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1976年,"大都市圈"理论创始人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其著作<世界体系中的城市群>中提出大胆的预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即长三角)将崛起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该观点虽然在学术界颇有争议,但长三角的发展潜力从此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目前,长三角已成为国内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成为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2013年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为例,采用2004~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城市群扩容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在短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促进了原位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抑制了新进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对新进地区发展呈现倒U型负向冲击,随着新进地区积极融入城市群,城市群的周边地区发展出现较大的负向冲击。结合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城市群的发展要从整体布局,明确各城市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城市群周边城市的发展要警惕来自城市群发展的回流效应,以减小城市群发展带来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3.
1976年2月,一位叫简·戈特曼的法国地理学者,在他撰写的<世界体系中的城市群>这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世界上存在六大都市带的观点,前五个分别是:美国东北部都市带;美加大湖区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带,以及欧洲西北部城市带.第六个,戈特曼列举的,便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带.戈特曼的学术理论,至今仍是欧美公认的主要流派.  相似文献   

4.
钮德明 《科技潮》2004,(7):11-13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区域经济最活跃,也是城市群发展最前沿的两个地区。长三角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1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群。长三角内诸城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正在酝酿把安徽、山东、江西等一些城市包括进来,扩大为“泛长三角”  相似文献   

5.
1976年2月,一位叫简&#183;戈特曼的法国地理学者,在他撰写的&lt;世界体系中的城市群&gt;这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世界上存在六大都市带的观点,前五个分别是:美国东北部都市带;美加大湖区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带,以及欧洲西北部城市带.第六个,戈特曼列举的,便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带.戈特曼的学术理论,至今仍是欧美公认的主要流派.……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区域经济最活跃,也是城市群发展最前沿的两个地区.长三角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1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群.长三角内诸城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正在酝酿把安徽、山东、江西等一些城市包括进来,扩大为“泛长三角“.……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互联网+"下的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因素日益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具备"互联网+"化的综合条件,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互联网+"化的基础是互联网承载力,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互联网+"化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群智慧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新长三角城市群大众健身操推广为出发点,调查研究新长三角城市群大众健身操的开展现状,分析其内外动因及制约机理。结果表明:新长三角城市群大众健身操参与者多以较高文化的中老年女性为主体;参与者的目标明确、动机简单,主要以强身健体、寻求乐趣为主;参与者活动内容相对简单,地点相对集中于城市老城区地带的广场、公园;研究中发现新长三角城市群大众健身操的推广发展由于受政策经济、场地气候、组织指导及项目宣传等影响,使得新长三角城市群大众健身操的全面可持续推广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为此,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提出理论方略予以在大众健身操发展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基础政权单位也是与公众联系最紧密的政府职能单位,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对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长三角区域“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和壮大,正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就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的电子政务建设作一比较,揭示中国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业发展差异性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提出以上海市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作龙头,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作龙身,成渝城市群作龙尾,滇中、黔中城市群作补充,各地省会城市作节点,地级城市互作补充的旅游互补机制,从而提高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长三角港口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和港口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引力模型测算港口群内各港口对于城市群的辐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长三角港口群—城市群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并测度了港口群各港口间协调发展水平用于分析港口竞合策略对于港口群—城市群系统协调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港口群—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布局,正在向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迈进。港口群向错位竞争、积极合作的发展方式转变能够提升港口群一体化协同发展水平,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歆悦  胡艳君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11):1363-1371
高铁开通提高了区域可达性,促进了要素流动,从而对区域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高铁密度最高的地区,研究高铁开通对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方面研究高铁开通其网络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整合优化作用,进一步完善高铁网络建设将有助于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20年各个城市的市区常住人口为依据,结合ArcGIS和Origin等分析工具,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城市人口基尼系数等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等级规模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历年的2城市指数明显高于理论值2,但自2013后总体趋势为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3.1199降到2020年的2.3220。(2)Zipf指数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显示长三角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合理,但具有分散分布的趋势,高序位城市的集聚效应显著,人口规模分布趋于大城市,大城市与小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3)长三角城市群自扩容以来,“V”字形城市空间格局逐渐演变成“Z”字形城市空间格局,城市体系越来越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最优分布。(4)长三角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演化体现出区域差异性、轴线延伸性、圈层聚集性等空间特征。最后依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五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2010-201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网格化统计方法、局部空间统计(LISA)方法、城市扩张动态度指标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比较研究了两个城市群地区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快速扩张期主要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后期两个阶段,在2000-200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扩张净增面积(2 759km2)、净扩张率(36.63%)、年均扩张率(7.33%)均达到最高.而中原城市群地区主要在前期三个阶段(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出现快速扩张,在前两个阶段其城市扩张净率和动态度均高于长三角地区.(2)长三角地区城市扩张过程呈现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中原城市群则以传统自然的"点-轴-网"模式扩张.长三角地区在四个城市扩张阶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城市扩张空间热点区域,并且随着扩张阶段的不同,扩张热点区域动态转移,而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却未出现空间集聚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均受到经济因素、人口规模、居民收入、产业结构、交通以及地理要素等因素影响,两者不同的是:经济因素是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的主导因素却是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为了探究政府投入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15—2021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模型从政府投入角度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从结论可知:上海市整体绿色创新水平最高,江苏省所属的城市整体水平次之;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政府环保支出对本地绿色创新的影响呈“U”型分布,政府科教支出对本地绿色创新有促进作用,临地政府科教支出对本地绿色创新发展有抑制作用。因此,应适当加大政府环保支出和政府科教支出力度,增强环保关注度和绿色环保意识,促进地区间绿色创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对城市韧性与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水平、空间集聚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土地利用效益均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逐年攀升,多处良性耦合阶段,协调类型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为主;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一直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向上则由“中部突出、南北部塌陷”向“中部高、南部次之、北部最低”的空间分异格局演变。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效应不强,且局部区域的空间异质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不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和劳动力要素是影响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政府调控能力同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力最强。城市韧性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联性研究有助于为长三角城市群统筹抓好风险防控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中国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EP/NCAR和FNL再分析资料,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探讨了2014年1月18—25日长三角城市群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成因以及污染物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随着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的升高,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2014年1月影响我国的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弱,导致重污染期间冷空气活动偏弱;此外,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限制垂直运动的发生、发展。上述因素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污染物在近地面层堆积,导致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发展。污染物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扩散。低空气温低时,不易形成对流,促使污染物在长三角地区堆积。HYSPILT模式模拟显示污染物主要来自山西、河北一带,以平流和弱辐散的方式向长三角地区输送。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可较好地模拟出PM2.5浓度的变化过程,可用作长三角城市群重污染天气预报的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快速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查阅26个样本城市统计公报和年鉴,搭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评价。鉴于分析结果,合肥市要打造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从"引进来"与"走出去"、聚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对合肥市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这对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长三角城市群被称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是一核多中心的城市群样板。如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已走过十六个年头。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地区在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努力迈向一体化。"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8年11月5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被称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