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erson)种群更新及濒危机制,研究其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物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合浦榕根山、防城港交东、防城港山心3个贝克喜盐草典型分布点进行调查取样,统计(或称量)样品种子、直立茎、雌花、果实数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结果】从水平方向分布来看,相同方向上不同距离处贝克喜盐草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不显著,海草场潮沟、外海、海岸方向一侧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在榕根山和交东分别为271粒/m~2、180粒/m~2、52粒/m~2和52粒/m~2、23粒/m~2、16粒/m~2,差异显著,可见该海草种子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受到落潮水流与落潮后流向潮沟的微水流的影响,受距离影响较弱;垂直方向上,上层(0~4cm)、中层(4~8cm)、下层(8~12cm)土壤底质中贝克喜盐草种子数量分别占总量的73.0%、20.8%和6.2%,上层土壤中种子数量显著高于中层和下层(P0.05),表明绝大部分的种子分布于土壤表层(0~8cm);贝克喜盐草海草场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其种群雌花密度、直立茎密度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2 9(P0.01)、0.845 1(P0.01),与果实密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呈多项式曲线关系。【结论】贝克喜盐草土壤种子库的水平空间分布受潮沟、入海河流等外界环境和地上植被的种群属性、种子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表层底质中,且地上植被的种群属性是决定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粗柄独尾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 (M.B.)Rgl.)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及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粗柄独尾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0sm 4st,其核型类型其为3B。  相似文献   

3.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为适应沙漠环境,其形态结构表现出下列特征:根肉质,皮层厚;茎皮层内有4—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3轮;叶表皮细胞外壁有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小,略下陷,孔下室发达,等面叶,环栅型,叶脉维管束发达;雌蕊三心皮三室,中轴胎座,直生胚珠。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种群种子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种群的种子雨和种子库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闽楠种群更新所依赖的种子库主要来源于母树最迟一年的种子雨输入;闽楠种群种子雨可分为E、S、M和L型;闽楠种群种子雨与径级大小密切相关;但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存在有个体差异;闽楠种群种子雨高峰期出现于1月份,尤其是1月中旬;闽楠种群种子雨与气温、湿度、雨量及风速有关,其中以与湿度相关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赵良成 《大自然》2022,(1):14-19
植物散布的方式与蚁播 植物散布是指植物的各种散布体(果实和种子等)离开母体到达另一个合适生境的过程,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除了自然(如风力、水流)散布外,许多植物还会依靠动物传播繁衍和扩大自己的种群.植物为了适应动物传播也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应特征,如果实与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化学成分、成熟时间及附属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种子生态学领域进行了简要总结,重点阐述了种子生态学4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热点,即种子雨及种子散布生态学、种子重量生态学、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种子地理学等.该文首先阐述了种子雨及种子散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结论、研究展望,然后分别阐述了其他3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小支撑多样点选择研究样地、深层次土壤取样和幼苗萌发法等试验方案,探讨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东川野鸭塘小流域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表明:在0~40 cm深层次土层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潜力大小依次是沟道、荒草地、林地、灌木地.随着土壤层次深度的增加,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种子库萌发潜力差异显著,林地、沟道土壤种子库萌发潜力表现为表聚特征,萌发种子主要集中在0~5 cm的表土层;灌木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比较均匀地分布在0~40 cm土层中,表现为明显的均匀化特征;荒草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在0~5 cm表土层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5 cm以下的土层中,种子下聚特征突出.在20~40 cm深层次土层中种子萌发潜力表现为荒草地最大,灌木地、沟道次之,林地最小.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苦草属种子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苦草必植物的多样性,对安徽省董铺水库和六安市新河大塘产的水鳖科刺苦草和长梗苦草种子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发现刺苦草种子的翅2-5枚,较短,为种子的1/2-2/3;而其另一个居群种子的翅2-3枚,与种子近等长,并且翅较厚。长梗苦草种子有许多腺状突起,而其另一个居群种子光骨。本文将刺苦草和长梗苦草各建立一个新变种,即:长翅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 var.longalis)和细果长梗苦草(V.longipedunculata var.linearicarpa)。  相似文献   

9.
