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输水性能,对典型管材PP—R管、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进行了阻力特性与能耗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得出PP—R管输水中,当Re〈3326,沿程阻力系数A与雷诺数Re满足幂函数分布;Re〉3326,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呈线性分布;PP—R管输水能量耗散率叼与雷诺数船呈幂函数分布.铝塑复合管的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呈对数分布,其耗散率与雷诺数呈多项式分布.钢塑复合管的沿程阻力系数与耗散率和雷诺数关系均呈幂函数分布.此研究弥补了新型建筑给水管材阻力特性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刘宇文 《科技信息》2013,(16):402-402
<正>本文结合市政排水管道应用现状分析,阐述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等几方面的认识。1.市政排水管道应用现状分析市政工程用的管道,根据管道材质不同可分为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包括钢塑复合管)四大类。1.1钢管:钢管一般分为灰口铸铁管和焊接钢管;  相似文献   

3.
实用专利     
橡塑金属复合管道与弯头是耐多种介质老化,抗腐蚀的、高耐磨多功能输送系统.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是冶金选矿场、钢铁厂、焦化厂、发电厂、油田等工矿企业的热风管道,排渣系统,输送煤灰尾浆等工程急需更新换代的新产品.该橡塑复合管材,除集中了“钢橡”、“钢塑”管道的优点外,还克服了“钢橡”复合管道传送流体速度低和只限于液体渣除尘,能输送各种矿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是一种用作建筑模板、建设支承梁及支撑杆的钢塑构件及其成型方法。本发明钢塑构件包括面板、纵向钢线、横向紧固件等,采用塑料与钢线紧密结合的结构,使塑料和钢线共同受力,同时,由于钢线均设置在构件的最外缘,使构件的受力状态合理化,充分发挥各自材质的优点。本发明的钢塑构件承载强度高、韧性好,且其  相似文献   

5.
西南某高酸性气田拟采用双金属复合管作为内腐蚀控制手段,为了评估复合管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整管段试件有限元力学模型,并通过加载应力应变测试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确定出焊缝合理的应力槽形式和试验总压。采用自主研制的双金属复合管整管段的腐蚀评价装置和方法,开展了X52/825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在苛刻应力状态和腐蚀工况下的耐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X52/825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在模拟工况下,经720 h腐蚀实验后,均未出现破裂或刺漏,100%射线探伤检验结果显示X52/825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无开裂性裂纹,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为酸性气田复合管的性能评估和安全使用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对具有同型和异型结构的两类复合管的电路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任意给定极性的前提下,怎样合理地选择复合管的复合方式,才能使所设计的复合管电路具有最佳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用场效应管和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复合管具有互补的特性.本文分析比复合管的特性,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海采矿输送系统中阶梯扬矿管承受轴向力过高容易断裂和连接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密度和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管应用于深海采矿输送系统.根据扬矿管在采矿船静止和等速拖航运动时,受到管道和管内流体重力、浮力和海水阻力作用的情况,采用有限元对碳纤维复合管和阶梯钢管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矿船静止时,碳纤维复合管的弯矩和弯曲应力与阶梯钢管的差别很小,但碳纤维复合管的轴向力不到阶梯钢管的1/4,相比阶梯钢管,碳纤维复合管能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当采矿船以0.5 m/s等速拖航时,2种扬矿管的轴向力、弯矩相比采矿船静止时变化不大,但碳纤维复合管的弯曲应力比阶梯钢管小一半,可克服阶梯管刚性连接时弯曲应力过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是一种将钢丝骨架与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有机复合在一起、集钢管与塑料管优点于一身的新型管材。本文简要介绍了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结构特点,性能特点以及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在供水管道中的应用,结合施工实践,介绍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应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将自蔓延高温合成法与离心技术相结合,在普通碳素钢管的内表面复合上一层陶瓷衬里,制成复合管,并对控制复合管质量的制造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复合管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造的金属陶瓷复合管,在具有一般碳钢管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了较高的耐磨性、耐热性等,从而扩大了碳钢管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以泡沫铝为填充材料、钢铝复合管为外侧覆层的泡沫铝填充钢铝复合管,并采用多孔泡沫材料Crushable-foam本构模型,在ABAQUS平台上模拟分析了钢铝复合管覆层结构对其压缩变形行为和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泡沫铝填充钢铝复合管兼具有泡沫铝填充铝管的效用性、缓冲性、结构轻量化优势,以及泡沫铝填充钢管最大压缩位移小和能承受更高的冲击能量等方面的优势,且通过改变钢铝复合管的层厚比可实现压缩与吸能性能的柔性定制和性能强化,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为汽车保险杠等缓冲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将自蔓延高温合成法与离心技术相结合,在普通碳素钢管的内表面复合上一层陶瓷衬里,制成复合管,并对控制复合管质量的制造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复合管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造的金属-陶瓷复合管,在具有一般碳钢管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一较高的耐磨性、耐热性等,从而扩大了碳钢管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从教材上给出的组成复合管的两条基本原则的缺点出发,推导出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组成复合管的新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PCCP管是一种将钢管和预应力混凝土管的优点相结合的非金属优质复合管材,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环保型非金属复合管材,其优越性能和卓越品质,至今尚无其他管材可以替代。  相似文献   

