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相术根据手掌和手指上的纹路和花纹,可以断定人的性格,并预测其未来的生活。具有神秘色彩的手相术与科学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人的手可以为生物学家、医学科学家和人类学家提供大量的信息。于是就诞生了旨在研究手上皮肤花纹的掌纹学,它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先天性缺陷。  相似文献   

2.
在遗传学的名义下DorothyNelkin著范宗理译“人类基因组工程”已得到了研究经费,它的研究对飞速发展中的科学社会影响起到了诸方面的促进;这些飞速发展着的科学,可揭示生命的本质进行,并可预测人类未来的命运。这项工作的许多方面,是由社会学家、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未来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个人,但有谁能比那些造就了未来的年轻科学家更好地预测未来呢?《科学文摘》询问它的100位优秀年轻科学家,“你认为今后20年科学所必须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他们的答复证明,他们并不是多数人历来所想象的科学家那样,不是象牙塔里的书呆子。事实上,他们所关心的是我们大家都在关心的广泛的社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地震预测会更精确 尽管地震的发生突如其来,瞬间即逝,但它巨大的力量则是聚集而成的,只是聚集的过程十分缓慢,又发生在地壳之下,很难被人们直接观测到和作出精确的判断,地震的预测也因此变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5.
氢可作为燃料已早为人们熟知,但在生产、生活上大规模利用它,还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它的经济性。《氢——未来的理想燃料》除对氢燃料的经济性作了预测外,还谈了氢的制备、储存、运输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未来的食品是什么样的呢?它是有统一的形状、科学的营养配方、令人满意的口味,而且便于保存、携带的方便快餐食品。将来人们也不需要再无限  相似文献   

7.
行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场所。以行星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科学,在20世纪与其他学科一样有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不少地球科学家正在探索与研究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对地球科学未来发展作出科学预测是极其困难的,但意义是巨大的,因为,探讨地球科学发展趋?..  相似文献   

8.
Rho.  FHT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2,(9):53-56,40
今日之科学政策和教育问题,需要用对一个强大的、丰饶的未来的远见卓识和大无畏的精神加以解决。去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了纪念它创建40周年举办了一个庆祝它所取得的成就,展望基金会以及美国的整个科学和技术的下一个40年的特别专题讨论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9.
技术预见时代的来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 :系统地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 ,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董鹏  夏开文 《科学通报》2022,(13):1378-1389
地震是最具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我国是大陆地震最为频繁、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乃至预测地震是地球科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几十年来,基于实验室研究获得了大量类似于天然地震的实验室地震事件,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精细观测揭示了震源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加深了人们对于震源物理过程的认识.本文首先阐述实验室地震研究的发展简史,然后系统梳理实验室地震研究在地震前兆、破裂传播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实验室地震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实验室地震研究未来的方向与关键科学问题,以期深化对震源过程的理解,进而促进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君亮 《科学》2003,55(5):46-49
星空和宇宙的奥秘,自古以来吸引着人们,许多学者为探索这一奥秘的科学真理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那么,宇宙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它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代气候研究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目标,一是理解气候是如何发生异常变化并提前进行科学有效的未来一个月或数月以及一年或数年的预测,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二是理解气候系统如何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发生长期改变(如,全球变暖问题)并进行科学有效的预估和展望,以便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科学恰当地进行气候干预,这是气候变化的长期预测.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计划都围绕着这个方面展开,前者  相似文献   

13.
建立长期预测模型的新方案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凤英 《科学通报》1990,35(10):777-77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决策问题。因此,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作出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愈益显得迫切和重要。 作定量的长期预测目前广泛应用的有两类统计方法,一类是时间序列分析,另一类是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中常见的自回归模型,只适于作一、两步外推,长期预测的准确性较差。而  相似文献   

14.
这里选译四篇文章,目的在于向大家介绍国外对化学的未来所进行的科学预测和展望。就化学领域本身来说,它和能源、物理学、医药、生物学等互相渗透、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所以,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新的化学和化学工业的时代将于二十一世纪到来”。这几篇译文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化学的未来概貌,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5.
计算技术的发展是难以预测的.其出入意料之处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目新月异.也在于为其他学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且,计算技术作为桥梁和纽带。还支撑和造就了众多的交叉学科。从本期杂志刊载的《纽约时报》关于计算技术未来发展走向的开放式预测中,更可以看出,计算技术已经渗透到诸如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军事以及多种全球性问题的方方面面.深入且广阔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近代沉积物的环境磁学初步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椿 《科学通报》1994,39(21):1989-1989
全球变化的研究,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组织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为国际性的一个重大的科学计划,也是现今及未来十几年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个最为活跃的前沿项目.显然,过去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应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它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序列,其意义不仅是认识过去气候演变的基础,也是预测21世纪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钥匙.最近两年中,我们对颐和园昆明湖近代沉积物的一个剖面系统采样进行了环境磁学初步测定,本文就是报道这些结果,并展示它们的一些磁学参数与北京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是一个移动的标靶,科学研究热点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除了回顾过去一年的重大进展,《科学》杂志"年度重大科学突破"栏目的工作人员也对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成为新闻的科学进展进行了预测。北极海冰随着世界气候变暖,对北极海冰减少的长远后果的研究也在升温。科学家已经知道,随着开放的海洋从太阳吸收更多的能量,海冰减少会加剧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但是变暖的北极对较低纬度地区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它是否该为过去十年从亚洲季候  相似文献   

18.
董光璧 《科学》2014,(3):3-5
当代科学所面对的三大挑战,即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倾向、科学预测和技术评估的困难、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科学的社会危机,它导致自然系统研究的兴起并预兆一场新科学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自《无知百科全书》。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现任剑桥大学理论天文学教授。他以一位实际科学家的身分来谈论这种几乎是纯粹的认识论问题,是很耐人寻味的。这表明,现代科学发展本身确实不断提出一点重大的认识论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科学向何处去?或者说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可惜,对这个重大问题,实际科学家很少有时间去考虑,结果,科学界中只能听任一些传统观念的流行。人们以为,一些天才科学家已经建立了基本理论,我们只要认真进行观察和实验,就可以使科学不断前进。但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却提出一个誖理:观察激发人们去建立理论,但又只有建立了理论才能更好地观察到事实。因此,那种表面上可以解释一切观察现象的表面理论,是称不上真正的科学理论的。科学理论不仅是描述已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的事实。要超越现实而预测未来,就不能保证不犯错误,就要求任何理论不能僵化,要根据变化的事实加以调整。由此,对待一切科学理论应保持一种明智的、灵活的、清醒的科学态度。作者为此提出了一个“珠子模型”。他要求科学家使珠子保持在0、1区间的线段上,不要陷入0(绝对不信任)或者1(绝对信任)的深渊之中。这也就是说,人类总是在知与不知的两个极端之间活动,总是不断地力求向知的方面有所进展。人类永远也不能陷到任何一个极端之中。知之本性,总是同无知相联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保持科学想象力,不为已有成见所束缚,使科学理论不断受到科学实践的调整,保持最大的解释现实、预测未来的能力。在作者看来,这就是科学的目的,也是科学发展的总的方向。如果许多人因衣衫褴褛和家俱破旧而感到耻辱,那么,让我们因思想卑劣和哲学庸俗而倍感耻辱吧!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综述了影响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因素,小冰期的气候变化是气候系统系统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幅度与周期可为未来百年尺度的气候预测提供参考。未来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深入研究了小冰期气候变化中的跃变、不同区域间气候变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分析其形成的机理,可以为未来气候的变化预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