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环境对方形网纹溞(Ceriodaphnia.quadrangula)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温度(15、20、25、30℃)和不同酸碱度(p H值分别为6、7、8、9、10)培养方形网纹溞,测定其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净生殖率(R0)、平均寿命、第1怀卵日、平均生殖间隔期和总生殖量等生长和生殖指标.结果表明:温度对方形网纹溞的生命参数有显著影响,30℃处理组中,群体的rm和λ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个体的平均寿命、第1怀卵日和平均生殖间隔期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处理组中,个体的平均寿命和总生殖量、群体的R0均高于其他处理组.方形网纹溞的pH生存范围较宽,pH 6~pH 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 6组个体的总生殖量、群体的rm、λ和R0都显著高于其他组,但网纹溞在弱碱性环境下(pH 8)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 ind.(200 mL)-1和0.213 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最大值(77.3 ind.)出现在1×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cells/mL和2×106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cells/mL和4×105cells/mL).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天津塘沽盐场卤虫种群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2016年塘沽盐场盐田卤水理化性质和卤虫种群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定点取样方式,以盐度30为梯度,选择9个不同盐度的盐池,于2016年5—11月每月进行取样调查.现场测得卤水盐度、温度和溶氧(DO),在实验室测定卤水pH,卤水经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其溶解有机碳(D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分析卤虫种群密度和组成、成虫雌雄比和雌性成虫卵胎生比等.结果表明,盐田卤水pH和DO随盐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分别在7.6~8.9和1.9~4.5 mg/L范围.卤水DOC、TN和TP含量随盐度升高而增加,分别在11.45~90.10 mg/L、2.74~14.29 mg/L和0.07~0.63 mg/L之间.根据卤虫成虫的高雌雄比值1.5~9.0,初步判断塘沽盐场卤虫为孤雌生殖卤虫和两性生殖卤虫的混合种群.卤虫种群密度、组成和生殖方式等受温度和盐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春季(5月)卤虫种群密度小,孤雌生殖卤虫种群占优势,卤虫以胎生为主;夏季(6—8月)卤虫种群密度高、孤雌生殖卤虫种群占优势,卤虫以胎生为主;秋季(9—11月)卤虫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优势降低,卤虫以卵生为主.在盐度80~180范围内,卤虫密度高,孤雌生殖卤虫占优势,以胎生为主;在盐度190~250范围内,卤虫密度低,两性生殖卤虫占优势,以卵生为主.本调查为研究渤海湾盐田卤水及卤虫种群状况、进行盐田生态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相对恒定的温度(28℃)、盐度(27.5)和光照条件(3 000~4 000 lx)下,培养液为密度(3~4)×106 cells/mL小球藻藻液,设溞密度1、3、6 ind/mL三个水平,培养液更换方式1次/12 h、1次/6 h和机动更换三种方式,研究不同组合对蒙古裸腹溞产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至第4窝产幼结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平均雄体产出率范围为0.14%~13.01%,以溞密度3 ind/mL×培养液更换1次/12 h组最高,溞密度1 ind/mL×培养液机动更换组最低;不同组合第1窝均有雄体产出,且窝产雄率差异极大,变动范围0.54%~29.00%,第2窝只有部分组别有雄体产出,且产出率远低于或低于同组别第1窝,第3、第4窝各组别均未发现有雄体产出;检测27个单个母溞的第1窝产出幼体,48.15%的母溞产出幼体是全雌的,51.85%的母溞有雄体产出,窝产雄率16.67%~60.00%,没有一窝是全雄的;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雄体产出效率基本上都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至第一窝产出,雄体产出效率范围为0.15~7.78 ind/(d·L),以固定组1次/12 h×3 ind/mL组合最高,机动组×1 ind/mL组合最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溞密度和培养液更换方式对平均产雄率有较强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变温度、密度、食物等环境条件,皆能诱发隆线溞产生冬卵。培养液温度在16—30℃变温及30℃恒温、溞类密度达200头/升以上,以酵母作为溞类食物或使溞类处于半饥饿时,皆有较高的冬卵发生率;提高培养液比重或改变pH值都对冬卵发生无明显诱发效果;环境因子如温度、食物等改变过剧,会引起溞类大量死亡或抑制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冬卵的质量和数量。