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方酸、咪唑为原料合成了 3-羟基 - 4- (1′-咪唑基 ) - 3-环丁烯 - 1,2 -二酮 Cu( )配合物 ,并对其组成及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铅配合物,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2820(5),b=10.5210(4),c=10.9410(6),α=76.003(5),β=78.523(8),γ=84.352(4),V=1123.88(9)3,Z=2,每个铅离子分别于来自3个2-丙基-咪唑-4,5-二羧酸上的氧原子和3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八面体结构,此外,配位水和配位水,配位水和2-丙基-咪唑-4,5-二羧酸上的氧原子形成了氢键,拓展成为三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硫酸三(1-甲基)咪唑合钴和硫酸六咪唑合钴两种新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磁化率和电导测定等研究了这两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探讨了1-甲基咪唑钴(Ⅱ)配合物中Co(Ⅱ)配位不饱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热法合成3种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Co(NCS)_2(BBI)_2]_n(1),[Ni(NCS)_2(BBI)_2]_n(2),[Mn(NCS)_2(BBI)_2]_n(3)(BBI=1, 4-双(咪唑-1-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中3种配合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过渡金属均与配体的N原子配位,BBI有机配体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Co~(2+)连接起来,拓展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发现:3种配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均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其中配合物1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2和3表现为弱的顺铁磁性.  相似文献   

5.
以2-(3-吡啶)-4,5-咪唑二羧酸(H3PIDC)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配合物[Cd(H2PIDC)(H2O)Cl]n(1),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2个Cd原子通过2个氯原子桥连成1个四元环,再通过吡啶环上的氮连成1个1维链状结构.并对配合物做了荧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邻苯二胺和丙二酸为原料,通过缩合、氧化反应合成新型咪唑羧酸配体2-甲基-1H-咪唑-4,5-二羧酸(L).用NaOH调节体系的pH值为8.0左右,配体L和CoSO4.6H2O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配合物[C(o L)(2 H2O)2](1).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在该化合物中,C(o Ⅱ)离子采取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两个配体L以脱质子的羧基O原子和咪唑环上紧邻的N原子从赤道平面与Co(II)离子螯合配位,而两个水分子则占据轴向位置配位.有趣的是:合成的配合物1具有多重氢键连接点,是优异的氢键合成子,通过复杂的N—H···O和O—H...O氢键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化合物.进一步的热化学研究表明,该化合物相当稳定,在空气氛围下升温到200℃以上才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7.
蒽酮及咪唑盐类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故以蒽酮、3-溴-1-丙醇2种化合物为原料,设计了一条具有简单易行、绿色环保的路线来合成蒽酮咪唑类杂合物.在此基础上合成出25个结构新颖的蒽酮咪唑盐杂合物,丰富了蒽酮咪唑盐化合物库,同时为咪唑盐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铕(Ⅲ)-苯丙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特征,并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Ⅲ)离子、铕(Ⅲ)与苯丙氨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铕(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4~-1.0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体为非电活性物质,铕(Ⅲ)及其与配体的混合溶液以及配合物均显示了准可逆的电子迁移过程.另外,还估算了配合物电化学行为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荧光团1,5-萘二酚作为桥联基团,采用连续反应的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5-二[3′-(N-乙基咪唑)丙氧基]萘六氟磷酸盐(Ⅰ)及其阴离子配合物(Ⅱ)和氮杂环卡宾(NHC)银配合物(Ⅲ).通过~1H NMR、~(13)C NMR和X-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Ⅱ和Ⅲ的结构.在配合物Ⅱ的阳离子单元中,2个咪唑环平行并指向相反方向;萘环和2个咪唑环形成12.9(6)°的二面角.在配合物Ⅲ的一维聚合链中,所有萘环平行,在银离子同一侧的所有咪唑环也是平行的,相邻的Ag…Ag的距离是0.964(8)nm.配合物Ⅱ和Ⅲ的二维超分子层和三维超分子框架均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形成,主要是C—H…I氢键、C—H…F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对化合物Ⅰ~Ⅲ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与咪唑盐Ⅰ相比,氮杂环卡宾银配合物Ⅲ的荧光强度得到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方酸、咪唑为原料合成了3-羟基-4-(1'-咪唑基)-3-环丁烯-1,2-二酮Cu(Ⅱ)配合物,并对其组成及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TB)和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为配体,咪唑基为桥,合成了一系列单双核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拟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紫外光谱表征,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了活性.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抑制O2.-的活性,其中N3异双核的活性高于其他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铜配合物,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Monoclinic),P2(1)/n空间群,a=11.1971(14)(A),b=7.8693(10)(A),c=21.101(3)(A),α=90°,β=91.2420(10)°,γ=90°,V=1858.9(4)(A)3,Z=4,每个铜离子分别与来自两个咪唑分子上的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螯合结构,与2,2'-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同时还与另一个氯离子,形成了一个变形的五面体结构,此外,游离水,咪唑分子上的另一个氮原子与氢原子形成氢键,参与了配合物的空间连接.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高氯酸钴、高氯酸锌与4′,5′-二溴苯并-15-冠-5固态配合物和高氯酸铜与4′-NO_2-5′-Br-苯并-15-冠-5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研完了其有关的物化性质,证明3种配合物均为1∶1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六种过渡金属苦味酸盐与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L(Pic)]Pic(M=Mn^2 、Co^2 、Ni^2 、Cu^2 、Zn^2 、Cd^2 ;L=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Pic=苦味酸根阴离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5,两个苦味酸根离子只有一个和中心离子直接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丙酮中均表现为1:1型电解质。  相似文献   

15.
在pH=6~7的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9个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_2A_3·H_2O(Ln=La,Pr,Nd,Sm,Eu,Tb,Er,Yb和Y,A为配体)。通过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认为配体为四齿配体,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制备金属锌配合物[Zn(Himdc)2(H2 O)2](1).以4,5-咪唑-二羧酸(H2 imdc)和硝酸锌为原料,在水热条件合成金属锌配合物[Zn(Himdc)2(H2O)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配合物为单核配合物,分子间氢键将单核配合物联接成三维氢键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2-吡咯甲醛和反-1,4-环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双(吡咯-2-甲烯胺)配体,然后与相应的金属醋酸盐或者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备配合物.通过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Ray单晶衍射以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确定了配体的结构;介绍了其配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讨论了决定其金属配合物构型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其空间堆积方式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N-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反应,合成了作为室温离子液体中间体的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核磁共振谱对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进行化学结构的表征,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合成的中间体进行熔点和熔化热的测定,合成了纯度较高的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甾体金属配合物可能具有的抗癌活性,本文从胆甾醇出发,通过4步反应,合成得到6-氧代-3-胆甾缩胺硫脲,然后以它作为配体,进一步与铂及铜离子配合,合成得到2个3-缩氨硫脲甾体金属配合物——二氯.[6-氧代胆甾-3-缩氨硫脲-N,S]合铂(II)和二氯化双[6-氧代胆甾-3-缩氨硫脲-N,S]合铜(II),并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的三足配体三[(6-甲基-2-吡啶甲酰胺氮氧化物)乙基]胺及其5种稀土离子配合物(Sm,Eu,Gd,Tb,Dy).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电导分析、红外光谱、1HNMR谱、MS谱、差热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L(H2O)2(NO3)2]NO3·2O(RE=Sm,Eu,Gd,Tb,Dy),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