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兰的发现     
这里讲述的与神秘古国楼兰有关的故事,发端于100年前。 ……1900年3月末,新疆塔里木东端的罗布荒原。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有的生命迹象,就是一支探险队在艰难跋涉。一如既往,1900年晚春干旱多风,而且气温回升很快。探险队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组织的,他正在作第二次中亚探险考察。3月28日下午3点,探险队正好穿过了一片古代遗址。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荒凉死寂的罗布荒原还有古老文明存在,就连赫定的向导、当地见闻最广博的罗布人对此也一无所知。遗址看上去是个废弃已久的佛教寺院。第一次中亚探险…  相似文献   

2.
杨威 《科学之友》2005,(4):43-43
南极,地球的一个端点,很早就为探险家们所垂青,为完成向这个地球之端的冲刺,探险家们作了极其艰苦卓绝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20世纪初,英国的斯科特探险队与挪威的阿蒙森探险队,为争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先到达南极点的殊荣,在这块银色大陆上开始了艰险的征程。挪威的阿蒙森探险队从鲸湾出发,用狗拉雪撬,经过53天的时间,于1911年12月14日第一次到达了南极点。英国的斯科特探险队,在阿蒙森队抵达南极点的1个月后即1912年1月18日,也终于到达南极点,但在归程中不幸罹难。他们的顽强献身精神和悲壮事迹,同样载入了南极探险史册。为了纪念这…  相似文献   

3.
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群岛。1778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作为第一个发现者,率领他的探险队首次上了这片群岛。库克在他当年的探险日记中这样写道——1778年1月18日的早上,东方的海面上浮出  相似文献   

4.
晓安 《科学之友》2005,(12):35-35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3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2名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图为1997年9月2日,沃伦(右)和马歇尔在澳大利亚珀斯市的资料照片。不提如何兴奋,而谈如何“受惊”,是本年度首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罗宾·沃伦对媒体记者采访作出的反应。当天,现年68岁的沃伦与54岁的巴里·马歇尔一同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受了惊。”沃伦告诉瑞典通讯社记者。受惊之时,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给他打去国际长途电话之际。“当他们第一次打来电话时,我不相…  相似文献   

5.
《杰弗瑞·英加姆·泰勒的生平与成就》一书的作者为乔治·班切尔(GeopBatchelor),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本书作者系泰勒1945-48年间的研究生,后来成为泰勒在剑桥大学的同事,他也是泰勒论文集的编纂者。班切尔希望,本传记能使人们全面了解泰勒这位科学英才的生活、思想、研究特点,以及他对实验研究的真知灼见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传记指出:流体力学能发展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应归功于该领域的“三杰”:杰弗瑞·英加姆·泰勒((;erxlzleIilzra’llTaylor和他的两位同行:冯·卡门(】卜o主犯vonlcalt’lart和路德维希·…  相似文献   

6.
时间旅行早己实现?彼得·斯图丁特·雷伊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佛罗伦萨城的一名普通的法语教师。1846年,这名在当地本来很受欢迎的人.在他去世之后却突然变得臭名昭著,原因是他去世那天在病榻上声音微弱,令人惊讶地称:“我是法国的歇尔·雷伊”马歇尔·雷伊何许人也?此人是拿破仑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早在1815年,也就是彼得去世前31年就因滑铁卢战败在巴黎被枪决这位法语教师的临终遗言自然被人们当作疯话然而.一名医生在检查彼得身上的疤痕.并与马歇尔在战争中受伤的记录进行对比后发现,两人的伤痕竟一模一样。随后,一名笔迹鉴…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世纪来,被授予诺贝尔奖已成为世界杰出科学家的最高荣誉。1996年是阿尔弗雷特·诺贝尔逝世一百周年,《科学进展》(TheEndeavour)杂志特借此机会发表文章,对他的生平及其成就作一回顾。诺贝尔出身低微,但他父亲一方的祖辈中不乏著名人土。奥拉夫·路得彼克是瑞典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曾在医学和植物学方面有重要贡献:植物Rlld-bekiag即因他而命名。他最小的儿子也叫奥拉夫,是著名的微型画家。他的孙子是个医生,始以诺贝流斯作名字.阿尔弗雷特之父伊曼纽尔是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建筑工人,因生活不稳定,遂于1837年去芬兰寻找…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成功征服珠穆朗玛峰之前,作为世界上高峰最集中的喜马拉雅山区的许多山峰都曾是探险家们眼中的“宝贝”。20世纪30年代,人类所攀登的最高山峰——捕达代米峰(海拔7816米)是喜马拉雅山群峰中最富浪漫气息的山峰之一c据说,捕达代米峰是捕达女神为了逃避恶魔王子而建的圣堂。涌达女神的“圣党’像座城堡,周围被城墙——岩塔似的山峰和核线包围着,里面是被称为“内院”的第二环状山核。1905年,多姆·隆古斯特夫发现了这个“为院”。他在这一地区探险时,爬到外围的墙状山上发现了这个“内院”。他尝试着想爬进去,但是失败了。不…  相似文献   

