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素碳(EC)是燃烧过程必然产生的富碳贫O-H-S-N物质, 穴居猿人长期用火必然在洞内相应地层遗留相当数量EC. 通过化学方法分离EC, 采用元素分析仪及自制系统测定碳含量. 20世纪30年代出土的炉床、近炉床灰烬展品样、第10层3个堆积物样等的EC浓度分别为43.74‰, 1.77‰, 3.88‰, 1.87‰和1.11‰; 洞外第10层相同层位样品以及第4, 7层样品EC浓度均比前者至少降低一个数量级. 上述结果表明: 第10层取样部位可能接近炉床; 更广范围取样, 可能获得与炉床相对应的EC高浓度区. EC测定研究为北京猿人用火新证据寻找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2.
高星 《科学》2004,56(5):35-39
裴文中先生是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的发现者,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奠基人,中国史前考古学、古人类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主要创始人。在先生百年诞辰和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75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对他丰富多采的一生做一简略的追记和评述,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3.
<正>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被认为是会控制用火的直立人.1929年裴文中等人开始在遗址中注意石器和用火遗迹的收集.1930年德日进等人对上一年发现的部分疑为用火遗迹的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游离碳.基于德日进等人的分析结果,1931年步达生改变了自身此前对北京猿人用火证据的怀疑观点,认为在周口店主堆积中烧过的鹿角和骨骼标本是用火活动的证  相似文献   

4.
应用铀系法研究北京猿人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森 《科学通报》1980,25(4):192-192
年龄样品采自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堆积地层。采样层位是12、10、8—9、7、6、1—3层。样品种类包括各种动物牙齿、鹿角、犀牛骨化石、碳酸盐等。样品经过薄片观察、铀和钍含量及其同位素检查,认为基本是封闭系统,样品中钍没有迁移。因此,选用Th~(230)/U~(234)法进行年龄研究。铀系法研究年龄主要实验流程为:样品铀和钍化学分离纯化、电沉积法制备α放射源及铀和钍同  相似文献   

5.
杨子赓 《科学通报》1981,26(13):807-807
周口店地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研究已有50余年历史。1978和1979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对本区晚新生代地层的研究表明,猿人洞穴堆积除过去的13层外,又分出了第14—17层;并根据气候地层学、年代学及沉积学的研究,确定了洞内、洞外的地层层序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吴新智 《科学通报》2009,54(19):2847-2847
今年是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发现80周年. 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件化石出土于1921或1923年, 1926年在运往瑞典的标本中鉴定出一枚属于人类的前臼齿从而使其出土地周口店闻名于世, 1927年发现了1枚保存完好的臼齿, 由此提出Sinanthropus pekinensis这个新属新种, 中译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 与爪哇猿人并立为当时已知的最初人类, 1931年, 从这个遗址出土的石片被鉴定为人工制造的工具, 一些遗物被鉴定为人类用火的余烬, 更坚实地确立了这种古人类在人类进化上的重要地位. 1959年东非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发现170多万年前的石器, 大大地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 北京直立人不再是最早的人类. 但是由于这个遗址不但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 还伴存有丰富的石器、用火遗迹、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化石, 20世纪80年代应用新技术测年进一步认识到古人类在这个遗址生活的时间跨度很大, 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使它的研究价值在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周口店猿人洞堆积物磁性地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方 《科学通报》1980,25(4):192-192
我们对周口店猿人洞内近50米厚的堆积物,进行了磁性地层的研究。古地磁试样采自猿人洞内西壁和南裂隙的1—13层堆积物中(5、6、12层未采到样),以及洞内新开掘探井中的14层(底砾层)、15层(棕红色砂砾夹亚粘土)、16层(灰色粉砂亚粘土)和17层(砂夹小砾石)中,共布置27个采样点,采集标本85块。首先对标本进行了磁清洗。然后测量了它们原  相似文献   

8.
龙骨与考古     
龙骨与考古——分属不同的学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被誉为中国20世纪三个重大考古发现(即周口店北京猿人、殷墟甲骨文和敦煌石窟)之中,竟有两个是以龙骨为线索而出土的。龙骨作为一味传统中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里,龙骨被列在了"虫兽部"的上品药中。众所周知,世界上根本没有  相似文献   

9.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北京猿人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士伦 《科学通报》1980,25(8):384-384
利用矿物中裂变径迹的退火特性,我们用裂变径迹法对北京猿人年代进行了测定。使用的样品是北京猿人用火遗留的灰烬,从灰烬中分选出榍石(粒度0.05—0.3毫米),用榍石中的~(238)U自发裂变径迹测定年代。首先,选取曾被北京猿人充分退火的榍石,测量榍石内表面(抛光面)~(238)U自发裂变径迹数,然后,用白云母片覆盖在榍石抛光面上,放入原子核反应堆活性区用热中子进行照射,用榍石(自探测器法)或  相似文献   

10.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点燃: 1993年8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火种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点燃;2000年 1月1日零点,来自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火种引燃了世纪坛"中华圣 火",从此长燃不熄;2008年8月8日早7时,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火 炬传递又来到周口店,来到猿人洞.  相似文献   

