已经出现了热变色、光变色、湿变色、电控变色和光栅变色墙纸.其中热变色、光变色和湿变色墙纸可以看成是使用变色染料的墙纸,电控变色墙纸是使用电控发光装置来控制墙纸改变颜色,而光栅墙纸则利用光栅相差的光学效应产生变色效果.结合变色墙纸的发展现状,分类综述了变色壁纸中热变色、光变色和湿变色墙纸的原理与应用现状,并简单介绍了电控变色墙纸和光栅墙纸.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蒸镀法在氟掺杂的锡氧化物(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导电玻璃衬底上沉积了一层WO3薄膜,运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表征了薄膜样品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该氧化钨薄膜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从褪色态(+0.9 V)到着色态(-2.0 V),颜色由淡蓝色变为不透明的深蓝色,光透过率(波长为632.8 nm)由~72%下降为~0%,光学调节幅度高达72%,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变化量达到3,着色/褪色响应速度分别为30/20 s,循环(-1.8 V/+0.8 V)30周期后变色性能保持良好,综合性能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由于该法制备的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综合性能突出,特别是光密度变化量大,在变色玻璃、智能窗户等环保节能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变色机理、变色性能以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天然指示剂——虞美人色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虞美人色素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通过虞美人色素和其它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的比较,结论为:虞美人色素能准确指示酸碱滴定的终点,其变色范围pH 6.33~8.25,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棕色.  相似文献   

11.
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出了可逆变色水泥基材料.掺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可在低温时的蓝色和高温时的白色之间可逆变化,变色温度在42℃左右;掺10%红色、绿色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水泥基材料的颜色,也可随温度产生相应的可逆变化,变色温度约在58℃左右.其中,红色水泥试件由低温时的红色变为高温时的近似白色,符合建筑装饰对材料低温暖色调、高温冷色调,应能随温度可逆变化的要求.掺加10%蓝温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后,水泥细度有所下降,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增加,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均合格.在同流动度条件下,硬化水泥浆体抗折强度3 d,7 d,28 d均下降20%左右,抗压强度3 d,7 d,28 d下降在35%-43%之间.表明该材料可在建筑物非承重部位起功能材料作用,符合冬暖夏凉材料的制备方向.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分析表明,在白水泥中掺加常温可逆变色微胶囊不会明显影响水泥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一种以聚乙烯醇缩聚物为基质,以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隐色孔雀绿)为染色物质和卤代物为协同剂制成的辐射变色膜.经电子辐照后其颜色由无色透明变为绿色.辐照后吸收光谱显示其最强吸收峰出现在629 nm附近.研究表明:吸光度响应与电子注量成线性关系,电子能量和分次辐照对其有明显影响,在某注量率范围内吸光度存在辐照后效应,24 h后趋于稳定,且膜厚与响应成正相关性.该体系辐射变色膜可作为电子束的辐照变色薄膜剂量计.  相似文献   

13.
电致变色材料由于驱动电压低、颜色变化的可控性、灵敏性、可逆性及记忆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光电化学能转换和储存器、电致变色智能调光窗、无眩反光镜和电色信息存储器等领域.本文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普鲁士蓝(PEDOT-PB)聚合物薄膜并对其电致变色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薄膜相比,本文制备的PEDOT-PB聚合物薄膜具有更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比如着色效率高(在720nm处为=220.5cm~2/C)、响应时间短(从深蓝色到淡蓝色3.9s,从淡蓝色到深蓝色5.8s)和稳定性高(千次循环后氧化还原峰的位置基本不变)的优点.因此,本文所制备的新型的有机-无机电致变色复合材料有望在智能调光窗以及电致显色信息存储器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多彩花纹饰面涂料是最新的一种装饰性涂料,由不相混溶的两相组成。其中一相为分散介质连续相,另一相可取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分散相。所以一次喷涂即可形成多彩花纹图案。这种涂层色彩协调、端庄典雅、立体感明显,能起到华丽浓艳或淡雅端庄的多种装饰效果。水中油型多彩花纹涂料技术比较成熟,性能较好,可是由于这种涂料中含有机溶剂,施工时会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人们对不用有机溶剂的水包水型(又称水中水型)多彩花纹涂料十分关注。国外对水包水型多彩花纹涂料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具有固-固相变蓄热特性的多元醇为蓄热体,以甲基纤维素为填料和连接体、混合温致变色材料得到具有蓄热和感温变色特性的涂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秋季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指标含量变化,揭示其叶色变化与生理特征间的内在规律。【方法】以变色期的黄连木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色参数、色素、渗透物质、全氮、全磷含量和关键酶活性变化进行定量测定及分析。【结果】变色期黄连木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下降,花青素含量增多,叶片变为红色;黄连木变色期叶片中花青素与色相参数a*值、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质量比、花青素与叶绿素质量比、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花青素合成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全磷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黄连木秋季变色期叶片中花青素与叶绿素质量比及花青素含量在变色中期剧增是导致叶片变红的物质基础,可溶性糖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是影响呈色的关键因子,同时,变色期矿质元素氮和磷含量显著降低,共同促进花青素合成进而对叶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虞美人色素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通过虞美人色素和其它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度的比较,结论为:虞美人色素能准确指示酸碱滴度的终点,其变色范围pH6.33-8.25,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棕色。  相似文献   

18.
由荷兰飞利浦公司设计的变色服有2层,内层含有捕捉情绪的生物识别传感器,一能把情绪转换成颜色传给外层。它十分敏感,能准确监测到人的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19.
爱戈 《今日科技》1991,(6):25-25
近几年来,变色材料迅速崛起,并很快成为新材料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科学家预言,变色材料将以其独特的变色性能实现预期的产品功能。透明度可变的聚合物薄膜是当今材料市场上的新秀。日本住友化工和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合作,最近研制成功一种透明度可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工艺,以纯钨靶为靶材在ITO玻璃上制备电致变色WOx薄膜,运用XRD衍射方法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测试手段对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WOx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分析结果发现:磁控溅射得到的WOx薄膜主要是非晶态的,而其在着色状态和退色状态下亦呈非晶特性;电致变色反应使薄膜的颜色发生了可逆变化,必然地也使结构发生了可逆变化.Li 的进出,虽然没有使组成WOx的基本结构发生大的变化,但其微观表面形貌发生较大差异,因为原子团簇的堆积方式向较规则的低能态堆积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