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约0.85Ma前后黄土高原区季风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正堂 《科学通报》1993,38(2):143-143
第四纪气候演化以周期性的冷暖更替为主要特征,在我国黄土区则表现为黄土堆积与土壤发育的更迭。黄土高原地处东亚季风区,多数学者认为,其古环境的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古季风强度变化的控制。研究东亚季风的演变是深入认识该区古环境、乃致全球变化的关键之一。但迄今对黄土记录的古季风演化的研究至少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对古土壤研究的不足,限制了对古季风演化趋势的认识。过去的古土壤研究侧重于离石黄土以上部分,而午城黄土中的古土壤研究甚少;第二,目前对黄土区古气候代指标的研究仍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龙利群  方小敏  苗运法  白艳  王永莉 《科学通报》2011,56(15):1221-1231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西宁盆地沉积了年代序列跨度非常长的连续的新生代地层. 这些地层序列记录了有关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相关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 本研究获得了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较高分辨率的正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孢粉记录. 整合正构烷烃和古孢粉记录揭示: 在50.2~28.2 Ma 之间, 西宁盆地经历了长期的降温过程, 明显的生态事件发生在 37.5~32.7 Ma 之间. 自此盆地中的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变化: 较低海拔处生长旱生灌草类植物, 中海拔地带生长亚热带阔叶树, 高海拔带生长针叶林. 这些植被和气候的变化有可能是对始新世早期气候最适宜期之后长期的全球降温事件和早新生代北部青藏高原周围山地隆升事件的共同响应.  相似文献   

3.
自1920年以来,在中国黄土高原及邻近地区的黄土及河湖相地层分布区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地点,其中包括著名的泥河湾、水洞沟、萨拉乌苏、丁村、大荔、匼河-西侯度、庄浪、庆阳、三门峡、东秦岭地区以及蓝田地区等.在陕西蓝田的最新研究进展是运用第四纪地质学与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黄土-古土壤序列和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为依据,发现了公王岭遗址黄土地层的强烈侵蚀和多组地层缺失,确定了直立人头盖骨与伴生的古动物化石所埋藏的地层不是前人原确定的粉砂质黄土L15中部(年代为1.15 Ma),而是位于一个大侵蚀面之下的S22~S23古土壤混合层(年代为1.63 Ma).同时,在蓝田上陈一带发现了新的出露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剖面(L5~L28),并在早更新世S15~L28层段的17层黄土或古土壤层位中发现了原地埋藏的数量不等的旧石器,其年代为1.26~2.12 Ma.研究结果使蓝田地区成为迄今所知非洲以外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这不仅在人类起源和演化方面提出了新的科学思考,并拓展了"黄土石器工业"和"黄土地质考古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中国黄土高原高分辨率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多时期古人类活动序列关联研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4.
余志华 《科学通报》1965,10(9):845-845
本书是一本孢子花粉学基本理论参考书,着重介绍和讨论了孢粉分析的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孢子花粉形态和各地质时期的孢粉组合。在原理和分析部分,编著者较详细地介绍了孢粉分析的用途和简史、野外工作方法、室内工作方法、孢粉的鉴定和统计方法、孢粉在空间的传播,以及植被及孢粉组合的研究等问题。在孢粉形态部分,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孢粉的形成过程及孢粉的形状、大小、内部和外部构造,同时系统地描述了117科、254属、376种现代植物的孢子花粉形态。在各地质时代孢粉组合部分,编著者较详尽地阐述了化石孢粉的分类与命名方法,并收集了我国、苏  相似文献   

5.
西安附近黄土中红褐色古土壤发育时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景波 《科学通报》1984,29(7):417-417
我国黄土中发育有很明显的红褐色古土壤,尤以黄土高原东南部为最发育,多者可达40余层。根据古土壤特性等的研究,前人一般认为属褐土型古土壤,形成时的植被为森林草原型。笔者近年来对西安附近黄土中的红褐色古土壤进行了孢粉分析,发现了枫杨(Pterocarya)、栗(Castanea)、杜鹃科(Ericaceae)、黄杞(Engelhard)等的花粉,它们能够指示当时的植被类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海洋地质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开发  张玉兰  王永元 《科学通报》1975,20(11):518-518
孢粉分析已在地质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石油勘探中,为研究地层学而进行的孢粉分析,发展更为迅速。海洋孢粉学是孢粉学中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不仅可为海洋地质勘探提供地层时代、地层对比、恢复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而且也为海洋沉积的物质来源、海面变化、陆缘侵蚀强弱提供一定的依据。近年来,石油勘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洛川黄土剖面中伊毛缟石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惠敏 《科学通报》1989,34(18):1402-1402
陕西省洛川县黑木沟黄土剖面厚135m,地层连续而完整,在黄土区具有代表性。作者利用透射电镜研究该剖面中的粘土矿物时,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极细纤维物质。其含量甚微,难于用其它方法检测。用透射电镜观测极细纤维的微形态、电子衍射谱及X射线能谱等特征。根据观测结果,初步确定为伊毛缟石。  相似文献   