在夏秋水温较高季节,提高溞类密度、配合酵母食物或使溞类处于适当饥饿,应是诱发溞类产生冬卵的一种简单易行之方法。本文还分析了一些环境因子对隆线溞孤雌生殖及体长生长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食物、光照及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Mueller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增殖率和所达到的最高种群密度的结果显示:自然光照条件下种群增殖率要高于全暗条件。自然光照条件下以小球藻Chlorella sp和酵母混合为饵科组的种群饵科效果最佳,小球藻组次之,酵母组最差;以小球藻为饵料,自然光照条件相同,分别接种1,10,20,25,30/mL中,种群日平均增殖率以接种1/mL最高(0.4326),但到达蜂值最晚。可达最高种群密度以接种30/mL的最高(60.4/mL)。轮虫增殖率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以小球藻为饵料最大。接种密度以20-25/mL适宜。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蒙古裸腹溞MoinamongolicaDaday的工厂化培养,研究不同面包酵母投喂水平和接种密度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寻找最佳的工厂化培养方法。结果表明:(1)当面包酵母投喂量分别为5×10-6g(/ind.d)、10×10-6g(/ind.d)、15×10-6g(/ind.d)时,其种群增长率分别为433.6%、902.8%、1026.3%。用面包酵母来培养蒙古裸腹溞时,面包酵母的投喂量应在10×10-6~15×10-6g(/ind.d)比较适宜。(2)当接种密度分别为160ind/L、300ind/L、460ind/L时,面包酵母的投喂量为10×10-6g(/ind.d)时,并每天添加适量的小球藻,经过12d的连续充气培养,溞的密度分别达到1980ind/L、3520ind/L、4320ind/L,其种群增长率分别高达2479.1%、2346.8%、1879.5%。因此在蒙古裸腹溞工厂化培养时,当接种密度在160ind/L以上,以投面包喂酵母为主[投喂量为10×10-6g(/ind.d)],并每天添加适量的小球藻,此培养方法较佳,蒙古裸腹溞生长繁殖快,又可以减轻藻类的培养压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有性生殖种群是否表现出较高的适合度,这种优势是否在形态上有所体现.观察并比较了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种群在15,25和35℃条件下的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适合度参数)以及个体的5项形态学指标(背甲长、背甲宽、中棘刺长、中棘刺间距和侧中棘刺间距).结果表明,有性生殖种群的适合度显著高于孤雌生殖种群(P<0.05);有性生殖种群个体的大小显著小于孤雌生殖种群个体(P<0.05),这也是导致有性生殖种群具有较高适合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对方形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和生活史参数的影响.实验用轮虫来自武汉东湖,分别在20,25和30℃3个温度条件下进行单克隆培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轮虫的平均寿命和不同阶段的发育历时逐渐缩短.在30℃时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达到最大值,平均世代时间最短.因此,本文推测方形臂尾轮虫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不同氮浓度(0、0.5、l、5、10、247 mg/L)培养的小球藻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随氮浓度的增大,发头裸腹涵的首次怀卵时间(成熟时间)呈现先缩短后升高的趋势,首次怀卵体长随氮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发头裸腹溞的最大首次产幼溞数(13.7 ind./per female)出现在氮浓度为10 mg/L的实验组.高氮浓度组的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小于低氮浓度组.One-way ANOVA分析表明,不同氮浓度培养的小球藻对发头裸腹涵的首次怀卵时间(P<0.00l)、首次怀卵体长(P<0.001)、首次产幼溞数(P=0.031)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其种群密度无显著影响(P=0.234).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氮浓度培养的小球藻不利于发头裸腹溞的生长与生殖.  相似文献   

11.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幼体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drium tamarense ATDH01)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溞状幼体和仔虾的存活率影响.结果显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存活率有明显的差异,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越高,存活率越低.在96 h急性实验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半致死密度为7 500/mL;在密度12 000/mL以下对仔虾的存活率无显著的影响;在密度15 000/mL时存在显著影响.其本身的毒力经过小鼠生物检测法得每细胞为8.407×10-5鼠单位(MU).  相似文献   

12.
