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7,(9):1439-1444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延边州)为研究区,对该研究区8个县市农田土壤的6项指标(pH、全氮、有机质、碱性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测定,并建立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结果表明:1)延边州农田土壤肥力指标含量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各县市指标含量差异较大;2)延边州各指标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同时,限制延边州土壤肥力质量的指标主要为总氮、pH和有效磷;3)延边州农田综合肥力等级为2级,延吉市IFI值(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大,龙井市IFI值最小.本研究为延边州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养分的均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10):1615-1621
通过实测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189个样点的土壤容重、pH、含盐量、速效钾、碱解氮、全氮、有机质、有效磷8项肥力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土壤肥力的指标权重,构建隶属函数模型,以模糊数学中的加乘法为原理,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利用ArcGIS软件联合土壤肥力理化数据进行空间特异性分析,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空间插值完成表面分析,获得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土壤肥力各项指标等级及综合肥力指数等级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氮及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磷、钾含量适宜,各项肥力指标及综合肥力指数等级的空间分布除与相应的土壤质地有关外,更多的是受到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尤其在人口密集区、经济行政中心区的园林绿地,土壤肥力表现出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宝洞裕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对比研究法探讨了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并采用模型综合评判法(INDEX模型)评价了稻田土壤的肥力水平.肥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发育稻田土壤的养分质量分数相对其他两种母质较高,其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达到32 g·kg-1以上,全量养分指标和有效养分指标也有同样的规律;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清夹泥水稻土综合肥力指数达到0.109 969,而紫色沙页岩冲积物仅为0.028 521.  相似文献   

4.
【目的】科学管理城市行道树健康和促进行道树精确施肥,提升城市不同区域的行道树土壤质量,保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上海市16个行政区136条道路的行道树土壤为对象,测定土壤容重、pH以及主要养分含量等指标,结合单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和GIS空间分布研究等方法对行道树土壤肥力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上海市行道树土壤多为粉砂壤土,土壤平均容重大且pH普遍较高。除速效钾外,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主要养分含量偏低且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行道树土壤有效钙含量普遍远高于上海市绿化种植标准最高水平。研究区行道树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较低,空间分布整体表现出中间低、周边高的趋势。土壤肥力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硫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和有效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上海市行道树土壤综合肥力普遍较低,各区域土壤肥力差异显著且关联不明显,土壤肥力分布的随机性较强。行道树土壤管理和改良需要结合空间分布特征,因地制宜地采取降低土壤pH、增加有机质等措施提高城市行道树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为例,选取了马尾松林地、退耕柏木林地、退耕草地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指标选取了土壤含水量、粒径组成、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这些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耕地土壤有机质要显著低于另外3种土地利用类型.养分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和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pH值与全磷、pH值与有效磷、pH值与全钾、全氮与全磷、全钾与全磷、全钾与有效磷间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养分间存在耦合作用.退耕还林还草对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质量状况,指导植烟土壤合理施肥,促进烤烟产量和质量提高以及质量等级的一致,本研究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pH大多属中性,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效磷总体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平衡,速效钾含量丰富,变异程度较大;示范区土壤总体肥力水平较高,但都处于高等肥力水平以下,高、中等肥力水平土壤占样本总数的68.75%,低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也占有较大比例(31.25%)。因此,植烟区应根据肥力水平不同,进行分区配方施肥,使之更加适宜优质烟的生长,以利于整个烟区烤烟品质一致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质量.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肥力因子,采用修正的内梅罗公式对采样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土壤肥力达到肥沃水平,宜于湖北贝母生长.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肥沃,但速效养分供应略有不足,需适量增施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描述煤矿沉陷区复垦土壤的肥力特征及肥力水平等级,以安徽省淮南市潘一矿复垦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容重、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全钾、全磷、全氮、脲酶、磷酸酶和微生物总数等12项指标作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这些指标涵盖了土壤化学肥力质量、物理肥力质量和生物肥力质量三个方面,运用单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复垦土壤肥力特征及水平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分析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以碱性为主,容重呈偏紧及以上水平。