8.
石羊河流域早全新世湖泊孢粉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朱艳  陈发虎  B.D.Madsen 《科学通报》2001,46(19):1596-1602
三角城剖面全新世地层中85个样(分辨率为40-50年)孢粉分析显示:孢粉组合中针叶树含量高达50%以上,以云杉属、圆柏属为主,两者之和达40%-60%左右,且含量互为消长。同流域其他湖相地层也有类似现象。通过对云杉属、圆柏属生态习性、传播性能、与其他组分的数量关系及表土花粉分析,认为孢粉组合中的云杉属、圆柏属等主要成分并不指示当地的植被状况,而指示流域上游祁连山山上的植被状况;云杉属和圆柏属含量与区域有效湿度关系密切,云杉属丰值指示湿润,圆柏属丰值指示干旱。并用该模式重建了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早期的环境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东生  郑洪汉 《科学通报》1965,10(2):175-175
第二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和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于1964年10月30日到11月4日在西安联合举行。大会收到论文108篇,论文摘要57篇,会上宣读了78篇,并分别在第四纪地层、黄土、冰川及冰绿、地貌及新构造、一般第四纪地质等5个组内进行了讨论。第四纪地层组的论文反映了孢粉学和微古生物学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进行孢粉研究的地区和对象都有了扩大,对我国第四纪开始以来气候波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如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希夏邦马峰附近高山地区出现有代表温暖气候的阔  相似文献   

10.
泥河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金陵 《科学通报》1980,25(4):177-177
我国地质学界根据1948年国际地质会议建议把泥河湾组归入早更新世,作为我国华北地区这一时期的标准地层。近年来,随着第四纪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泥河湾的时代又提出了一些异议。而大部分地质工作者仍把它作为早更新世的标准地层来对比。本文仅就泥河湾组的孢粉分析结果,对该组的地质时代及其古气候的变化提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陇西黄土高原秦安地区全新世植被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曾报道黄土高原西部甘肃秦安地区全新世中期气候湿润, 湿地广泛分布, 发现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树花粉可高达80%以上, 推断当地发育森林植被. 依据前人报道的全新世湿地-冲积黄土剖面并补充了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 开展了分子标志化合物组分的研究, 发现所有样品正构烷烃的高碳数部分均具有显著的奇偶优势, 并且以表征草本植物的正构烷烃C31为主峰, 且C27, C29, C31这三个有机分子中C27的含量最低(C272931), 与研究区草原植被现代表土结果一致, 而与以C29为主峰的森林草原现代表土结果有别, 也不同于当地现代松科植物以C29为主峰的正构烷烃分布模式, 表明研究区全新世以草原植被为主, 并非前人报道的森林植被. 研究说明, 若将孢粉和分子标志化合物指标有机结合, 可以弥补因孢粉传播等带来的古植被重建方面的问题, 更好地解释植被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炭屑显微结构复原青铜时代的植被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崔海亭  李宜垠  胡金明  腰希申  李旸 《科学通报》2002,47(19):1504-1507
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对赤峰地区两处青铜时代遗址中的炭屑进行鉴定.经鉴定,两处炭屑标本均属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该种具有较强的气候指示意义.参照孢粉组合中出现的植物种(属)及其现代种(属)的生态气候指标和群落学特征,复原了赤峰黄土丘陵区青铜时代的植被.当时气候较为暖湿,地带性植被为蒙古栎林和油松林.  相似文献   

