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峻平 《科学》2002,54(3):55-58
数学家的研究成果是怎样发表成文章而广为传播的?如果你在20年前向一位老一代数学家问这个问题,他大概会这样告诉你:先手写一篇初稿,交给秘书用打字机打出打印稿;然后修改打印稿,秘书再重新打印,也许需要反复几次;最后终于由秘书打印出定稿,用邮件寄给也许远在大洋彼岸的杂志编辑;再由编辑把稿子寄给另一位远隔重洋的数学家审查,如果论文有些问题值得商榷,这样的通讯来往就要好几次;论文终于被接受了,作者把最终的定稿寄给出版社,由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重新打印排版,然后再寄给作者校样,作者校对后寄回去,最后终于印刷成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和读者同行见面.试想如果这是一位中国作者,寄到一家美国杂志,由一位俄国数学家审查,那么从写出初稿到印成文章要两三年就并不令人奇怪.  相似文献   

2.
冯·诺伊曼的概率逻辑是形式逻辑的推广;概率逻辑容许把真实程度区分为一定的次序,这类次序从1开始,并“紧密地”逼近于自己的对立面——0。这个结论是冯·诺伊曼自己作出的。他在自己的著作《定量逻辑(精确逻辑和概率逻辑)》中写道:“概率逻辑不能归结为精确逻辑,而是组成本质上更广大的系统;确立式子P(a,β,)=φ(0<φ<1),是物理  相似文献   

3.
按照六十年代的编辑计划,《科学传记词典》(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有四卷就足够了。现在,经过十七年的努力,编成了十六卷外加一卷索引交付出版,算是大功告成。但至少还要出一卷补遗。《科学传记词典》规模宏大,范围广博,见解卓绝,富有十九世纪末期的著作色彩,而不象是一部二十世纪后期的出版物。它显然在忠实地追随着以刻  相似文献   

4.
莱布尼茨莱布尼茨(Leibniz 1646~1716)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是数理逻辑创始者。莱布尼茨学识渊博,对哲学、物理、工程、生物、历史、语言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与牛顿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主要著作:1.《单子论》 2.《人类理智新论》。他的逻辑问题的论述主要是在以上作品以及一些短篇文章和通信中。在他之前,数学家笛卡尔和  相似文献   

5.
鲁道夫·卡尔纳普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一生有很多建树,尤其是在归纳逻辑研究方面,他的工作令人瞩目。本译文选自他的代表作《概率的逻辑基础》,翻译时略有删节。可以作为研究哲学、逻辑学的同志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李静 《世界科学》2012,(6):58-59
爱德华·O·威尔逊(E.O.Wilson)是哈佛大学的名誉教授。他出版了25本开创性的著作,其中包括:《社会生物学》(1975)、《论契合》(1998)、获得普利策获奖的《论人性》(1978)、《蚂蚁》(1990)以及小说《蚁丘》(2010)。他的最新作品是《社会如何征服地球》。最近,《新科学家》杂志专访了威尔逊,作为极具开创性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在接受采访时称,群体选择扮演了人类进化的主要推动力,并对我们为何需要一次新的知识革命做出了解释。以下是采访内容。  相似文献   

7.
海外书简     
自然杂志编辑先生: 读过《自然杂志》3卷4期,有关“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的几篇文章引起很大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35岁,在牛津大学担任动物行为学的讲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自私的基因》。那时有很多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报告,最著名的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家威廉·唐纳德(W.D.Hamilton)的报告,道金斯通过这些研究报告总结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他从基因的角度阐释了进化生物学,广受大众的关注。该照片拍摄于2010年他的家中  相似文献   

9.
棣莫弗定理     
<正>棣莫弗定理由法国数学家棣莫弗(1667-1754年)创立。1667年5月26日,棣莫弗出生于法国乡村的一个医生之家。那时,学校并不重视数学教育,但棣莫弗常常偷偷地学习数学。1685年,棣莫弗由法国移居英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深深地被这部著作吸引了。不久之后,棣莫弗就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1692年,棣莫弗拜访了英国皇家学会秘书E·哈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哲学家洛克于17世纪末出版了《论人类知性》。艾蒂安·德·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1715—1780)经过深思熟虑后,想从事跟洛克相同的职业去检验自己的能力。1746年,31岁的他出版了《人类认知起源论》,用他的首部著作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门。孔狄亚克是与伏尔泰、狄得罗、爱尔维修齐名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今天翻  相似文献   

11.
读者园地     
编辑同志: 贵刊去年第4期发表《关于〈汉字全息码〉的反思》一文,检查了轻易发表《汉字全息码》的失误。之后贵刊又在第6期上发表《论汉字编码的最短极限码长》一文,从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对“汉字全息码”进行了批评,富有说服力。按理说,这事到此应该  相似文献   