南靖和溪南亚热带雨林林隙内树种更新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中林隙和非林隙林分的研究调查,初步分析了主要树种在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树种在林隙内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和生长状况的关系。由于受光照条件和林隙边缘植物的影响,决定林隙区域内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物种群数量分布等特征,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南汇县东海农场场部海堤外侧滩涂上海三棱藤草种群的繁殖生态学,其中包括在三个地带中种群的无性繁殖(无性系生长)与无性系结构,种群的有性繁殖,种子产量与重量,植株在生长季节中的干物质分配动态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海三棱藨草种群的繁殖过程与生活史各阶段之间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搞清其种群的数量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种子层面了解种子大小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的适应意义,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70个固定样地中采集了87种植物种子,通过测量种子大小,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种子大小物种的丰富度与多度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种子大小可分为:A(0.1mg%SM%1rag)、B(1mg%SM%10rag)、C(10mg〈SM%100mg)、D(100mg〈SM〈1000mg)、E(1000mg〈SM〈5000mg)5种类型;2)C型、D型、E型种子物种丰富度与总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相同,随经度、海拔和年均降水的增加物种数目极显著增加,但随纬度增加物种数目极显著降低;3)C型、D型2类种子物种多度与总物种多度的变化格局相同,随经度、海拔和年均降水的增加物种多度极显著增加,但随纬度增加物种多度极显著降低,E型种子植物则相反。本研究证明不同种子大小对物种分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大种子物种随降雨的增加优势度将降低,所以在未来的沙漠植物保护中要加大对梭梭、白梭梭、沙拐枣等大种子植物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宁夏罗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科的性质与特点,于2006-2010年对其植物种类进行了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分类及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罗山自然保护区内种子植物有64科、203属、365种,种子植物种类丰富;保护区植物区系年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植物区系处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沙蒿籽油,并对油脂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籽油中特征族组分为脂肪酸类物质,占检出物的70%,其次是维生素E、红没药醇及植物固醇类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其亚油酸和维生素E含量之高在植物油中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传播方式物种种子雨的基本特征,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20 hm2动态监测样地的种子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子雨的密度、物种组成以及种子限制的强度.结果表明:(1)种子雨收集器共收集到种子136 38粒,隶属于28科66种,种子雨密度为146粒/m2;(2)样地内有56%的物种未收集到种子,因此种子雨与可繁殖个体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较低且受不同传播方式影响,风力传播的相似性系数极值(Rmax)最大且距种子收集器距离(d)最远(风力传播:Rmax=0.226,d=20 m;重力传播:Rmax=0.077,d=9 m;鸟类传播:Rmax=0.094,d=13 m),证明通过风力传播的种子在远距离传播上更有优势;(3)样地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种子限制,有43个物种的种子只在很少的(10)收集器中出现.对于较为优势的物种而言(IV≥1),传播方式可能是影响种子限制的主要因素.另外,群落中通过风力传播的物种种子限制很可能仅仅是由于可繁殖个体的缺少造成的,而通过重力和鸟类传播的物种存在很高的种子限制可能是因为种子的低产量以及种子扩散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对典型草原群落生物量的组成与种子数量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割草干扰下,割一年休一年和一年割一次的群落生物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5.58%和25.31%;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数量分别较对照下降11.35%和27.33%。种群相对生物量与相对种子数量没有一致的关系,表现为5种形式,即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生物量与种子数量相近;在生物量而无种子数量和无生物量而有种子数量。不同科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有一定的差异。禾本植物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菊科植物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豆科植物生物量一般高于种子数量;其余科植物均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生活型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也有差异。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最高,而种子数量较低;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灌木和小半灌生物量和种子数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经过调查研究,初步统计该保护区有种子植物964种(含变种67),隶属于491属123科.分析了历山种子植物的科型、属型、种型及其经济用途,对该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用黄瓜种子作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衣种子 ,试验种子的发芽率 ,幼苗生长势及种子抗病能力 ,这三种处理方法是 :对照 (裸种子 )、化学杀菌材料包衣及选择非化学 (生物类 )天然无害材料作为杀菌材料包衣 (用以防止化学杀菌材料的污染提出的新天然包衣材料 )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天然材料和化学材料包衣种子均使种子发芽时间延长和非正常幼苗增多及单株生物量提高 ,并比对照组裸种子杀死了大部分的病菌 ;但化学杀菌包衣种子处理使幼苗的非正常率更明显的增多 ;生物类天然材料包衣相对对照同样也能杀死许多病菌 ,但比化学包衣材料杀菌力弱 ,将进一步研制和改进 .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春季,采用样方法对2011年夏季由红壤堆积形成的撂荒空地进行次生演替植物群落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成堆积性红壤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有54种,分属27科,51属,属于外来入侵种的有10种;54种植物中,频度属A级的植物种类占91%,属于B级者有3.4%,C级有3.4%,D级有0,E级有1.9%,五个频度级的关系是:A〉B=C〉E〉D;在1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豚草的频度是92%,属于E级,是构成堆积性红壤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在群落次生演替中起到了先锋植物的作用,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也说明堆积土壤种子库中豚草种子特别丰富和豚草种子发芽率高,这也是豚草能快速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