母爱,是大自然赋与雌性动物的一种天性。无论多么残暴无情的动物,在对待自己子女方面,都表现出无限的爱怜。昆虫的母爱同样也显得非常强烈。虽然它们是出自一种本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动,但也令人十分惊奇和赞叹!昆虫的生殖方式既多样又奇特。除了两性生殖外,还有不需雄性的“多胚生殖”,甚至还有一种没有成熟的幼体也能生殖的“幼体生殖”方式。孤雌生殖是昆虫世界一种奇特的生殖方式,最常见的是蚜虫。蚜虫在气候适宜、食料丰富时,可以长期进行孤雌生殖,而且产生的都是雌性幼蚜。只有到了秋天,它们才产生雄蚜,雌雄交配产下受精卵越冬。孤雌生殖对于蚜虫传宗接代有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雌螨延迟交配对整个种群的负面效应,采用叶碟饲养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延迟交配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繁殖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雌螨延迟交配主要影响寿命、产卵量,进而影响种群增长率;随着雌螨交配时间的延迟,影响的程度逐渐加剧。交配延迟达到或超过7d,雌螨的寿命比对照延长20.17%,产卵量比对照下降26.74%,但对后代的孵化率、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对生命表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雌螨交配延迟达到或超过7d,会导致净生殖率显著下降、平均世代周期历期显著延长,而内禀增长率则在交配延迟3d时显著降低。未经交配的雌螨只能营孤雌生殖,寿命延长了31.14%,产卵量减少了30.08%。营孤雌生殖的雌螨可以通过与其后代回交而实现两性生殖。结果提示延迟交配会导致山楂叶螨的繁殖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有性生殖有两种方式,一类就是两性生殖,需雌雄个体或两个个体互相交配,使卵子受精,方能开始卵裂,然后发育成为子代或小个体.另一类叫单性生殖,大多数为孤雌生殖,即雌性个体所产的卵不需受精,就能发育成为小个体,而且小个体在正常的条件下,它所产生的子代仍发育为雌性个体,并延续多代.植物中的无融合生殖,即不需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可结籽的生殖方法,也可以认为是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以浓度为5.0×105cells/mL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食物,研究了温度(15、25和35℃)对南湖水体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该种轮虫种群密度及种群增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青海尕海盐湖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中筛选出一个罕见雄体发生率较高的克隆,罕见雄体的发生率为3.1%.实验室批量保存了本克隆的休眠卵.利用该罕见雄体与中华卤虫的雌体进行了杂交实验,产生可育的F1代和可成活的F2代,但杂交后代(特别是F2代)出现杂种破落现象.认为孤雌生殖卤虫与亚洲的两性生殖卤虫(A.urmiana和A.sinic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直链藻强化培养的轮虫,其EPA和DHA含量显著增加,以强化72 h效果最佳,其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0.36%和3.12%;用不同密度的强化轮虫培养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Ⅱ期与Ⅲ期(Z2与Z3),结果表明:轮虫密度为20 ind/mL时Z2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60.60±2.64%和63.20±2.48%,密度为30 ind/mL时Z3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57.40±1.63%和62.00±2.98%,均为最佳;收集该阶段溞状幼体,对其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强化轮虫培养的溞状幼体的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09%和7.24%,显著高于未经强化的酵母轮虫培养的溞状幼体(p<0.05).  相似文献   

18.
温度与食物对老年低额溞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个温度梯度20℃,25℃,30℃下,以Banta培养液、小球藻和酵母等三种食物培养老年低额溞以探究食物与温度对老年低额溞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小球藻为食物时老年低额溞在20℃时的净生殖率Ro(ind.)和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188.41和0.394,25℃为156.08和0.5,30℃为93.12和0.58,以Banta培养液为食物时则分别为265.19和0.401,153.39和0.436,99.8和0.541,以酵母为食物时则分别为65.01和0.335,24.73和0.472,10.56和0.311.其中内禀增长率以30℃时小球藻组最大,净生殖率以20℃时Banta培养液组最大.  相似文献   

19.
在25℃下,研究4种酵母浓度(A:1×104 cells/mL,B:1×105 cells/mL,C:4×105 cells/mL,D:8×105 cells/mL)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头裸腹(氵蚤)在高酵母浓度组下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平均最大种群密度分别是197 ind./200mL、2 311 ind./200mL、4 545ind./200mL和8 985 ind./200mL.在高酵母浓度下,发头裸腹(氵蚤)的雄体密度明显大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累计卵鞍数分别为45 ind.、741 ind.、1 282 ind.和897 ind.,含有2个休眠卵的比例分别为24.4%、80.2%、55.2%和39.0%.One-way ANOVA分析显示,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但对发头裸腹(氵蚤)所产的卵鞍数影响不显著(p=0.085).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任意生境破坏结构下集合种群动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生境破坏的空间结构对集合种群全局密度及局部密度的影响.该模型不仅包括了生境破坏的空间结构,而且能够描述集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模型结果表明:生境破坏的空间结构复杂地影响着集合种群的全局密度和局部密度;生境破坏的混合分布增大了集合种群灭绝的风险;生境破坏的聚集分布降低了集合种群灭绝的风险.在生境破坏比例较小或较大时,集合种群全局密度和局部密度随生境破坏比例的增加而加大,随生境破坏聚集度的增加而减小,且生境破坏比例对集合种群动态的影响要大于生境破坏聚集度的影响.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即生境破坏比例在55%左右时,生境聚集度的增加可能会使集合种群的全局密度和局部密度都减小.此外,发现集合种群的局部密度存在一个阈值,当集合种群局部密度低于此值时,集合种群将无法续存.这意味着在生物保护中不能仅仅考虑生境的恢复、斑块的质量,还需要考虑生境破坏的空间结构和被保护物种的局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