15.
对复合管压电超声换能器在液体中的声辐射负载特性进行了研究.推导出换能器在液体介质中的径向声辐射阻抗.在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得到有载复合管压电超声换能器的频率方程,探讨了有载复合管换能器的输入阻抗随液面半径变化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随着液面半径的增大,换能器径向辐射阻抗的模在0~∞周期性变化.换能器在液体负载下会产生谐波共振,谐波数目随液面半径增大而增加.此外,换能器的共振频率随液面半径按半波长整数倍呈现周期性变化,反映驻波声场的特点.通过实验测量了复合管换能器在水负载介质中的共振频率及谐波共振频率,理论和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南城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构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温床”,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家创业的一方沃土。高级工程师罗明辉创建的东莞市大众和钢塑型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排头兵。大众和拥有工程技术人员30多人,具有钢塑共挤型材、节能保温门窗产品为一体的综合生产能力,现有40平开、50推拉、60推拉三种系列型材及门窗,并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鉴定证书编号组织鉴定单位权属单位地址苏科鉴字[2000]第841号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海安县苏中钢铁管件公司海安县苏中钢铁管件公司(226600)鉴定日期 2000.12.18该产品集钢、塑优点于一体,采用先进的钢塑复合技术和生产工艺以及独创的钢塑复合胶,将钢塑有机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该产品与钢、塑管件相比具有耐压、耐温、耐腐蚀、无毒、流阻小、保温隔热、重量轻、无渗漏等优点,是新一代绿色环保型管材,适用于给水、给气、农业、化工、采矿、电子等领域.该产品已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综合性能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所采用的先进的胶合技术和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经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抽样检测,符合企业标准Q/320621AXRO-2000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双金属复合管的压弯承载性能,考虑试件偏心距和长细比这两个参数,对7个液压成型的X65/316L双金属复合管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材性测试、几何初始缺陷3D扫描测量和压弯承载力试验.通过对比各试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及数据结果,分析试件长细比和荷载偏心距对复合管压弯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压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整体失稳破坏,试件达到极限荷载后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长细比越大,试件越容易发生失稳破坏,试件的弹性变形阶段越短,刚度和承载力均显著降低;而偏心距越大,试件承载力明显下降,试件刚度则略微降低.在此基础上,基于换算截面法对复合管截面进行等效换算,然后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a类截面钢管的压弯失稳承载力公式计算复合管极限承载力,并将承载力试验结果与换算截面法计算值相比较.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换算截面法考虑衬管的贡献计算得到的复合管压弯试件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小于10%且偏于安全.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换算截面法设计双金属复合管能更好地考虑衬管的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构件在设计及相关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复合管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径向自紧密封式双金属复合管液压胀合成形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阐述了复合管液压成形过程的原理,并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其在液压成形过程中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状态.利用变形协调条件,得出了成形压力与复合管内外管之间残余接触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新技术性能可靠且可适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择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单元类型、网格划分技术和边界条件,建立双金属复合管混凝土构件在轴拉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双金属复合管混凝土(CFBT)轴压试验和钢管混凝土(CFST)轴拉试验的结果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对CFBT轴拉构件的受力机理和破坏形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参数对构件轴拉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可有效限制双金属复合管在拉伸过程中的内缩变形,使钢管处于复合受力状态;CFBT构件的轴拉承载力比双金属复合管提高15%左右;随着不锈钢厚度的增大,构件的轴拉承载力逐渐提高;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