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选》第八卷,第441~442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里,毛泽东明确肯定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高龄读者,老年病太多,本不能参与贵刊的调查活动,但还是忍不住写几句心里话。我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远在日伪统治东北的1944年,那时持有《世界知识》者,就是“反满抗日”之罪,轻则定罪,重则杀头。当时我刚上中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我的监护人为躲避日伪的搜查在大批地焚烧《世界知识》,在浏览之中、惊吓之余,《世界知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发现了贵刊就爱不释手了。转业到地方后,实行了工资制,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常年订阅贵刊,受益匪浅。文革后复刊后继续订阅,迄今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3.
读·作·编     
我刊收到几封热心读者来信,指出我们的错误,现摘登如下。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梁英明来信说: 贵刊今年第8期《小小曲棍球引出大风波》一文,提到马来西亚执政党国民阵线“简称巫统”。此说不确。巫统的正式名称是“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UMNO),成立于1946年。国民阵线主席一向由巫统主席担任,马华公会、印度人大会党等非马来人政党亦加入国民阵线,而巫统则是马来人的政党,故称国民阵线即巫统是不对的。北京读者杨州来信说: 贵刊今年第10期《总算可以放心请假了》一  相似文献   

4.
展示什么     
世界知识编辑部:你们好!读贵刊今年第6期“封面话题”《国际接轨:接什么?怎么接?》的“相关链接”,有些感想。该文说到的西安公共汽车标注“up”、“down”的问题,我在《为什么是英语》一书(东方出版社2003年出版)里已经指出过:……解放前在我国上海、广东等地流行的所谓“洋泾浜英语”,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相似文献   

5.
编辑先生: 我是《大自然》的热心读者,每期到手,我都篇篇细读。我是一名中学生物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常引用贵刊所载知识,也曾把贵刊推荐给学生阅读,以期学生将来热爱大自然。积极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但近日研读贵刊2000年第3期31页《海鸟趣谈》一文,与贵刊1999年第1期30页胡龙成同志写的《说燕》一文中关于“燕窝”的话题相对照,发现观点出入较大,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读·作·编     
《世界知识》的同志们: 贵刊第15期刊载的纪念出刊1300期的回忆文章,使我想起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1947年1月~3月,我参加了国民党,由小学教员被国民党临榆县党部聘为助理干事。日寇投降后,我的堂兄由内地复员到天津纺织机械厂任工程师。我俩虽然是堂兄弟,但胜过亲兄弟。他每次给我叔父寄款时内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世界知识》给了我不少欢乐和启迪,在我所订的七八种报刊中,它是我最喜爱的一种。但是,后来它也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结婚后。烦恼之一,每次贵刊一到,我都手不释卷,不一口气看完就放不下心来。这时,什么家务事,我全然不顾。为此妻子常常埋怨我,说《世界知识》叫你变懒了,别人说你是书呆子,我看你是个《世界知识》呆子!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我偶而看到《世界知识》,十分喜爱。那时我常看的是《观察》及《大公报》等。但是编辑《世界知识》的胡愈之、乔冠华、金仲华的大名我早有所闻。我是“世知”的老订户,现存该刊数百期,由于不注意保存,失落很多。贵刊2005年第13期刊有北京陈梁读者的一文,说他计划搜集全套贵刊。我愿把1980~1990年11年间共110多期的“世知”存书贡献给他。请转告陈先生来信说明需要其中的哪一期。向陈梁先生转让!江西@张路  相似文献   

9.
(一)西安杜宁同志来信指出本刊18期《意大利数字集纳》一文中有两处名次有误:1979年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应占第6位,而不是第7位;发电量应为世界第9位,而不是第8位。经询此文作者,作者认为杜宁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 (二)河南沈丘县蔡兵同志来信指出本刊19期《法国国庆日是何年确定的》一文中的一个年份不对,即第2段13行“1894年”应为“1794年”。 (三)四川江北陈会仪、广西崇左王沛深等同志来信指出,本刊第20期刊登的《鲜花之国——荷兰》  相似文献   

10.
共创财富     
2005《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的隆重召开,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今年的《财富》全球论坛选择了北京,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这一主题将中国今年的“亚洲季”带入高潮:4月初,温家宝总理出访南亚四国并出席“亚洲合作对话”;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出访东盟三国并参加亚非  相似文献   

11.
<正>尊敬的编辑先生: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我有关中山先生的论文(《中山茂先生学术评传》——编者注)以中文在《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4期)上发表,非常感谢黄荣光博士的优雅翻译。我希望有更多研究科学史的中国同行读到这篇用中文发表的文章,从而更了解中山先生和日本的科学史家。我很感谢编辑先生给我这样的机会为贵刊供稿。  相似文献   

