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史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开放性和跨学科的研究特色,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史的碎片化现象。社会史的碎片研究并不等于碎片化,二者需要严格区分。碎片化并不总是由微观取向和跨学科研究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者的研究取向和旨趣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性和碎片化可以被看作社会史的双重面向。打破学科界限仍是社会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社会史的碎片化倾向则要靠研究者的主观努力来克服。  相似文献   

2.
侯外庐先生运用唯物史观清理发掘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卓然成一家之言。他研究清代学术史是为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表现出对现实斗争的深深关注。他始终以社会史研究作为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探索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相关研究状况 回顾改革至今3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对近代下层社会启蒙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见,社会史也是在最近不长的时期才被历史学家作为了可以有新突破的方向。对近代中国启蒙的研究有不少的著作,但大都与政治相关,涉及社会史方面的甚少,如张宝明的《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  相似文献   

4.
侯外庐先生运用唯物史观清理发掘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卓然成一家之言。他研究清代学术史是为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表现出对现实斗争的深深关注。他始终以社会史研究作为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探索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发起、组织的“区域社会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17日至21日在重庆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研究所、出版社以及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区域社会比较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研究。与会学者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对一些分歧较大的理论问题,如社会史是一门专史还是一种方法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怎样确定,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会还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如生态学与社会史研究。我院滕新才讲师应邀出席了这次盛会,提交论文《明朝中后期饮食文化探赜》并作了发言,从饮食方式、饮食心态、饮食美学和  相似文献   

6.
民间教门与秘密会党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两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共同形成了中国秘密社会的基本形态。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对中国秘密社会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民间教门与秘密会党的比较研究仍然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专业背景、多学科素养的影响、世界性眼光以及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等促成了瞿同祖法律社会史研究新范式的提出。此研究方法抓家族与阶级两大关键因素,并辅之以人类学、宗教学与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揭示出中华法律文化"儒家化"的特质。法律社会史研究范式在中国法律史学史上的成功,为法律史学未来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启发意义。诸如重视法律史学的现实意义、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以及坚持通史教育是法律史学转型所要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就整个商会史来说,2004年是颇具纪念意义的一年。在百年前的1904年,正值晚清政府颁布《简明商会章程》,揭开了中国商会发展的序幕。在此背景之下,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山西平遥中国商会博物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商会与近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谓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9.
侯外庐是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所采用的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思想史研究对象是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意识的独特理解,为思想史研究作出了科学定位。在汉代思想史研究中,侯外庐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汉代思想作出了具体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颇具特色的结论,为科学地认识汉代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1962年威廉姆斯发表《激进宗教改革》后,国外史学界围绕再洗礼派的起源、本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始终存在着许多影响研究客观性的因素,如教派立场、意识形态等,社会史的引进为摆脱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提供了契机。截止到20世纪末,用社会史的方法研究再洗礼派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些特殊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4):331-331
社会文化视野下中国疾病医疗史研究是目前国际史学界方兴未艾的前沿性研究,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正在兴起而尚为薄弱的研究领域,为推动这一研究深入开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探究本研究的发展方向,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拟于2006年8月主办“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研究”国际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历史学、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开展跨学科的对话。会议所用正式语言为双汉语和英语。诚邀海内外耕耘于该领域的诸位专家学者莅临与会。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一词有两种含义,指时间或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史学界"近代"现代"说法的指称对象虽渐趋一致,但实际教学、科研中,二者相混,难以硬性规范。"近代"应明确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史,其上限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但只具相对意义,近代史时段——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亦不能作僵化理解,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淡化"上限"概念,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在更为宏大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本世纪国内外教师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演进的社会史发展轨迹和必然性的过程中 ,概括出我国21世纪“复合型”教师内涵和特征 ,结合中国教师队伍的国情特点 ,提出了通过不均衡发展方式实现“复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 ,达到培养和造就“复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青年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在中国的兴起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高飞先生的《近代中国青年形态研究》一书即是运用青年学理论研究中国近代青年的一部力作。该书最大特色在于以青年教育为线索 ,来凸显近代中国青年形态的演变。在研究框架和理论上 ,却又突破了青年教育史的窠臼 ,把对教育法规的文本研究转向对实际操作的探求 ,把单一的制度、运动史还原为有生气的社会史 ,对于开创近代青年形态研究不啻为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劳埃德和席文合著的《道与名》一书中提出的"文化簇"概念,其意义不同于此前人文学者们使用的同样短语,是一个研究科学史的新工具,它超越了科学智识史、建制史和社会史之间的分野,对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尤有意义。北京大学任定成讨论班成员已经将其用于宋代医学知识扩散、秋石史、斗蟋史、针刺镇痛机理研究史、中国现代制碱技术史、中国科学化运动史和中宣部科学处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史分期同题是中国几代吏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抗战时期延安学者关于古史分期的争鸣是先前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间题的深入,既体现了论战学者个人的治学风格,也凸现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其学术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本世纪国内外教师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演进的社会史发展轨迹和必然性的过程中,概括出我国21世纪“复合型”教师内涵和特征,结合中国教师队伍的国情特点,提出了通过不均衡发展方式实现“复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达到培养和造就“复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礼锡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的重要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对王礼锡的研究非常欠缺。甚至被现代文学研究界长期遗忘。他的文学活动在30年代。由他发动的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倡导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直接促使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巨著《子夜》的诞生。他的诗歌创作,以来自现实的战争的声音,为古老的格律诗体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自觉地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起来,献身于民族解放的革命事业,断然放弃旧体诗,转而投入新体系的抗战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食货派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及海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食货派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食货派的“魏晋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学说.他们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化为了现代学术的一部分,被学者频频引用.《食货》半月刊与南京《中央日报·食货周刊》是台湾《食货》月刊复刊的渊源.从食货派绵远的学脉谱系中,食货派学人何兹全和沈任远的学术成就也成为了一道淡雅的风景.食货派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萍乡芦溪县宣风镇盘田村的《黄氏族谱》①中所登载的四份水利合约详细的叙述了乡村社会为了解决田地灌溉问题而成立的水利会组织,对于研究乡村水利社会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通过对四则水利合约的解读,以期理解水在传统时代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村落水利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