对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肥力分级标准分析,有机质含量水平呈4级较缺乏及以下水平。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3级中等水平,碱解氮和全磷含量总体上呈5级缺乏水平。全氮含量水平总体上呈1级丰富水平,全钾含量水平总体上呈2级较丰富水平。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表明复垦区表层土壤肥力等级以中等肥力水平的3等地为主,空间分布特征呈面状和带状分布。研究区西侧沿省道方向0~20cm土层肥力等级4级较低,呈块状分布。肥力等级较高的3级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南角煤矸石山附近。淮南市潘一矿采煤沉陷复垦治理后的土壤肥力整体呈3级中等偏下水平,氮、磷、钾素和有机质是复垦区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容重是肥力提升的限制因子。建议利用煤矸石风化物质地松散和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丰富的特点,考虑对其进行改性去除盐分等污染物后,制备改良剂用于改善复垦区土壤肥力状况。另外,也可以考虑用堆肥和绿肥技术来快速提升复垦区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云南陆良县烟区土壤肥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烤烟分区施肥和种植布局提供指导,于2008年和2015年对陆良县332个植烟土壤样点跟踪取样,利用ISF值对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了海拔、质地类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区土壤pH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适宜,有效磷、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偏高;(2)烟区土壤主要集中在"较好(Ⅱ级)"、"中等(Ⅲ级)"和"低(Ⅳ级)"水平,ISF为0.60,肥力中等;(3)各乡镇土壤肥力表现为召夸镇龙海乡活水乡芳华镇板桥镇中枢镇马街镇大莫古镇小百户镇,且由西向东逐渐增高;(4)2008—2015年,烟区速效磷和肥力适宜性降低,pH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硫、水溶性氯增高;(5)烟区土壤肥力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质地土壤肥力表现为轻粘土重壤土中壤土;(6)综合分析认为,今后生产应贯彻"控氮、稳钾、降磷、降硫、降氯"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土壤肥力质最变异研究可以为精准农业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依据.利用GIS技术研究醴陵市耕地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特征和时间稳定性变异特征,得出如卜结论:土壤碱解氮的块金值最大;土壤p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拟合理论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土壤p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基底效应均在25%~75%之间;土壤pH降低,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最均提高,其中pH下降的速度和有效磷提升的速度最快;土壤pH值在时间变异稳定性研究中属于中等稳定的MⅠ级,土壤碱解氮属于中等稳定的MⅢ级,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属于不稳定的UⅢ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河南省许昌市烤烟种植区土壤各项肥力因子的基础上,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使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对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GIS软件Map/info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选择评价因子、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河南省许昌市烤烟种植区土壤各项肥力因子的基础上,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使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对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GIS软件Map/info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选择评价因子、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土壤肥力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高产稳产需要多种养分的均衡供应,土壤中缺乏某一种养分,往往限制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据有关文献报导,土壤中有效磷钾缺乏时,氮的利用率仅为34—49%,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到50—60%.为了总结稻田氮肥管理措施,本文初步综合我省近年氮磷、氮钾、氮硅、氮肥与有机肥等配合试验资料,就协调养分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作如下分析叙述:一、以磷促氮,提高肥效我省稻田土壤肥力低,氮磷养分贫乏,采取氮磷配合,无论瘦田或肥田均较单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营方式对毛竹林土壤肥力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省富阳市尖山林区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纯林和天然起源毛竹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为试验对象.设置马尾松枫香石栎为主要组成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和香樟苦槠常绿阔叶林作对比,2003年7月采集不同林分土壤样品并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状况.依据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土壤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和肥力指数值.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层次Ⅰ(0~10 cm)肥力指数基本高于层次Ⅱ(10~30 cm)和层次Ⅲ(30~50 cm),毛竹木荷混交林土壤层次Ⅰ肥力指数高于毛竹纯林.虽然垦复毛竹纯林土壤层次Ⅰ肥力指数分别小于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但是层次Ⅱ和层次Ⅲ的肥力指数却高于其他林地,未垦复毛竹林各层次土壤肥力指教居各林分最小.毛竹木荷混交林与针阔混交林的土壤肥力指数相近.  相似文献   

15.