12.
“伏地魔”是什么?当我前些天晚上到广播电台做访谈节目时,在开场前问了主持人这个问题。当天的节目主题涉及这样一个背景: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日本军国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伏地魔”。而日本驻英大使则在同一个报纸上反唇相讥,称中国才是威胁亚洲和平的“伏地魔”。熟悉英国畅销小说《哈利波特》的人可能会嘲笑我的无知,但主持人说她也不太清楚。大多数中国人应该都不太了解“伏地魔”,可是这个英国魔鬼却成为了中日开展公共外交舆论战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我是贵刊老读者,从贵刊1946年在上海复刊起,我就阅读贵刊。我当时是上海一高中生,从贵刊中得到不少教益,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蒙。我还上门买书(延安东路),至今我还保存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大战后世界政治参考地图》(金仲华编)和《世界地势图解》(金仲华编),我后来订阅贵刊,直到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解放后贵刊复刊,后又迁京,我还时常阅读贵刊,1953年我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第一批买到《世界知识手册》,很高兴。……多少年过去了,苏联东欧剧变后,我又经常阅读贵刊,后来差不多每期都  相似文献   

14.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日本应该修改宪法当中‘不保持军队及其他战争力量、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的第九条或是制订新宪法。”“日本人已慢慢知道在亚洲惟一能相信的只有台湾。”“世界上的道义一直在衰退,很羡慕日本能保有武士道诚信精神。”“美国20年来没有改变过围堵中国的目标,今后可能会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日本应该代替美国理一理亚洲的外交战略。”———曾自诩“22岁之前是日本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又有惊人媚日言论。他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公开声称日本应修改“反战宪法”,并鼓吹美国应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15.
回望·沉思第十一卷第二期一九四零年五月十六日出版第十一卷第三期一九四零年六月一日出版知音·挚友作为一名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我感到了升学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很多同学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放下课外杂志,陷入题海之知识》是我最喜欢看的杂志,过去几年刊不三了,我只能挤出时间来阅读。我想,当我以后,无论在哪个城市,都会订阅《世界知关注世界,关注未来。———2004年2月致信本刊高一时,贵刊的一篇给“大国综合国力排座次”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世界知识》也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即使是在现在繁忙的高三阶段,在有空闲时我也会时常看一看…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黄先生:您好!我是一名青年历史教师,多年来从多种刊物上拜读过您不少的文章。今天提起笔来给您写信,是因为又拜读了您的文章《面向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知识》2001年第19期)。我一口气连读三遍,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您谈到的四个“有助于”非常精辟;三个“离开了”绝非危言耸听;尤其是您指出“历史课程在中学不被重视的程度,恐怕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前基础教育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我谈世知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自从在学校阅览室偶然地发现了《世界知识》之后,便一期不落地看了下来,惊喜之情无以表达,我对贵刊喜爱至极!伴着对贵刊的阅读,我对时下之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我也更关心中国外交了。我从小就崇拜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超人的智慧常常令我惊叹不已,在外交方面,我崇拜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同时,我还希望中国多出几个沙祖康那样的外交家,让中国的外交挺起来。也许再过两年,我就在外交学院给您写信了!在此,我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我们的《世界知识》越办越好!在逛书店时,我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外交…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6日应邀在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全文如下:这次论坛确定以“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为主题,充分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和亚洲发展前景的关注,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物质东南亚的物质生产不仅供养了本地区人民,同时还作着世界性的贡献。最新版的《亚洲史》(罗兹·墨菲著)写道“,鸡、猪、水稻和水牛,从它们的东南亚大陆区发源地向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南部,这一切,直到相当晚的时期,都发生在一个单一文化区的内部。总之,缺少来自南方的这些基本要素中的任何一个,中国的传统农业是难以想像的。”作者进而写道“,水稻首先外传到邻近的中国,然后才推广到印度、朝鲜和日本,到公元头几个世纪时已经在亚洲农业中占了统治地位。”大概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印尼的航海家乘坐双桨船冒险远航到东非,给东非及沿途的…  相似文献   

20.
我谈世知     
最近看到贵刊刊登的一位读者来信,说他是在1978年认识贵刊的。根据笔者的资料,《世界知识》是1979年复刊的!我自1979年至今一直购买和订阅《世界知识》,阅读贵刊使我增长了很多国际知识,至今受益匪浅。我记得当时的绘图是寒放先生,我很喜欢他的绘图。今年是《世界知识》复刊26周年,在此向各位编缉致以最良好的祝愿!!一个《世界知识》的读者我谈世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