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柿树试管苗微型嫁接成活率的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炜  黄建  王碧琴 《江西科学》1999,17(1):56-58
把柿“次郎”品种试管苗的芽嫁接到“富有”品种实生苗砧木上,用以克服试管苗难以生根的障碍。茎尖的嫁接成活率(84.1%)显著高于腋芽(31.8%)。黄化苗砧木嫁接成活率(79.4%)和绿苗砧木成活率(84.1%)无显著差异。嫁接时滴抗氧化剂DIECA(0.2%)在本试验中未起到预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对甘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新品种“渝薯20”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20”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27.07t/hm ̄2,薯干产量为7.43t/hm ̄2,藤叶产量为25.17t/hm ̄2。其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11.67%;薯干和藤叶产量比其减产2.88%和23.15%。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7.47%,含淀粉18.7%、Vc19.6mg/100g、β-胡萝卜素469.6μg/100g;以干基计,含粗蛋白3.8%、氨基酸3.3%、可溶性糖12.4%。“渝薯20”萌芽性、耐贮性好,结薯较早,净同化率高,抗旱性、早收性、抗黑斑病性较好,1993年已推广4000hm ̄2以上。  相似文献   

3.
苹果叶片不定芽的高频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建立并扩繁了苹果品种“乔纳金”、“新世界”、“王林”,“北斗”的无性系,在MS附加BA0.5 ̄2.0mg/L、IBA0.1 ̄0.5mg/L的培养基中,2个月内芽的数量可增至5倍,在MS培养基附加BA5.0mg/L IAA0.2mg/L的下,4个品种的叶片再生率可达90%以上,其中以“乔纳金”最高,可达100%,当TDZ为3mg/L,IAA0.2为0.5mg/L时,其再生频率明显高于BA。  相似文献   

4.
用“绿兴”的1000倍稀释液和2000倍稀释液的对普通富士和国光苹果进行喷施处理,观察和分析两种果实的生长情况,着色率以及有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绿兴”具有促进苹果果实生长的生理作用,特大果和一等果率提高15.5%~44%,并能明显改善果实品质,使糖份含量增加10.2%~22.6%,提高了着色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绵阳市玉米低产原因,从品种,栽培,耕作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一准(选准品种)、两增(增加密度,增加攻苞肥),三扩(扩大杂交种,扩大播种面积、扩大育苗移栽面积,四栽(单育单栽、宽窄行套栽、深沟深栽、覆盖移栽),两个调整(高速播期、调整预留行大小)”的技术途径,经181.6hm^2生产示范,单产达60.68.0kg/hm^2。  相似文献   

6.
在冀东北两茬积温不足地区,以两茬作物持续高产高效为目标,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采用定点、单项、组合优化和示范重演等方法,通过作物种植模式的改良,提高环境资源的转化率及系统生产率。经过3a的研究,提出了以两茬套种持续高产高效为特点的种植模式。与当地习惯的带田套种和两茬复种比较,生育期间积温增加346.2~384.9℃,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0.31%和0.14%,产量分别提高31.0%和19.0%。产值分别增加27.80%和13.65%,为该区“两高一优”农业的建设提供了栽培管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低温敏感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品种特青作对照,分别测定了特青、低温敏感核不育材料N10S、N13S,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同育性条件下的叶片和幼穗花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及平均数的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育性敏感的2个时期,N10S和N13S不育株幼穗花药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极显著低于可育株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N10S在育性敏感的2个时期分别为72.0%和63.2%,N13S则分别为72.1%和67.7%.这就使得不育株花药中能量供应短缺,造成物质合成等许多生命活动衰减,最终导致不育  相似文献   

8.
四川优良小麦品种灌浆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几个优良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的Logistic方程有关参数及茎叶干重动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优良小麦品种选育中主要灌浆参数的建议指标,其中T(灌浆持续期)为45d左右,R(平均灌浆速率)不小于每天2.2%,Rmax不小于每天4.0%,分析同时表明,四川早熟小麦品种具有更多的优良灌浆特性。  相似文献   

9.
示范试验表明,用100PPM浓度的:“92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各叶面喷洒一次,增加有效分要蘖1.8个,增穗粒数1.2-2粒,增千粒重0.7-2.2g,增产7.9-32.39%,一般稳定在14%在若。  相似文献   

10.
石刁柏花药培养植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芦笋(石刁柏)5个品种花药离体培养的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别,统计分析表明:花药培养植株群体倍性问的变异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单倍体占2.1%,二倍体占67.0%,多倍体占23.9%,非整倍体占6.4%.但各品种间的倍性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讨论了遗传多态性表现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压静电场对豌豆根尖影响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经15kV恒电场处理的豌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显示经处理的根尖细胞具有不正常的细胞分裂,如频率高的多核细胞,出现频率为1.3%,同一细胞不同核的分裂不同步;多极分裂;染色体的畸变如染色体的断裂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少以及微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EMS对枇杷花药胚状体进行离体诱变,并以未诱变的材料作对照,对其引起的细胞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EMS诱变过的材料中均观察到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畸变;球胚细胞中随着EMS浓度的升高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染色体畸变率升高.胚性细胞与球胚细胞中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各自的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低小牛血清,低叶酸的TC199培养基及高pH值的培养方法,对16例住院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24例正常年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及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及脆性部位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1),其中3p^14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88例疑有染色体异常者进行了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者7例,检出率为7.9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5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者2例。此外,尚有女性假半阴阳者和染色体变异者各1例。笔者对各种异常核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COL-TAI)对动物及人体的一般毒性和遗传毒性,采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慢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COL-TAI的一般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显示:COL-TAI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药口服途径的LD50为9.1201gkg-1(7.766g~10.7091gkg-1);慢性毒性试验显示该口服液对内脏各器官和生理指标均无任何蓄积毒性和延迟毒性反应作用;COL-TAI对小鼠骨髓微核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等均无诱变作用,COL-TAI可降低环磷酰胺(CTX)对受试动物细胞微核的发生率.COL-TAI无毒,对化学法突变剂引起的微核产生有抑制作用,对染色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对人和小白鼠体细胞均不具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7.
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3种昆虫病毒(BpNPV、DtGV、DpCPV)对人类体细胞的致突变作用,以细胞遗传学方法来评价3种昆虫病毒的“潜在性危害”。结果表明,3种昆虫病毒对人类体细胞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染色体技术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应用价值 .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G显带、C显带技术 ,脆性X染色体分析 .结果从 3 89例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 46例 ,检出率为 11.83 % .其中罗伯逊易位携带者 6例 ,平衡易位携带者10例 ,倒位携带者 4例 ,性染色体异常者 14例 ,先天愚型及发育异常者 12例 .结果表明 ,染色体技术是某些遗传性疾病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 ,异常染色体的检出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及优生、优育、优教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9.
20.
大蒜根尖细胞在观察有丝分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标本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正常植物组织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由于细胞中的微核、染色体畸变极易识别,也可用于检测环境诱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