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要做到读书为本,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既是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又是教师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读就像石子,  相似文献   

3.
黄少英 《海峡科学》2012,(9):88-88,90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插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因为“看图学文”是以图为本,凭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文从图来,“文”描写画面事物,把画中蕴含的意境和“画外音”描绘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是看图学文的重点训练项目.笔者以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介绍了借图提问、由图入手、图文对照、看图复述、指导朗读等利用课文插图开展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瑞峰 《科技信息》2008,(19):299-300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的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也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了很好的注脚。“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然而,许多师生只是盲目而无入情地朗读,把读当成了课堂的摆设。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到底该如何施行呢?该文认为阅读教学应当达到四个境界,也就是"感知、感悟、语感、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读书、看书,而不是摇头晃脑的摆架势。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读,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训练。课文的精文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读才能体味得出。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好方法,也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朗读教学法源远流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这些古人传下的读书名言,充分说明了古人很懂得语文学习中的多读熟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广侠 《科技资讯》2012,(20):186-186
《新课标》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而,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留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读中积累、读中欣赏、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训练.课文的精文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读才能体味得出.  相似文献   

9.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图文并茂。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有些形象生动地说明课文的内容,有些插图本身就包含了重要的物理知识,是物理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插图,指导学生养成认真看图的学习习惯,不仅使教学轻松愉快,且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有力武器。一、利用插图引入新课。”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前面,设计有需要用本节知识才能解释的现象和问题的插图,这些图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但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利用有关插图提问来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1.
林娟 《海峡科学》2007,(9):109-109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晤,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表现。然而,在常态课的公开研讨中,那些空洞的情感升华,单调的指导学生朗读,少有让人心智顿悟的精品课,不禁令人有些失望。然而笔者有幸在马尾区公开课中,挨着门边听了一节四年级的公开课《乡下人家》,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课就要让学生读。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逐渐地摒弃那种一味地分析、讲解的课堂教学,重视《新大纲》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3.
赞美的力量     
李萍 《奇闻怪事》2007,(7):83-83
《火烧云》这篇课文语言生动,读上去琅琅上口,深受学生的喜爱。上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请学生来赛读课文的环节。小朋友们一听要赛读课文,都纷纷举手,争着要读。我扫视全班学生,令我欣喜地看到了平时难得发言的几个学生也高高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兴趣,开启亮点 新课标要求:要重在引导学生,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起点拨、帮助作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兴趣高涨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很多时候就需要运用电教手段,如教学《看云识天气》,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云象,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带着探知的渴望去学习课文,探究的过程就不会感到乏味了。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新课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而走进文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论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还是积累语言文字都离不开读,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以下几种形式可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怎样教学生去学呢?就历史学科的学习,说说“四字环节”。读。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做基本活动。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并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读是学习之先,正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多读教材才能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让学生读也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反复阅读教材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强调学生读提示、读正文、读小字、看图画、看说明、看注释、思考习题等教材中的所以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感知。从读中得到历史人物高尚情操、献身精神的熏陶,从读中体会文化悠久历史的美,从读中受到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的历史教育,从读中感受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兴衰脉搏。有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率,采取按性别或分小组的办法组织阅读竞赛,其效果会更佳。当然,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也得“参与”,了解学生读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7.
开始设计《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就想:怎样让学生把图中的美景与文章语言文字的美统一起来,给学生脑海留下“美”的烙印呢?反复思考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理念:以视屏为载体,通过情境教学,启发想象,指导朗读,围绕课题《桂林山水》中的山和水逐段学习,领悟桂林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在最美的想象中用最美的语调读课文,享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启蒙阶段,其中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使小学生识字、开发思维、培养表达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承载了重要教学任务,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科目的时候应享受学习的乐趣,培养爱好,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其语言表达应充满感情色彩,让小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意境。自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创新活动以来,我们应不断地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方法和特色,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投入到崭新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一、插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编排了不少的插图,这些插图或是漫画,或是照片。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对书中的插图视而不见,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殊不知,一幅插图的讲解、分析往往能胜过老师众多的语言描述,能给学生一种直观、形象的感觉,况且学生对插图的赏析比起语言的叙说更感兴趣,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想。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段】 学习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第3课《菜园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图归类识字,通过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初步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喜欢蔬菜。午餐时不爱吃蔬菜的坏习惯。我决定在识字时加入一个口语训练环节。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和文中哪一种蔬菜宝宝做朋友,并说说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