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李燕  陈建军 《科技信息》2011,(27):55-55,398
简述了生物传感器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对其发展前景及市场化作了预测及展望。生物传感器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因其测量特性好、易操作、设备简单、测量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发酵工业、环境监测、食品监测、临床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在市场上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内容广泛、多学科介入和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固定化酶传感器为重点,对我国生物传感器技术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生物活性元件的种类、固定化策略和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我国生物传感器实用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传感器酶品种缺乏、稳定性差以及检测底物范围受限等。以此为基础,在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传感器制造技术及市场开发等几个方面,对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建议加强新型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的标准化和分析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器、椭偏光学生物传感器、纳米级PEBBLE传感器三种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医学上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器、椭偏光学生物传感器、纳米级PEBBLE传感器三种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医学上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器、椭偏光学生物传感器、纳米级PEBBLE传感器三种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医学上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免标记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将免标记光纤生物传感器分成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3类,详细说明了3类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简要介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免标记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生物传感器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现代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食品药物残留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检测和激素检测中的各种应用,讨论了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检测装置,生物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敏感性,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和在线检测等特点。它种类众多,其中压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生物传感器。我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资料、汇总分析的方法,对压电晶体的特性、压电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响应原理、振动模式及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是围绕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分析研究而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电化学传感器,在这些传感器中尤其是以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最为优异,在实际的检测研究中表现出超高灵敏度、微型化、较好的选择性、所需检测样品少、检测速度快、非常便捷等明显优势,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加工技术及特点,着重分析了间隙电化学传感器较比常规电化学传感器所具备的优越特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研究进展,特别是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大分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的发展过程;阐述了第一代经典葡萄糖酶电极、第二代传递介体传感器及第三代直接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并介绍了其它类型的葡萄糖传感器技术及产品。最后,总结和展望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及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导电聚吡咯因其特殊结构和优异物化性能,成为构建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一种新的介导材料,同时为未来基因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综述了近年来聚吡咯在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中的实际应用,讨论了聚吡略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构建中的电极选择、电极修饰及DNA探针固定化策略;结合微阵列、微流控技术及纳米材料,对聚吡咯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动向和应用做了探讨性展望.  相似文献   

12.
压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高灵敏的压电传感器与特异的生物反应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生物分析方法,这一方法不需要任何标记,且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引起人们的兴趣,并已成为当前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压电生物传感器在气体、微生物、病毒、蛋白质及基因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的进展.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包括酶、微生物、组织、免疫和细胞器传感器.  相似文献   

14.
四.山东省生物传感器研究开发的现状 山东省生物传感器研究开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制了SBA—30、40、50、60型等多种生物传感器新机种,在全国率先把生物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实际,已有26省市的200多台套生物传感分析仪在体育科学训练、生物发酵行业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从1996年开始,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牵头了国家“九五”的生物传感器国家生物技术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评述了国内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在近年来已取得的结果,主要包括对第一代生物传感器的改进及第二代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并介绍了这一领域近期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基础,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促进了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文章扼要阐述了导电复合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碳纳米管材料等先进传感器材料在复合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半导体气敏元件传感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包埋修饰碳糊电极研制的生物传感器,通过大肠杆菌的有氧呼吸与发酵过程与氧气相关性,以循环伏安方法检测到电极表面的大肠杆菌将氧气转化成过氧化氢获得生物化学反应的相关信息。考察了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影响传感器的主要因素,包括溶液pH、温度,以及测量过程中的活性恢复时间及条件。包埋修饰方法制备的大肠杆菌生物传感器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室温下可以方面地保存,在较长时间(70天)内性能保持稳定。为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新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在1962年Clark和Lyons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表面的半透膜上,提供了一个可供重复使用的酶,这标志着第一个生物传感器的诞生。八十年代后,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开发和利用。现今已出现了第三代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产生的场效应生物传感器。随着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它在医疗、工农业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酶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酶的固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酶生物传感器的结构、性能及三代酶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作了评述。并详细介绍了制作酶生物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即酶固定化的一些方法,其中有物理包埋法、化学交联法、共价键合法、物理吸附法和电化学聚合法.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生物传感器定义、特点、分类及目前主要应用作了评述,展望了其发展的四个方向。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生物传感器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