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介绍了塑料成型工艺的加工特点和塑料的一般生产过程,并对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以及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与设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4.
聚丙烯旋转成型用聚乙烯醇浆液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PvA为稳定剂的聚丙烯旋转成型浆液用料配方各组分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浆液PP浓度的增大,浆液的稳定性也相应地增大。稳定剂的浓度越高,浆液的稳定性也明显增高。浆液的配方用量以稳定剂的质量分数为3%,浆液的PP的质量分数在20%—25%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5.
塑料中空成型是一种新工艺,由两个基本步骤构成:先成型型坯,后用压缩空气(与拉伸杆)吹胀(与拉伸)型坯,使之贴紧模具型腔,把型腔的形状与尺寸赋予制品,并将其冷却。中空成型可较好地保持制品的外部尺寸与形状,能成型其他方法无法成型的制品。目前,这一成型方法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挤出成型和注射成型的第三大成型方法,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种塑料成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汽 相似文献
6.
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CAE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多门课程的分散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成塑料成型模具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以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其方案设计、注塑成型模拟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工艺参数优化与物理验证等模块,涵盖了现代模具行业采用的先进设计理念和实用技术。将该综合实验平台运用于高职模具专业教学中,可拓宽专业实验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类似的实验课程教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熔融直接金属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电子束熔融工艺过程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线宽与电子束电流、加速电压和扫描速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当搭接率为0.5时,所获得的层面质量优于搭接率小于0.5时的层面质量,回旋扫描路径可以减少热量的积累,有效地防止金属小液滴的飞溅,从而得到较好的层面质量.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电子与粉末碰撞造成的未熔粉末的飞溅,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粉层进行预热,从而大大减少了未熔粉末的飞溅.对于扫描线的球化,采用功率与扫描速度的比值大于0.1的工艺参数进行扫描,获得了连续的扫描线.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了性能优异的一维扫描线和二维层面,为三维实体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晖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67
金属的腐蚀是对能源的一种极为严重的浪费。本文从分析金属腐蚀的热力学及电化学原理入手,探讨了种种行之有效的防腐方法。 相似文献
9.
《塑料成型模具》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笔者通过教学发现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以适应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适应市场和专业的需要,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11.
高职院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发现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市场和专业的需要,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是对学生模具制造、设计、等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为模具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该文围绕情境教学的意义,论述出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改革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电子束熔融工艺过程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线宽与电子束电流、加速电压和扫描速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当搭接率为0.5时,所获得的层面质量优于搭接率小于0.5时的层面质量,回旋扫描路径可以减少热量的积累,有效地防止金属小液滴的飞溅,从而得到较好的层面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金属板料与塑料复合成型中采用非平底凹模结构制造复杂轮廓形状的复合零件时,金属板料的轮廓形状受到金属板料成型极限的限制.作者用复合成型试验和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方法揭示了表面轮廓形状较复杂的结构零件复合成型中金属板料的成型过程.变形板料划分为6个区域凸缘区(Ⅰ区)、模腔入口圆角区(Ⅱ区)、与模底接触区1(Ⅲ区)、模底圆角过渡区(Ⅳ区)、与模底接触区2(Ⅴ区)及Ⅱ区与Ⅴ区之间的自由变形区(Ⅵ区).研究结果表明Ⅰ区与Ⅱ区处于拉伸变形状态,Ⅲ区处于板面内双向伸长变形状态;由于模具轮廓形状的急剧变化以及小圆角半径的影响,Ⅳ区内剪切和弯曲作用强,并形成一个板厚大大减薄的大塑性变形区;当熔体压力超过28 MPa时,板料的变形主要集中在Ⅵ区,并在Ⅵ区与Ⅱ区和Ⅵ区与Ⅴ区交界处形成2个板厚减薄较严重的大塑性变形区.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节省劳动力 ,最近几年来无人操作的自动化生产得到发展。我们知道塑料制件生产的工序大致为 :填充、冷却固化、开模、取出塑料制件、闭模。要使这些工序自动地进行下去 ,需要成型设备、模具、工艺条件等共同保证。对模具来说 ,除了能保证填充、冷却固化、开模、闭模顺利地进行以外 ,关键要保证浇道和塑料制件能顺利地离开模具 ,不然的话 ,就会使塑料制件的生产自动化无法进行下去。为了适应自动化生产 ,模具必须满足成型设备、工艺条件等提出的要求 ,准确地完成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模具所承担的任务。2 塑料制件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发现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市场和专业的需要,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热固性塑料冷流道注射压缩成型工艺及模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47-49
阐述了一种热固性塑料壳体的成型工艺,即塑料冷流道注射、压缩复合成型工艺,并设计了实现该成型工艺的模具,采用该工艺可以降低纤维取向、去除毛边和流道料损失费用。 相似文献
18.
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当注重实用性和前瞻性,选择“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采用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建立考查能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介绍了数控冲床的特点、加工工艺及其在钣金加工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数控弯板机的特点,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机械辅助设计上的应用,现代CAD/CAM、FMS、CIMS都在数控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数控机床自1952年在美国成功研制以来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冯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7):154-156
通过管道腐蚀的实例阐述了金属管道腐蚀的危害,分析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由于安装原因造成的管道腐蚀的原理及成因,提出了实施覆盖层保护法,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和精心施工,合理选用管材管件等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