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首次对中华鳖的心肌细胞进行了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获得成功。并对其细胞形态,生长速率等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温度和PH值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集婴儿皮肤组织,用组织块法制备原代细胞,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扩大培养至第3代液氮冻存,复苏细胞后进行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核型、乳酸脱氢同工酶谱及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表达等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婴儿皮肤组织细胞呈成纤维型,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值浓度为1.64×105/mL,倍增时间为63.12 h;细菌、真菌、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2n=46,二倍体为86%,占主体;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显示有5条谱带;外源质粒在该细胞中能进行复制和表达.表明已成功建立了婴儿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系,这为复合人工皮肤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也为皮肤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从培养的鹿茸皮肤组织块建立细胞系(定名为PAS—001)的方法。目前该细胞系已进行了30代培养。同时,对该细胞系的生长率、分裂指数、染色体组型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其生长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引进Marc-145细胞,建立了原始细胞库、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并对工作细胞库的细胞复苏后进行了活力、形态、生长特性、微生物污染、核型、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和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敏感性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Marc-145细胞为上皮型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呈S型,最大增殖浓度为4.71×105/mL,倍增时间为26.1h,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红细胞吸附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核型为2n=60,对PRRSV敏感.建立的细胞,为开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其疫苗研究提供了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建人胚肺细胞系(MU-L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以期建立可用于疫苗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株.方法:使用不同培养基及血清、不同血清浓度和传代比例培养MU-L1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增殖速率和生长动力学等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较适宜的培养条件,用适宜的培养条件连续培养细胞至生命周期结束.传代过程中检查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常用培养基(MEM、DMEM、M199、DME/F12和PRMI1640)、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中MU-L1细胞均良好生长;按1∶4传代比例,使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MEM培养基培养,可培养至67代(世代),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液氮冻存,复苏活率在91.56%~98.92%,生长良好.染色体核型为正常人二倍体核型,2n=46,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检查均为阴性.结论:MU-L1为正常人二倍体细胞系,具备作为病毒性疫苗基质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永生化胚胎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并观察永生化胚胎肝细胞的形态及结构特征,测定其生长曲线,观察克隆形成能力并作软琼脂试验,对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同时对细胞合成白蛋白、尿素及细胞色素P450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永生化胚胎肝细胞克隆形成率为31.2%,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细胞核型无明显异常,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表明细胞在软琼脂中不能生长。细胞已在体外传56代仍保持正常肝细胞的形态特征,而且具有合成白蛋白、尿素及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说明该永生化胚胎肝细胞可以成为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研究中的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从人小肠癌腹水中分离培养的细胞系HIC,目前已传300余代,存活42个月,并冻存3a余,单层培养细胞最短倍增时间14h,细胞具有未分化癌细胞特征,在裸鼠体内成瘤并具有非定点转移能力,该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为亚三倍体,众数53条。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真核基因表达受体系统,以嗜凤梨果蝇胚胎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获取发育4~8h的果蝇胚胎细胞,以改良M3(BF)培养液体外培养,经40d左右的原代培养后行传代培养,以后每隔7d传代一次,传至10代时按照细胞系建立标准检测细胞系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细胞维持体外生长将近1年,传至60代.细胞在接种的0~96h内呈指数生长,临界增殖浓度为1.0×106个(细胞) mL.部分细胞染色体呈现异倍化.经液氮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活性达90%以上.该细胞系是一株成功的细胞系,命名为HY-ANA.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猪痢疾密螺旋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和鸭瘟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6H细胞系和D细胞系)的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研究。6H细胞系,染色体平均数为97.5条;染色体数目分布在95—115条之间的细胞占48.33%。D细胞系,染色体平均为99条;染色体数目分布在95—115条之间的占总数54.54%。 两种细胞系细胞的绝大部分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只有两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且在两种细胞系中保持相对稳定,可以作为标记染色体。 本文还对两例杂交瘤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两例染色体都为106条,其中,104条端部着丝点,2条中部着丝终点。  相似文献   

10.
对抗HYP和抗盐的葡萄变异细胞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HYP变异细胞的脯氨酸含量是抗盐变异系的2.86倍。在盐胁迫下,抗HYP变异系吸收的K^+和Na^+含量高于抗盐变异系,但二者的K^+/Na^+比值相近。实验表明在筛选葡萄抗逆变异系过程中,以HYP作为选择压力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对液氮冻存19年的雄性毛冠鹿的胚肺细胞株进行复苏培养并对其核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F21代时细胞株的核型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对大的末端着丝染色体。C带显示这一对染色体异染色质丰富,与已存在的相关染色体同源。这一核型不同于已报道的核型,是一种新的核型。  相似文献   

12.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一种新核型及C-带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技术对毛冠鹿一雌性胚胎肺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众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2M+2ST+44T;首次发现两条大型末端着丝粒染色体(无次缢痕),C-带显示该对染色体的异染色质丰富,约占臂长3/5.是毛冠鹿的又一种新核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从 Wistar 新生大鼠肝组织已成功获得正常肝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细胞系 NRL-84.细胞生长情况、分裂指数、染色体分析、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多项指标观察.表明符合正常肝细胞生物学特征;用间接免疫荧光、对流免疫电泳、核酸原位杂交等检测甲胎蛋白,符合正常肝细胞的变动规律.正常新生大鼠的建立是国内首次报导,它将为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模型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兔ES样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从237枚家兔胚胎中建成7个可连续传代的ES样细胞系。建系条件为,使用小鼠原始胚胎成纤维细胞(ME)作饲养层,以含10%胎年血清和10%兔血清的DMEM/F12为培养基,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或上皮生长因子(EGF),胚龄为90,96h。该细胞系的细胞。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小鼠ES细胞,具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呈集落型生长,可连续传代并保持其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自发分化和诱导分化的能力,悬浮培养  相似文献   

15.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培养和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及表型,用大鼠股骨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能力,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不同融合度传代及不同生长基质对MsC的影响。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增殖MSC的表型。结果Matrigel包被培养器皿,含10%胎牛血清、10ng/mLEGF的α-MEM培养基,50%融合时消化传代,是MSC保持低分化状态、体外大量扩增的较佳条件。绝大部分MSC表达CD44,部分MSC表达c-kit,MSC几乎不表达CD34。说明以上培养条件是MSC保持低分化状态又大量增殖的较好培养条件,为MSC用于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厚朴组织培养与高产细胞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来自厚朴种源试验林的1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开展组织培养和高产细胞系,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与配比、外植体的取材部位等因素对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化、褐化均有显影响。B5+2,4-D 4mg/L NAA 1mg/L培养基的诱导率达到100%;而采用B5+BA 1.0-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最高,褐化率最低;140、54两个基因型的细胞增殖最快,是其它基因型细胞均值的2.12倍;不同的基因型、培养基、培养时间所产生愈伤组织细胞的厚朴酚类含量不同,以140基因型的细胞系在B5+BA 2.0mg/L NAA 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60d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有限群自动机的关联环和导图来刻画有限群自动机,给出了有限群自动机不可约和不可分的一些判别法则。  相似文献   

18.
饲养层对维持新建ES细胞系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以STO细胞和鼠胚原代成纤维细胞(PMEF)为饲养层建立了11个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细胞系)。两种饲养层细胞都可以维持ES细胞的正常形态和体外分化能力,但STO细胞不能维持ES细胞的正常二倍体核型,PMEF的效果经STO为佳,但也仅能短期内维持二倍状态,10代后染色体数目逐渐发生偏离。分离10个ES细胞克隆,讨论了两种饲养层的不同和影响核型发生偏离的若干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