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西方美学做参照,从言说方式、具体存在形态、审美主客体关系,以及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各自的情况等方面探讨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之处,并探讨分析了其原因.这种探讨并非为了得出孰优孰劣,而是期于有利于我们当代美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0世纪出现的现代派绘画艺术因其形式怪诞和晦涩难懂而常被一般大众排斥于审美视野之外的心理学原因。指出积极改变审美态度,并进一步了解现代派大师们对艺术的独特阐释,有助于我们在美学视野下重新认识现代派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性美是当今出现的一种新的审美潮流,这种审美潮流带来了新的审美转向。本文从中性美这种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传统的审美积淀,探讨中性美出现的原因,以及在消费社会中带来的新的审美转向。  相似文献   

4.
审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审美何以成国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审美具有怎样的性质,审美与自由、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打通审美隧道,还可警惕我们跌进审美陷阱。审美研究可以把美的理论和美的实践联系起来,并使它们得到某种提升。  相似文献   

5.
美感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即功利原因和非功利原因。现代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美的事物是如何单凭形式而引起人的美感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理解,追求“天人合一”审美境界在生活和艺术中的表现,以及追求“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人类学的研究中 ,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 ,就是纠缠于这些联系之中 ,它们在一起结成一个混沌的文化整体 ,我们只有将其放在这样的整体中我们才会真正清楚地认识它们。在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研究中 ,我们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审美和艺术本身 ,而是它们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及大自然之间所发生的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8.
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科,主要原因就在于审美并非只是个体的,以个体方式出现的审美感受具备了普遍可传达性,即审美共通性。从审美心理过程的角度看,这种共通感主要体现在审美期待塑造中融入某些受到普遍接受的生活理想和审美高峰体验时审美主体的各种界限的暂时取消两方面;而这两方面都与宗教经验有着密切联系。修道中诸多环节都以一定方式对汉民族内部形成了相似的审美心理模式,最终促成了审美主体对审美共通感的确认。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的审美受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着显著的不同。通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中西方美术审美的不同,并揭示产生这种不同的审美差异的原因,说明中西方美术审美既有相同性,又有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将随着各自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而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科技信息》2010,(22):125-125
审美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学科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对于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审美教育发展到今天陷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的局面,而学术界将审美教育拘泥于审"美"教育之内,不愿意去扩大其范围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因此,借鉴中外美学家对于审丑教育方面的观点,实时地、适当地扩大审美教育的范围,是消除当代中国审美教育之弊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广西百色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为个案分析对象,从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审美文化创意、审美文化特色、审美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审美文化分析,以期从中探寻出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文化产业的特色及举办成功的原因、价值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13.
《民俗审美学》以中华民俗审美属性、审美特征、审美鉴赏为其学科体系的三维基点,对“民俗审美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新的构架和营建。该书为我们感悟和把握民俗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电子媒介时代"视觉文化"的转向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审美呈现出泛化和异化的现象,从而导致审美正义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成为一种快感享受,而不是精神享受,因而审美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势在必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审美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论电视谈话节目的困境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话节目面临困境的原因:一是由于谈话节目缺乏个性与真实,节目自身质量不高;二是由于观众收视心理的成熟,观众的审美方式、审美情趣、审美观念都发生了转变。针对这两方面的原因,提出并分析谈话节目内容的小众化传播趋势以及节目形式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哲学上的"休谟问题"对于我们思考艺术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问题具有启发作用。艺术设计审美中的价值判断是关于客体对于主体而言"有什么意义"的判断,而在艺术设计审美判断活动中,审美价值判断要以事实判断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朱庆华 《科技资讯》2006,(30):251-252
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因此我们要用审美精神去关照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用审美的精神去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提高审美鉴美能力。那么,如何去实现语文的审美化教学呢?本文从古诗教学这一角度切入,对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审美惊奇是对具有奇异之美的文学艺术甚至奇特自然美的一种激赏,它和表现的思想内容有关,偏重于艺术形式、艺术表现,也和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密不可分,其主要标识为审美心理效果,体现为"惊人""惊心动魄""动心惊耳"等,其原因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语言、修辞、意象、意境。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媒介时代,娱乐产品的"眩惑"、泛娱乐化是传媒产业审美缺失现象的重要体现。而传播主体审美人格的缺席则是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当代传播美学视角来看,在传媒时代,传播主体审美人格的建构、审美素养的提高,对传媒品质的提升与传媒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审美教育尚未得到普遍重视的现状,扼要地阐述了中外学者关于美育功能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大学生审美素质较差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