11.
張森水 《科学通报》1960,5(1):30-30
1959年12月21—2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現30周年紀念会。这个会議一方面是紀念这个有世界意义的发現,另一方面是检閱和总結从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現25周年紀念会以后,五年来,特別是大跃进以来中国古人类学的研究成績。出席这次会議的代表共141人,来自全国十六个省市。在紀念会开幕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楨致了开幕詞;会議閉幕时中国科学院秘书长裴丽生作了重要的讲話。会議还听取了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考古学家吉謝列夫的致詞。这次会議表明,中国古人类学在以往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跃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績。在人类化石方面,  相似文献   

12.
黄培华 《科学通报》1994,39(20):1919-1919
和县猿人头骨化石是1980年在安徽和县陶店龙潭洞被发现的,它是我国继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特别是我国南方直立人头骨化石的又一重要发现.关于和县猿人年代问题,古人类古生物方面的估计与热释光和铀系法测年数据之间有差距,因而  相似文献   

13.
大气边界层中强风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生 《科学通报》1984,29(14):865-865
本文利用北京325米气象塔的水平风速资料,对中性和非稳定层结条件下的天气过程出现的强风进行了湍流能谱、风的阵性以及风速垂直分布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冷锋过程含能区有二个,一个为20—130分钟,另一个为3—10分钟,峰值变化在10~°—2×10~(-1)米~2/秒~2之间。雷暴过程主要含能区在6—12分钟及2—4分钟,峰值变化在10~°—8×10~(-2)米~2/秒~2之  相似文献   

14.
蓝田猿人动物群的性质和时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明镇 《科学通报》1965,10(6):482-482
1963年和1964年夏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考察队,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两个地点,先后找到了猿人类型的人化石。根据吴汝康的初步研究结果,蓝田的人化石,代表一种新的猿人——蓝田猿人(Sinanthropus lantian-ensis Woo)。从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的形态比较,蓝田人比周口店的北京人显得较为原始,时代也较早,因此蓝田猿人是目前我国发现  相似文献   

15.
今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关科学家合作的署名文章,将北京猿人的年龄提升了27万年,也就是说“北京人”有77万年的历史,第十三层所发现的石器有100万年的历史。这引起了争议。比如原自然博物馆的馆长周国兴就对此进行了激烈的反驳,中科院院士吴新智也持保留意见。  相似文献   

16.
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蘭坡 《科学通报》1957,2(1):30-30
人类学家把已發現的人类化石按人类的發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猿人阶段、古人阶段、新人阶段。考古学家把人类初一阶段的文化也分为三个时期,即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中期、晚期。目前,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和中国猿人(Sinanthrcpus pekinensis)的化石是猿人阶段的主要代表材料;欧洲的阿布維利文化(Abbevillean)和我国的中国猿人的文化是旧石器时代初期早一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即所谓“北京人”,他的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于1929年12月2日,到今年是二十五周年了。五十万年前的化石人类的发现,在科学研究上自然是很值得纪念的事。大家都知道,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在解放前是在帝国主义势力参加之下进行的,而在今天已经完全成为了人民的科学事业,这是首先值得庆贺的事。  相似文献   

18.
量子化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方法中的密度泛函理论, 在B3LYP/6-311+G(d)水平上, 对烷基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形成的水合物CH3(CH2)7OSO-3(H2O)n(n = 0~6)进行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CH3(CH2)7OSO-3在气液界面上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计算结果表明6个水分子与极性头以氢键形式构成水合层, 形成的氢键属于中强氢键, 结合能数据表明水合层是稳定的; 随着水分子数增加疏水基链长收缩, 亲水基总电荷增加, S10 — O9 — C8的键角增大, S10 —O11, S10 — O12和S10 — O13的键长缩短.  相似文献   

19.
引言到现在,在中国各地所发见的旧石器时代各期的文化和一些零星发见,按堆积的情形和地质时代来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发见在中国北部的黄土时期的,包括黄土底砾层中的零星石器,以及水洞沟即黄土时期中的文化和萨拉乌苏河的石器;一类是地质上所谓周口店时期(交上三门系,或红色土时期),这一类包括有洞穴堆积,如周口店中国猿人文化、周口店第十五地点的石器文化及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点的文化遗物,还有陆相的河湖砂砾堆积,如山西襄汾县丁村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晚第四纪中秦岭下切速率与构造抬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非  李红春  朱日祥  胡玉台 《科学通报》2002,47(13):1032-1036
中秦岭更新世以来间歇式隆升作用使得流经此地的乾佑河谷两侧发育多层溶洞.应用230Th铀系法测定了3层溶洞中位于古潜水面位置附近的12个碳酸岩样品,年龄结果表明这3层溶洞开始抬升并接受沉积的最早时间分别为358±38,247±28和118±19ka,结合高差得出河谷下切速率在358~247ka期间为0.23±0.02mm/a,在247~118ka期间为0.19±0.03mm/a,晚更新世以来(118ka至今)的下切速率高达0.51±0.08 mm/a.这表明中秦岭358ka以来构造隆升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