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日用化工原料.为了研究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毒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关系,基于拓扑理论,计算了14个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分子的连接性指数(~mX),选取连接性指数(~mX)中的2种结构参数(~2X和~5X_c)作为理论结构描述符,引入与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毒性相关的回归分析中,构建了稳定性较好的QSTR模型,并将这2种连接性指数(~2X和~5X_c)作为人工神经网络法(ANN)的输入层节点,采用2-2-1的神经网络结构,构建了相关性良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毒性预测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_t达到0.998 3,预测的毒性值与其相应文献值的相对平均误差只有1.60%,两者吻合度较好.结果表明,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毒性与2种分子连接性指数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利用该模型可为设计毒性低的新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分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量结构一性质相关技术研究了81个烷烃分子的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利用原子特征值建构一种新的基团距离参数和连接性指数^mX。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mX与折光指数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对烷烃折光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估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平均相对误差为0.17%。研究工作表明基团距离参数和连接性指数在一起使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烷烃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蝌蚪为模型生物,测定了部分取代芳烃类化合物在静态实验系统中的24h急性毒性效应.应用Matlab程序计算了化合物的价分子连接性指数和电拓扑指数,建立了化合物的生物毒性(-1gLC50)与^0x^v,E1,E17的最佳相关模型:-1gLC50=0.109+0.640^0x^v-0.609E1—0.099E17(R=0.942,F=41.777,x=0.3441).该模型经Jackknife检验,具有可靠性与稳健性.为定量评估和预测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卤代苯的拓扑指数及毒性构—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分子拓扑指数理论,提出了表征卤代苯结构的新拓指数X^1z*和Yz,并用它们研究了卤代苯化合物对生物的毒性,建立了相对应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性能良好,标准偏差小,为该类化学品的环境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构分子连接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酮和醚类化合物结构与折射率的关系.在分子拓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基团染色指数mL,运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技术研究了57种酮类和醚类化合物分子的折射率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mL与折射率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对酮类和醚类化合物折射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为0.45%和0.69%.用所建模型分别预测了4个酮分子和5个醚分子的折射率,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8%和0.97%,因此,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6.
用改进的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0χ^h、^1χ^h研究了卤代芳烃、醇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对生物毒性的相关性(QSAR),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用自编程序计算了24种一溴代烷的1 ̄4阶共20种分子连接性指数(MCI)及价分子连续性指数(VMCI),用逐步咽归法将其与标题化合物的密度折光度和沸点等物理性质相关分析,得到了10个有显著意义的定量结构-性能关系式(QSPR),各方程的预报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表明这些关系不仅从分子水平上较好地描述了标题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而且对该类化合物中未知物的上述物理化学性质的预报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分子中成键原子i的结构特征和所处的化学环境,构建了相似性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TA和差异性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mSn,研究了两种新的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与P区无机氢化物的pKα1值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0.新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便,新的拓扑指数对于无机——P区氢化物的结构选择性呈现唯一性表征,而且与其酸性强度具有高度相关性,预测值与实验值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0χh、1χh研究了卤代芳烃、醇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对生物毒性的相关性(QSAR),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提出成键原子i的生物活性点价iAδ,并构建蕴含芳烃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分子连接性指数nV.应用0V、1V、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及指示参数I,分别与芳烃类化合物对发光菌、大型蚤、呆鲦鱼等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关联,所得相关系数依次为0.9661、0.9812、0.9677,估算结果均明显优于文献方法.对未参加回归的4种芳烃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烷基酚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构效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斜生栅藻细胞的生长状况为指标,研究8种烷基酚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Mopac软件PM3法计算化合物的多种理化参数,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对烷基酚类化合物的96h EC50进行构效相关研究(QSAR),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生物蓄积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毒性随着烷基碳数的增多而加强,对于同分异构体,一般间位取代基的毒性大于邻位取代基的毒性.化合物的毒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化合物的立体效应、电性效应的影响,但与亲脂性参数Kow呈显著抛物线相关(r=0.938,n=8),对叔丁基酚、4-辛基酚、4-壬基酚能在人类重要的食物链中发生生物蓄积,对人类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分子力学,半经验量子化学RM1方法,对29个含硫苯衍生物的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将一系列的量子化学参数用于其结构和对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的QSAR研究中.利用SPSS13.0软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含硫苯衍生物对发光细菌毒性与量化参数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前线轨道能量差ΔE,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ow),取代基的Hammett电荷效应常数∑σ,碳原子C(6)上的静电荷E(6)及苯环上碳原子的静电之和∑E对其生物毒性有明显的影响,其生物毒性可用下列模型来定量描述:lg(1/EC50)=10.238-0.009△E+3.034E(6)+2.108∑E-0.292lgKow+0.522∑σ,N=29,R=0.930.  相似文献   

13.