9.
会唱歌的沙     
常听人们说起,夏天的沙丘会自己发出奇妙的声音,仿佛来自天籁的歌手在深情地吟唱,尤其当人或马踩在上面时,所发出的声音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曾经穿越阿拉伯大沙漠的两位探险家伯瑞姆·托马斯和圣约翰·菲比就都曾遇到过“沙子唱歌”的现象。 托马斯回忆道:有一天下午,他和他的探险队正在烈日烘烤过的阿拉伯大沙漠中央的茫茫沙丘中踉跄前行,突然,四周的寂静被一种巨大、单调、低沉而又极富节奏感、类似于非洲乐曲的声音所打破。一个同伴指着一个近30米高的陡峭的沙峰喊道:“听,那座沙丘在吼叫!”探险队员们看到一缕轻薄的沙…  相似文献   

10.
自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被暗杀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40年。新的证据表明,射向肯尼迪总统那致命的一枪不是发自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原先的判定只是因为分析人员犯了一个技术上的小错误,错误的根源是警方的录音带在记录时不同步。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30,美国前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美国城市达拉斯的迪利广场被人暗杀了,这一暗杀事件震动了整个世界。嫌疑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很快就被抓获,但两天后,在达拉斯警察局的地下室里,他就被达拉斯一家夜总会的老板杰克·鲁比谋杀了。 法医发现总统中了两枪…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谢佩罗总经理认为他能依靠遗传工程作物,养活世界上激增的人口并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他还认为能够用这种方法为股东们赚大钱。前不久的某一天,孟山都公司总经理罗伯特·谢佩罗正漫步在芝加哥谢拉顿大厅里,此时正值公司3天假期的尾声,一位名叫吕贝卡·托米耐克的职员向他走去并对他说:“我想让您知道我支持您。作为忠诚的表示,请允许我给您这个。”她从脖子上取下姓名牌挂在了他的颈项上。她的态度是对谢佩罗关于孟山都公司未来设想的反应。到晚上,已有一百多位怀着敬佩心情的职员将姓名牌挂在了谢佩罗的胸前。今天,这些纪念…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1月,非洲岩石艺术委员会主席大卫·考尔森带领一支考察队到尼日尔境内的撒哈拉大沙漠东部进行考察,那里的阿尔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博拉德沙瓦基金会为远征队提供了资助。 吉恩·克洛泰斯博士是远征队的成员之一。考察结束后他一回家,就激动地打电话告诉博拉德沙瓦基金会的协调者约翰·罗宾森,他们在阿嘎德日以北约2小时车程的达博斯看到了令人惊讶的长颈鹿巨幅石刻图案。他说:“那些长颈鹿石雕是非凡的艺术品,是我曾看见过的所有同类雕刻中最好的。”但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尼日尔…  相似文献   

