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要求,本文将从调度需求角度介绍可视化技术在调度运行过程中的应用,此技术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地理接线图、实时运行状态下的监视以及紧急控制、预防控制和恢复控制等几个方面,并且讨论了电力调度过程中可视化开发可能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力求对实现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领域的优化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可视化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该软件采用面对对象的程序结构,其功能包括电力元件库的制作和动态加载、电力网络接线图绘制、设备参数输入、动态拓扑搜索、潮流计算结果显示.其中电力元件库采用Visual Graph开发,软件框架采用Delphi2007语言编制,在WINXP平台上运行.将软件计算结果和PSASP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软件具有精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离不开信息技术带给的方便与快捷。应用性软件项目的开发作为IT行业的核心,日渐成为企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环节,并己成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电力需求侧管理出发,根据电力目前的信息建设现状,研究电力电网可视化建设、计量设备在线定位和信息可视化互动操作。采用MVC软件项目设计模式、AAF框架和jelly的界面定制技术,实现电网的可视化信息显示、接线图在线编辑、组件可视化定制和电网计量设备定位。满足了电网信息查询和的业务要求,具有唯一性、集成性、个性化和整体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彦军 《甘肃科技》2009,25(16):57-58,54
电力是铁路运输生产中的重要能源,它与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铁路电力架空线路,及铁路变、配电所等设施构成的供电网络是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为了今后铁路电力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将线路设计路径选择的内容向同行介绍,为线路的设计、施工与运营起参考作用。就如何进行正确的电力架空线路路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路径选择的技术分析,归类总结技术要求与规范,为其路径选择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线路建设的经济性和运行安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分配和输送的主要媒介,也是沟通各个发电站和用户之间的纽带。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电力输送的安全和效率。该研究主要介绍当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以期对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Mobile SVG的移动GIS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的可行性,通过GIS数据可视化方法,结合显示对象转换、坐标转换和地图符号的可视化表达对Mobile SVG的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方式经行分析。Mobile SVG能够带来一些传统GIS数据可视化方法无法提供的优势。结果表明,Mobile SVG解决了栅格地图数据量大和缩放失真问题,实现了地图数据的矢量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江冬娜 《广东科技》2014,(22):77-78
电力光缆承载着重要的电力生产、管理业务,一旦发生故障,会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和营销,后果严重。针对广州电网光缆与电力线路脱离的现状,提出建立广州电力线缆GIS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建设过程,包括系统定位、内外环境、存在的问题、系统架构、系统呈现等,为电力线缆GIS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可视化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发展带来的海量数据分析及显示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针对电网企业数据和已有的分析手段,并结合园区电力系统分析需求提出一种支持用户交互式探索的可视分析系统框架;基于此提出了园区电力数据可视分析原型系统,支持在浏览器中或其他显示和交互设备上使用。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全方面地展现园区内的供用电数据以及资源建设等信息,帮助供电部门综合多种电力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立应急指挥GIS系统是指在统一的地理框架基础上,实现各种应急指挥信息的可视化显示、综合查询分析,并提供高效的辅助决策功能。在应急指挥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对各种信息,如地形、人口、设施等的集成和可视化表达,通过数据的共享、分析和图形表达可  相似文献   

10.
周尚泰 《广东科技》2013,(18):130-130,127
路径选择和勘测是整个线路设计中的关键,在整个电力线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做好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与杆塔定位才能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网络运行提供基础,才能不断促进整个电力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文章认为物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要解决1万亿"物"的信息交换,在分析探讨与物联网相关的重要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了各种前沿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通过增强移动宽带、大连接低功耗机器通信、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等解决了信道容量;IPv6技术解决了IP地址的问题,令网络扁平化;室外定位技术及与之配合的GIS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解决了时空基准问题;区块链通过采集与备份保护了用户的数据,解决了信任问题;数字孪生体通过可视化维护、设备状态可视化、远程互动交互、设备三维操作指南等更好地在物联网时代进行了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12.
公路系统的运维管理主要表现在对运维信息的管理上,传统的信息管理具有复杂和效率低的特点。为保证运维信息的有序化与可视化管理,该文基于SuperMap软件平台集成BIM数据和3D GIS数据搭建了可视化平台,然后结合文档管理模块、道路与设备监测模块、科研成果展示模块等运维信息模块,建立统一的可视化的综合运维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运维信息的可视化、集成化和实时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运维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效率,进而提高公路系统运维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配电网设备数据繁多、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式GIS的配电网管理方案,效果是很好的解决了配电网海量设备数据管理的问题,并把实际设备与地理信息有机结合,进行可视化,不但为供电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且为配电网高级管理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代晓光  康朋 《科技资讯》2010,(6):122-122
一次设备构成了电力系统的主体,它的可靠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而微机保护技术则为一次设备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本文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入手,重点介绍了微机保护技术在一次设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中的具体应用,文章的最后又对电力系统维护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对电力领域的要求不断提升。电力线路巡检是全面促进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输电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维护工作发挥重要作用。GPS/GIS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新技术成果,将其与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进程整合,可有有效增强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效果,使其在电力事业发展中贡献更大的力量。该文通过对GPS/GIS技术与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结合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电力行业的长足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SVG+AJAX的高质量图形显示是目前电力系统图形领域最通用的Web发布方案。随着电力系统接线图复杂性增加,为了完整地展示电力系统的实际结构,其接线图中需包含更多的电气元件信息及其连接关系,而每一个电气元件都引用一个SVG图元,使得SVG格式的图形文件日益增大,给网络传输带来了压力。提出一种动态图元技术,只在网络上传输少量必要的基本信息,即可实现电力系统图形的完整展示,从而有效降低网络传输负荷,提高图形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
林育楠 《广东科技》2010,19(6):80-81
<正>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环节组成。通常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及输电线路等设备称作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为了保证电力一次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和电力  相似文献   

18.
以GIS作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地理信息采集和分析平台,综合考虑线路走廊区域地形、地貌、地物、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线路走廊区域的线路综合成本量化值.结合高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特点,建立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高压输电线路路径自动搜索模型,实现了输电路径的跨越式搜索和障碍的规避.模型引入路径局部成本控制启发策略及A~*导向算法,提高了路径搜索效率.用C#2010和ArcGIS 10.0开发了输电线路路径自动选择程序,并采集无人机航拍的现场地理数据,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方向和适用范围包括输电线路项目的设计资料检索、前期路径初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积极探索线路三维施工图设计和数字化移交的深度应用。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GIS技术应用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三维GIS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设计实现了面向电网规划设计的三维GIS可视化系统,结合案例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分解,详细分析了系统运行的作业流程,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低空无人机技术和全数字航测路径优化技术,对山区电力线路工程进行航空摄影和路径优化,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摄技术,解决零散分布、小区域、带状测区的航空影像获取需求,研究全数字航测路径优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线路工程,提高线路勘测设计工作效率,提升勘测设计水平,降低劳动强度,解决电力线路工程建设精细化、智能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