以临汾市新建的湿地汾河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0个样点的园林土壤进行养分分析,以3个农田样点为对照,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四个土壤养分指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对其园林土壤质量作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公园的建造显著降低了汾河沿岸的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现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处于B级,属于中等水平,而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仍为C级,处于匮乏的状态.人为调控土壤肥力有利于公园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广西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环境驱动因子,综合评价土壤肥力水平,本文通过系统收集人工林土壤现状数据,分析主要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制作全区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数空间分布图。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指标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获取广西主要土壤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全区90%以上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指数处于0.20~0.50,不同土壤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黄棕壤、黄红壤、黄壤、红壤、石灰岩土、赤红壤、砖红壤。赤红壤人工林土壤碱解氮与有机质和年均气温相关性高,土壤有效磷与有机质和pH相关性高,土壤速效钾与环境因子坡度、海拔、降水量、积温和坡向相关性高。红壤人工林土壤碱解氮与坡度和海拔相关性高,土壤有效磷与积温和降水量相关性高,土壤速效钾与pH相关性高。石灰岩土人工林土壤碱解氮与坡度和有机质相关性高,土壤有效磷与积温和降水量相关性高,土壤速效钾与pH相关性高。综合来看,广西人工林土壤肥力整体偏低,不同土壤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环境驱动因子各有区别。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集对分析法在土壤养分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基于贵州省独山县麻尾工业园区周边地区2017年64组表层土壤(0~20 cm)样品的6种营养元素指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的测定,探究这6种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并采用集对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壤营养元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其分布特征均表现为工业园区周边含量最低;集对分析法结果显示评价区内全磷、有效磷、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与集对分析法计算结果比较相符,全钾和有机质部分地区的空间分布与集对分析法结果有差异。集对分析法为评价土壤养分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其土壤理化性质、建立土壤肥力评价体系、分析其肥力不足原因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开发与利用盐碱地,对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渭北卤泊滩为研究区域,采集了该地区7个有代表性地点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总盐、全氮和碱解氮共8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该地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反映出该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pH普遍较高,均值为8.48,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4.06 g/kg,碱解氮含量均值为70.04 mg/kg,全氮含量均值为0.77 g/kg,均处于四级标准;速效钾和速效磷均值为152.8mg/kg和13.17 mg/kg,分别处于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各采样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介于0.2~0.7,其中,卤阳湖湿地公园(L1)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仅为0.246 7,处于较低水平。干旱的气候和低洼的地势是其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次之。本研究可为渭北卤泊滩土壤肥力现状进行勘查与评价,亦可为开展黄河流域滩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颐和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及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评价其土壤质量,为提升颐和园管理水平,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其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颐和园代表性植被覆盖区域的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容重、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共11项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建立最小数据集,利用隶属函数值及权重赋值法进行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 SQI)计算,通过对全数据集及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进行拟合分析,对不同植被覆盖区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最终进入最小数据集的指标为全磷含量、电导率、容重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4个指标,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分别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为0.877。颐和园土壤质量指数(SQI)分3个等级,牡丹种植区的土壤质量较好(SQI≥0.80),落叶阔叶林区、宿根花卉区和野生灌草丛区土壤质量属于中等(0.40≤SQI<0.80),践踏草坪区和针阔叶混交林区土壤质量较差(0.20...  相似文献   

20.
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适宜于贵州茶园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方法,运用模糊数学和相关分析的原理,结合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法对贵州省南部鸟王茶产地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评的8个肥力指标中,速效钾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157,土壤有机质权重系数最小,仅为0.096,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达Ⅱ级标准土壤占4%,Ⅲ级标准土壤占64%,Ⅳ级标准土壤占32%,土壤肥力质量尚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