13.
有人在赌咒发誓时总会说:“天打雷劈”。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说,很少有人在被雷电击中之后能不被“劈”开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简直可以被称作是“人体避雷针”。他就是美国前森林警察罗伊·沙利文,他已经被雷电击中7次,但结果都安然无恙。1942年沙利文首次遭到雷击,结果失去了右脚大拇指的趾甲;1969年他被雷电烧掉了眉毛;1970年的雷击使他左肩膀烧伤;1972年他被雷击烧伤了部分皮肤;第二年又被雷电烧伤了头发和双腿;1976年他又遭到雷击,烧伤了脚踝;1977年则是胸口和腹部被烧伤。这么容易招惹雷电的男子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卡尔·萨根不幸去世了。对于他的死,凡知道他的丰功伟绩的人都会发出同一个叹息:可惜!卡尔·萨根不仅是一位建树卓著的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同时又是一位勇敢的反对伪科学的斗士、关于他的业绩,本刊在第7期上已有文章发表,这里不再用篇幅重复那些论述了。我要说的是,科学需要有像卡尔·萨根这样的斗士。人们常把科学称之为神圣的殿堂,这就需要有人爱护它、尊重它,并为这座殿堂增加光彩,增塑科学之种。然而,在这座殿堂内常有伪科学的假菩萨出现,它们披着科学之神的外衣,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挤…  相似文献   

15.
稀世霸王花     
毓棠 《大自然探索》2001,(10):13-14
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中部热带雨林中的巨魔芋,以它开出的巨大花序而闻名于世。它的花序像天南星科其他植物的一样,属于佛焰花序,即花序中央有一个花序轴,轴的基部生有许多单性的小花,外面包有一片巨大的总苞——佛焰苞。巨魔芋的花序轴可高达27米,佛焰苞的直径可达1.5米,如此巨大的花序,堪称世界之最。 第一位发现巨魔芋并介绍到欧洲的是意大利人奥·都阿多·贝卡里。1878年他到苏门答腊的热带丛林中探险并采集植物标本。当时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花序,并观察到这个花序生长在一个扁圆形的大球茎上,球茎表面很粗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 于2001年10月16日-11月2日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考察,经对比研究后,根据科学研究内容和经济支持条件,最后选定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宾城(北纬78°13’)为“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站址,并将在2002-2003年进行科学考察研究。从此,中国科学家有了自己的北极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7.
六千年前,幅员辽阔的撒哈拉还是物产丰富的热带大草原。后来它为什么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它何时才会重现当年的旖丽风光?──罗伯特·肯齐汉斯乔其姆·帕基尔每年都会离开他位于柏林植物园对面那绿色植物掩映的办公室一两次,飞往利比亚和在瑞波里等候的朋友一道去沙漠探险。柏林自由大学的地理学家帕基尔在20世纪的后25年里几乎都是在驼背上度过考察撒哈拉沙漠的时光的。这一次,他们准备乘坐“陆地巡洋舰”从地中海出发,向南深入到沙峰高达180余米的沙漠中去进行探险考察。为了便于汽车在沙漠中行驶,帕基尔和同伴们在穿越沙丘时…  相似文献   

18.
1977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斐列普·W·安德逊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安德逊是与哈佛大学的约翰·H·范·符莱克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纳维尔·莫特爵士分获瑞典皇家科学院这项奖金的。安德逊在1949年进贝尔实验室,现任新泽西州墨莱山物理研究室特邀主任。在下列谈话中,他谈到了为荣获诺贝尔奖金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基础科学——还有科学家——在电讯工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奖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成材之路 阿尔弗莱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位发明家,才华横溢,刻苦顽强,虽屡遭挫折也毫不气馁。他的性格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诺贝尔是从父亲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像父亲那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的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O. 鲁德贝克的后裔,是一位颇有教养的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要求诺贝尔从小就做一些浇花、锄草、清扫垃圾类家务活,使他养成热爱劳动,善于动手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世界著名的走钢索人卡尔·华伦达曾说:“走钢索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的都只是等待。”他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每一次都非常成功。但是1978年他在波罗黎各表演时,出乎意料地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后来,也是走钢索名人的华伦达太太说出了原因:在表演的前三个月,华伦达开始怀疑自己“这次可能要掉下去”。他时常问太太:“万一掉下去怎么办?”他把很多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在走钢索这一目标上,因而失败了。山田本一是世界著名的马拉松冠军,1984年在东京的马拉松邀请赛中,他一举夺得世界冠军。两年后,他又在意大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