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朱世杰《四元玉鉴》三卷(1303年)版本递变的过程中,何元锡(1766-1829年)刻本是一个重要的版本.该本流传极少,近人以为失传.文章以史料记载和戴煦(1805-1860年)<四元玉鉴细草>(1844年)为据,考得《四元玉鉴》3卷李迪藏本是何刻本.李迪藏本为一巾箱本,前有阮元撰<朱世杰传>一篇,且与戴煦过录之何刻本误文相同.凡此诸点均与何刻本之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2.
对《笑笑词》在南宋的版本状况提出质疑,认为在南宋并非只有今见的长沙刻本一个版本如此简单,可能有更复杂的情况;对《笑笑词》之“笑”予以释义;对《笑笑词》之平淡风格予以阐释;并在文前附以词人小传。  相似文献   

3.
历来对坊刻本的评说不一,但贬押居多。坊刻本的整体刊刻质量逊于官刻本和私刻。但是,若从坊刻本的文献价值和学术影响方面来看,它在文化的传播、发展、保存,在文化信息的传承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成化刻本《白兔记》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城东公社澄桥大队宣家生产队西北的一处墓葬群发现的.它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它的整理和研究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李纲为宋时名臣,经历北宋末和南宋初,其生平著述除了对论语、周易的阐发以及一些诗歌文章之外,更多的是奏议以及南宋初建时的时政纪要,对了解南宋初年的朝政方针和规章制度起着重要作用。李纲集版本众多,开始是其子搜集编辑,其孙刊刻,姜注、赵以夫增补,宋版绝少,仅存三十八卷,藏于上海图书馆,现存多为明清时的抄本或刻本。  相似文献   

6.
清人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者常备的重要文献。1999年和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十三经注疏》的标点本,二者均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的阮刻本为底本且以简繁两种字体印行,为研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影印本和标点本《春秋左传正义》都存在诸多讹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春秋左传注疏》可用以校正其误,因而四库文渊阁本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幸应邀出席了第一届与第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聆听了海内外代表们的发言,拜读了各位学者的论文或论文提要,很有收益。有些研究者谈到了《金瓶梅》初刻本、现存词话本、崇桢本与康熙间张竹坡评本的问题。其中有的观点与笔者的看法相一致;但有些论断笔者实难以苟同。为了探求符合于科学的结论,进行学术讨论是很有好处的。笔者不揣浅陋,现于这篇拙文中阐述一下管见,以就教于海内外的学者、专家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著名.散曲家施绍莘的作品集。作为一部词曲集,《秋水庵花影集》的明刻本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秋水庵花影集》之所以以现在的面貌流传下来,正是施绍莘精心安排的结果,是与他的留名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胡鸣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51-52,126
阮元《论语注疏》与朱熹《论语集注》是《论语》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集成本。阮刻本是宋十行本的重刻,宋十行本与朱注本几乎为同时期传本。然而,二者经文并非完全一致,体现在文本结构的分章与文本属性的异文的出入,此展现了宋代《论语》传本流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宋文宪公护法录》的版本主要有径山藏本、日本和刻本和奉化孙氏本。径山藏本是明天启辛酉至天启癸亥年(1621-1623)的明刻本,今所见最早《护法录》刻本;和刻本是日本宽文六年(即清1666)以径山藏本为原刻本,添加日文训读符号的翻刻本;孙氏刻本是民国八年(1919)的民国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