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为了确定公路客运的发展规模和规律,采用改进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在传统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中引入生态学中的种间竞争模型Lotka-Volterra(LV)理论,首先通过定性分析与客运需求相关的经济、社会、交通环境及其他客运方式竞争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因果回路图对各因素与公路客运量进行因果反馈关系分析,同时引入LV理论判定系统中模糊的动态关系。接着通过交通化改造后的LV判定方程,确定反馈关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及系统流图中微分方程,对各影响因素子模型中影响因子与公路客运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对传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优化,建立具有时变性的动态LV-SD模型。最后以江西省公路客运量预测为例,根据公路客运量与各影响因素模型中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选择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居民消费水平、公路里程、民航客运量、铁路客运量、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等影响因子作为量化指标代入预测模型,用2013~2018年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利用Vensim软件分析预测了基于LV-SD模型下江西省2019~2025年经济高、中、低增长3种情景下的公路客运量。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系统理论的基础思想出发,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求全面和系统地研究图书馆与教育、科研、经济的关系,模型综合考虑了供给推动和需求拉运输航船主模型的应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中国高铁客运需求的发展规模和规律,通过分析与高铁客运需求相关的经济、人口、设施供给及民航竞争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高铁客运需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对既有历史数据的验证分析,证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且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根据经济人口及出行要素设定了三种增长情景,预测发现,中国未来不同情境发展下的高铁客运需求将...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居民人均收入、消费需求结构、城镇化率、营养目标以及科技进步等诸多因素对饲料用粮相互反馈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中国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预测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对未来中国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动态发展行为做出预测及趋势判断.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未来饲料用粮需求增幅较快,由2011年的11 307.1万t增长到2020年的15 310.7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这表明,随着科技进步、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畜产品需求的增长,饲料用粮将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粮食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汽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尝试利用系统动力学在社会经济系统预测方面的优势,通过分析影响汽车市场各主要因素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建立了汽车市场预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模拟实验法、走访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基于动力学特征的人群疏散时间的预测模型.引入楼梯距离与平地距离的折算思想,将局限于单层建筑的研究推广至多楼层的预测问题.走访多所高校教学楼,对其建筑特征进行总结,建立了适用于大多数高校教学楼的基于微分方程组的疏散时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农业水资源不同发展模式对山东省农业供需水量变化的综合影响,采用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Vensim建立农业用水供需平衡模型,综合考虑作物灌溉面积、水资源供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仿真模拟基于现状年条件下山东省农业缺水率的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灌溉保证率为50%的条件下,中长期规划发展模式、跨区域调水发展模式、灌溉水高效发展模式、最佳效益比发展模式、综合发展模式5种发展模式中山东省2018—2025年农业缺水率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综合发展模式中2025年农业供水量达到1.556 1×1010 m3,需水量达到2.239 4×1010 m3;农业缺水率为30.1%,与其他4种发展模式相比,分别降低了15.45%、 4.7%、 7.1%、 3.99%;综合发展模式更适合于未来山东省农业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描述了库存量控制的简单过程,建立了库存量控制的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了饧真,简单地探讨了库存量控制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民航旅客安保的严峻形势,在民航公安机关与民航风险旅客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建立了民航旅客安保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对不同参数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加大对旅客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安全投入、提高情报研判水平、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绩效考核有助于降低...  相似文献   

11.
民航客运量的ARIMA模型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一般表达方式,并提供了使用该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报的一般过程,最后以某条航线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8步的短期预报结果,其相对误差为0.08.  相似文献   

12.
交叉口作为车辆汇集、转向和疏散的枢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影响其通行能力的因素众多.为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变化对交叉口的影响趋势,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分析交叉口各因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各元素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建立了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测算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进口道宽度、交叉口有序度和行驶速度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可从这3个方面着手以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其中,控制交叉口行驶速度可成为新的交叉口扩容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客运专线开行和衔接方案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铁路经济效益和旅客服务质量,建立了客运专线枢纽旅客衔接方案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块编码的改进型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算例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衔接方案的编制问题,并能达到快速准确的良好效果,为客流组织人员提供可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水环境动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承载力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影响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复杂多变。以西北地区城市宝鸡市为例,将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分解为水资源、水污染、工业、农业和人口5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与向量模法相结合,建立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多个方案仿真,比较优选出适合宝鸡市发展的最佳方案,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郑州市农业系统进行辨识与诊断的基础上,描述了土地承载力系统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反馈关系,揭示了土地承载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控制机制,建立了郑州市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不同的策略方案,模拟了各方案下土地承载力系统的动态趋势,对系统动态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郑州市人地矛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运营系统的出租车出行需求短时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租车系统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宏观规划和调度管理的合理性决定了出租车服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出租车乘客出行需求估计及预测,为出租车规划和实时调度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分析了出租车定位系统和计费系统,改进了传统出租车需求网格划分方法,考虑了地形、建筑群和道路网络特征,保持了网格自身出行特性的完整性.其次,根据实时收集的出租车数据,建立了易于计算的出行需求估计方法.最后,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对影响短时出行量的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时需求预测模型,根据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模型结构.以实际获取的出租车数据为例,验证了提出的需求估计和预测模型.结果证明:相比于传统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提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提高了32%.此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绝对误差百分比超过50%的概率低于10%,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高达23%.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客运专线不同电分相形式的分析与研究,考虑动车组不同的升弓方式、弓间距等因素,经过分析比较不同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特点,提出适合客运专线铁路的接触网空气绝缘电分相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预测地铁车站的空调负荷,首先通过地铁车站能耗监测平台的历史数据分析,识别得到客流量和室外气象参数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利用车站CO2体积浓度逐时监测数据建立客流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与闸机数据对比,预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可达0.87.以客流量预测为基础,建立了车站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时间尺度训练数据下...  相似文献   

19.
客流参数预测是实现枢纽客流安全状态预警的重要手段,针对枢纽客流参数的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铁客运枢纽客流参数预测方法,通过对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内瓶颈点的短时客流参数信息进行预测,对客流的拥堵或滞留状态进行及时预警. 实验证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铁客运枢纽客流参数预测方法能够对瓶颈点未来短时内的客流参数信息进行较准确地预测,并可较好地反映滞留客流状态.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引进高速动车组情况,提出基于输送能力的列车产品设计与开行方案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客流需求角度,对客运专线本线运输产品进行设计,提出典型车的概念,确定了不同档次、不同编组列车的开行数量,以输送能力为主线,对本线列车开行方案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以某客运专线为例,结合典型车和引进车模型,在确定各种档次本线列车开行比例后,从输送能力角度对本线高速动车组的全日运营方案进行分析,得到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