用回归分析建立有机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分析法,根据发光细菌半致死量EC50、有机化合物的折光率nD^20和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数据,建立了有机化学器对呆鲦鱼(Fathead minnow)半致死量LC50的数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利用该模型对19种化学器的毒性LC50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4.
基于QSAR和PCA方法的硝基芳烃综合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品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应该关注基于多种生物体效应的综合毒性。为了评价毒性数据稀缺化合物的综合毒性,以50种硝基芳烃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它们的多种生物毒性数据,建立了稳健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预测缺失毒性数据,解释了硝基芳烃的致毒机理——硝基芳烃与生物受体分子的亲电反应活性是决定其毒性的主要因素。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an alysis,PCA)方法对基于QSAR模型计算获得的50种硝基芳烃的各种生物毒性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综合毒性因子(integrated toxicity index,ITI),对综合毒性因子进行QSAR分析,得到可直接由硝基芳烃结构参数预测综合毒性因子的单参数QSAR模型。结果表明,QSAR与PCA方法的结合可以成功地评价和预测硝基芳烃的综合毒性。  相似文献   

15.
大、小鼠肌肉注射SJAMP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及小鼠肌肉注射刺参酸性粘多糖 (SJAMP)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采用简化机率法测定LD50 。结果 小鼠肌肉注射SJAMP的LD50 为 ( 5 98 81± 6 0 81)mg/kg。雄性及雌性小鼠的LD50 分别为 ( 6 5 2 4 2±85 31)和 ( 5 78 16± 88 6 8)mg/kg(P >0 0 5 )。大鼠肌肉注射SJAMP的LD50 为 ( 5 6 6 0 9± 85 17)mg/kg。结论 SJAMP肌肉注射的毒性明显低于其腹腔或静脉注射 ,SJAMP肌肉注射的致死原因主要是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三唑类农药对大型蚤急性毒性二维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个三唑类农药对大型蚤(D.magna)的48h急性运动抑制毒性活性pI50(-lg EC50),并结合计算得到的各种量子化学参数建立了相应的QSAR模型,为预测具有相似结构化合物的pI50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希望通过建立各种预测模型,能够初步了解该类化合物对大型蚤的致毒机制,并从分子结构角度为设计合成高效低毒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均阶指数(I),Wiener指数(W)和极性指数(P)作为烷基苯磺酸盐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并用I,W,P与烷基苯磺酸盐对蓝鳃鱼的急性毒性(lg LD50)进行关联,所得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9,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07,结果明显优于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油气田现场化学剂使用时QHSE发展趋势,确保油气田现场用化学助剂安全无毒无污染的性能特点,采用小白鼠毒性测试研究了现场用化学剂的毒性。通过采用灌胃的方法,研究了CPI-5缓蚀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一次性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检测CPI-5缓蚀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包括最小致死剂量和半数致死量。实验结果表明:CPI-5缓蚀剂灌胃给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约为14.9 g/kg体重,半数致死剂量约为30.45 g/kg体重,因此CPI-5缓蚀剂属于无毒或微毒的化学剂,能够适用于油气田现场推广,同时无毒无害缓蚀剂运用于现场对于改善现场操作环境和保证员工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WHPI经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按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南的要 求与方法,用SPF级昆明小鼠以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进行了WHPI的急性毒性试验,用Bliss法计 算其半数致死量( Lethal Dose 50,LD50)。结果 受试物腹腔注射给药对昆明小鼠的LD50为30.08 mg/kg;尾静脉注 射给药对昆明小鼠的LD50为71.45 mg/kg。结论 WHPI腹腔注射对昆明小鼠的毒性比静脉注射的毒性高。这可 能是WHPI经肝代谢后的产物毒性比静脉注射时高,提示临床上宜采用静脉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3 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法呢醇、三丁基锡和乙烯菌核利对深海甲壳纲类动物汤氏纺锤水蚤(Acartia tonsa) 产生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以及三丁基锡和乙烯菌核利对该水蚤第二代幼虫发育的毒性.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法呢醇作用下的汤氏纺锤水蚤48-h-LC10 和48-h-LC50 值分别为2.16 和6.11 mg/L, 三丁基锡作用下的值分别为0.39 和2.33 μg/L, 而乙烯菌核利作用下的96-h-LC50 值为7.89 mg/L. 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 三丁基锡作用下的水蚤幼虫生长5-d-EC10 和5-d-EC50 分别为113 和150 ng/L, 乙烯菌核利作用下的值分别为0.3和2.7 mg/L. 实验结果表明, 这3 种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浓度下都会对汤氏纺锤水蚤产生急性毒性. 相对于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 幼虫生长更容易受到3 种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 且在特定浓度下生长被完全抑制. 第二代汤氏纺锤水蚤幼虫的生长对于三丁基锡毒性的耐受程度与
第一代没有显著差别, 但对乙烯菌核利却表现出了更强的抵御能力, 即在对第一代产生毒性的浓度下, 第二代幼虫未显现出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