12.
正如哥白尼和伽利略开创了地球和天体运动方式的新思维,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Vesalius,1514-1564)则改变了西方关于人体结构的旧观念。1543年,维萨里关于微观世界的宏论《人体的构造》出版了。同一年,哥白尼出版了一本革命性的论著,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维萨里发掘了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原著并继承了人文主义的医学传统,他是第一代整理盖伦著作的学者之一。从他的工作领域来看,维萨里既是典型的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也是医生、解剖学家和艺术家。不像林耐和盖阿斯,维萨里能够明确地、公开他指出前人的错误。通过他以…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S·科恩是当代美国的著名科学哲学家,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由他领衔主编的《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丛书》从1963年出版第1卷开始,到现在已满70卷。这套书大体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科学哲学的主要潮流。其中1980年出版的《科学发现:案例研究》和《科学发现、逻辑与合理性》姊妹卷曾被誉为十九世纪惠威尔的《归纳科学历史》和《归纳科学哲学》在二十世纪的再现。科恩教授是美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整个科学的学者之一。他坚持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广泛分析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科学的作用,特别是语言和逻辑思维的作用。由此他高度评价了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这个方面的贡献,并给予皮尔斯、马赫、赖欣巴赫、杜威、纽拉特等思想家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以资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恩在1964年国际科技大会所作题为《科学和伦理学》的影响广泛的演说中,曾系统阐述过科学理性同人类自由的内在联系。本文继续了对同一主题的分析,即科学作为人类有目的的、自觉的生活方式,不能不受到政治和哲学的作用,从而也不能不服从于某种超越于科学之上的对人类自由和社会民主的追求。科恩的这些探索,不失为现时代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译自《纪念伊姆雷·拉卡托斯论文集》(《波士顿科学哲学丛书》第39卷,1976年)第79~86页。原文是作者在第五届国际“科学和社会”大会(1973)上的演说的浓缩。罗伯特·科恩教授目前正在我国访问讲学,他的观点引起了我国听众的广泛兴趣。仅以此文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大师,他的“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发表于上世纪40~90年代。至今仍为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然而,著作超身的阿西奠夫本人最喜欢写作的题材却是科学随笔,他一生出版了470本书,包括40本科学随笔集,仅《奇幻和科幻杂志》就发表了他399篇科学随笔。  相似文献   

15.
在耽搁两个多月和不断遭到科学界的口头抗议之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终于在上星期(1989年4月)宣布他选定耶鲁大学教授阿伦·布朗利(D.AllanBromley)担任总统科学顾问之职。布朗利的任命使得让物理学家担任总统顾问和科学技术政策局局长的传统得以延续。布朗利下星期将满63岁,他是耶鲁大学的赖特(A,W.Wright)原子核  相似文献   

16.
十年回顾     
《世界科学》创刊已经十年了。作为一本综合性的科技翻译刊物,在我国科技刊物的百花园中,从一颗幼嫩的绿苗终于长成小树了。科技界爱护他,教育界支持他,经过一段不平凡的奋斗,他,昂首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吐露出来的芬芳已经越过国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青睐和赞扬。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意义在于人类开始摆脱宗教的精神枷锁,关注真实的世界,关注人本身。神学想要继续凌驾于科学之上,已经不可能了。自由的理性思考必然导致科学。 科学对神学的挑战 科学对神学的挑战是从天文学开始的。1512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潜心的天文观测研究;在他的著作《浅说》中阐明;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而不是人们所笃信的公元2世纪一位天文学家托勒密所说的那样:“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包括太阳在内,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旋转”。教会一直维护托勒密的宇宙观,绝对不允许有其他的宇宙观。哥白尼的著作被斥为欧洲最大的“异端邪说”。经过31年沉默之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1543年正式发表,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结果,指出托勒密的宇宙观是错误的,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人们把哥白尼的理论简称为 “日心说”。这一年,哥白尼在世人惊愕与愤怒的目光中离开了人间。赞同支持“日心说”的学者相继遭到教会的迫害。充满激情传播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学者布鲁诺, 1592年被教会逮捕,经过8年审讯之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在行刑前,他的舌头被特制的钳子从嘴里拉出来,用木头夹住,使他不能再向公众讲话。 哥白尼去...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惊动美国政府的文章。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数十名科学家历时十余年,花费4000万美元,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能自我复制的人造生命,之后该成果在《科学》上发表。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博士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它命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19.
连续7年在政府中担任压力最大的其中一项工作之后,大卫·金(David King,左图)爵士终于将首席科学家这副重担交给了伦敦皇家科学院的人口生物学家约翰·贝丁顿(John Beddington).  相似文献   

20.
金隄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在翻译实践上以翻译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有天书之称的《尤利西斯》闻名于世,并以此译作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在翻译理论上,他有《等效翻译探索》和《论翻译》等倡导等效翻译理论的著作出版,是中国当代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