13.
利用炭屑显微结构复原青铜的时代的植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亭  胡金明等 《科学通报》2002,47(19):1504-1507,T002
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对赤峰地区两处青铜时代遗址中的炭屑进行鉴定,经鉴定,两处炭屑标本均属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该种具有较强的气候指示意义,参照孢粉组合中出现的植物种(属)及其现代种(属)的生态气候指标和群落学特征,复厚了赤峰黄土丘陵区青铜时代的植被,当时气候较为暖湿,地带性植被为蒙古栎林和油松林。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土的地质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泛地开展了黄土和黄土地质环境的研究。这里主要介绍黄土的分布和地层,黄土与其他第四纪沉积物的关系,以及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的研究成果。从黄土沉积时期地质环境的特点和黄土成因等说明中国第四纪时期有干湿气候的交替变換和多次的气候波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利用与改造黄土和黄土  相似文献   

15.
大荔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最近250 ka大荔地区两个剖面全岩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 初步探讨了影响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的因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大荔黄土-古土壤序列δ13CSC值与磁化率的变化基本同步,δ13CSC曲线的负峰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古土壤发育期. 研究认为, 植物成因CO2的介入会导致δ13CSC值降低, 降低的幅度主要与古植被发育程度和古湿度有关, 植被中C4植物的相对含量可能仅影响其次一级的变化. 低δ13CSC值大体上指示了植被相对丰富、气候湿润的环境状况. 倒数第2次间冰期以来, 大荔地区植被发育最差、最干旱的时期是L2的黄土堆积期; 而植被最为丰富、气候最湿润的则是末次间冰期. 发生在MIS(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即 40~30 kaBP的青藏高原"高温大降水事件"的水文效应已波及气候相对湿润的关中地区, 对当地植被和湿度均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分析了目前对黄土高原古植被状况认识差异的可能因素, 对全新世不同地貌单元古植被记录做了初步分析, 认为黄土高原的古植被并没有严格按照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分布, 基岩山地、沟谷和塬面的植被类型有明显的差别, 全新世以来有厚层黄土分布的塬面上从来没有稳定的大面积的森林生长; 但在黄土高原南部沟谷和基岩山地全新世气候温暖期森林(疏林)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育. 在黄土高原外围一些局地的植被群落, 更多的受到地形及地下水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中部1.5 Ma以来古生态环境演化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孢粉研究, 揭示出1.5Ma 以来蒿属、藜科等旱生草本与松、桦、栎等乔木花粉含量在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呈现有规律的互为消长的变化, 指示了冰期-间冰期的冷干-暖湿旋回, 其中过去无机指标所指示的上、下粉砂层(L9和L15)的两次极端干冷事件, 植被变化表明其干冷程度与其他冰期黄土沉积时期相似. 从长期演化趋势上来看, 以0.95和0.5 MaBP为界, 可以分为3个阶段, 古生态环境经历了两次阶段性剧烈变化, 植被由早期的森林草原转变为中期的疏林草原继而演变为后期的草原, 指示了黄土高原阶段性的干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吴福莉  方小敏  苗运法  董铭 《科学通报》2010,55(21):2131-2138
通过对位于非季风区的柴达木盆地、过渡区的临夏盆地两个早更新世典型湖相沉积剖面孢粉记录的研究, 揭示出早更新世柴达木盆地地带性植被整体以疏林草原/草原为主, 临夏盆地早期为柏疏林草原后演变为针叶林/针叶林草原而后又演变为疏林草原; 已有的季风区黄土高原孢粉资料表明三门古湖早期为疏林草原后演变为松林/针阔混交林, 泥河湾古湖为针叶林后演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表明早更新世时自西向东湿润程度增加, 并且各地气候都较现在湿润, 暗示着当时存在较强的东亚夏季风.  相似文献   

19.
华北晚更新世马兰期气候地层划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安芷生 《科学通报》1984,29(4):228-228
自从1930年德日进、杨钟健将华北广泛分布的晚更新世黄土归为马兰期堆积以来,马兰黄土被视为华北晚更新世的标准层位之一。陕北萨拉乌苏动物群则作为华北晚更新世典型哺乳动物群。近来,华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孢粉,海侵地层、磁性地层及C~(14)年代等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不同地貌单元冲积物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许清海 《科学通报》1994,39(19):1792-1792
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泥炭和湖泊沉积物少,研究冲积物孢粉组合特征、孢粉来源及其与周围植被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解释华北平原孢粉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