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据、范围及其立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原因的认识可推定其范围,而范围的明确又促进了立法的完善,作者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民事损害赔偿在我国立法中的适用早有明确规定,在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日益复杂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活动也愈加频繁,导致的精神利益受损范围和程度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法律中也就日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学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但我国民法通则立法中还没有规定此制度。由此 ,参照国外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适当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困境及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这一规定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已经消解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实际上已经限制了刑事被害人的诉权,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及早通过立法修改,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相对较长的审理期限。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政府采购立法现有主体范围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将国有企业纳入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法理基础及必要性。然后结合分析,作者从国有企业纳入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立法标准、国有企业纳入政府采购主体的立法策略、国有企业在政府采购立法中的角色定位、国有企业政府采购规制方式等角度,对国有企业在采购法中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立法公开的范围是指立法机关公开信息内容的范围。确立我国立法公开的范围是建构我国立法公开制度的关键内容,应遵循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利益均衡和公正与效率相结合三项原则,采取三种规则并行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首先是概念上缺乏权威的解释说明;其次是有关赔偿的范围过窄;第三是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不明确。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涉及公民人格利益保护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重视公民人格权的保障,认真研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对此项立法起步较晚,目前除《民法通则》外,尚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确立等问题均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以期更有利于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和实践在我国经历了《民法通则》概括规定阶段,立法、司法混乱阶段,立法全面规定的司法统一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司法解释越权立法、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窄、法律不协调等重大问题.其中,关于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等同于精神抚慰金的观点就违背了民事赔偿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倒退.应尽快修订《民法通则》,对精神损害赔偿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目前的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主要以列举方式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极大限制了行政赔偿范围。建议采取“概括加否定排除式”的立法模式扩大行政赔偿范围,将行政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行为和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立法应明确规定对违约案件中的精神损害给予赔偿,并进而明确规定可预见性规则适用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明确可预见性规则适用于合同范围外的损失;区分违约方的主观心理状态,以合理确定预见的时间和可预见性规则的适用范围,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人权视角下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立法之检视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视我国现行行政赔偿范围立法的基础上,从行为范围、损害范围与权益范围等方面对扩大我国行政赔偿范围提出立法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法中的留置权存在适用范围窄、留置物种类少、特殊留置权空白、留置权消灭方式单一等缺陷,物权法(草案)对其缺陷有所修正,但依然存在不足,还应从增大留置权适用范围、增加留置物种类、增设留置权类型和改进留置权消灭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民法上,留置权是担保物权之一种,本文通过考察国外及台湾地区民事立法有关留置权适用范围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现行民法中留置权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并通过对留置权几种情形的具体分析,提出我国物权立法中留置权适用范围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也是国家公园立法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对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形成的三个重要时期作了总结,并对国家公园立法理念和思想变化作了深入讨论,研究认为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现了保护思想从简单的自然景观单体保护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整体保护演进的过程,其立法体系的垂直和多层次设计促使国家公园的管理相对独立于地方利益纽带,使其能够忠实地服务于自身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国家扣地区,在立法上对非讼事件类型扣范围的规定是很广泛的,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其审理发挥了独特的功能。相比较而言,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对非讼事件的认识还不够,立法上规定的非讼事件范围还较为狭窄,限制了非讼事件审理的独特功能的发挥,不符合客观现实需要,因此有必要在理论扣立法上对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也是国家公园立法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对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形成的三个重要时期作了总结,并对国家公园立法理念和思想变化作了深入讨论,研究认为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现了保护思想从简单的自然景观单体保护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整体保护演进的过程,其立法体系的垂直和多层次设计促使国家公园的管理相对独立于地方利益纽带,使其能够忠实地服务于自身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8.
信赖保护原则作为一项行政原则正逐渐被引入到各国立法中,我国也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确立了这一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在行政立法和执法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关于公共利益的内涵及确定、对行政行为信赖保护的范围、信赖利益迫害赔偿范围等问题尚存在诸多争议,应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立法的角度研究道德法律化、探讨立法与道德法律化之间的关联性具有深化法律伦理学研究和有效解释立法争议、指导立法实践的双重价值。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与立法的过程是同构的,在生成逻辑上是一致的,道德法律化是一条重要的立法渠道;道德法律化通过良法的实现来表现着立法的合伦理性,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决定着立法的合伦理性;道德法律化的限度决定着立法的范围进而影响着立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