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研究共享单车在城中化进程中的发展以及其在促进公共交通和减少私家车使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把行为经济中的感知价值因素引入到共享单车出行选择分析框架中,把反映出行者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潜变量以及刻画骑行者个人特征和出行特征的显变量统一纳入到离散选择潜变量混合模型(integrated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ICLV),研究了感知利得(包括感知节约、感知激励、履行社会规范)和感知利失(包括转换成本和感知风险)心理权衡过程对出行者出行选择的量化影响水平.结果 表明:①收入,偏好以及衔接性正向显著影响出行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②男性比女性更愿意选择共享单车出行;③出行目的也显著影响出行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④在感知价值方面,感知利得正向影响通勤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其中感知时间节约,沿途风景欣赏,资源节约显著影响;感知利失负向显著影响出行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其中转换心理成本和感知信息风险会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雾霾风险情景下公众防护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以期为陕西雾霾风险防控提供公众参与的社会依据.方法 以陕西不同文化程度公众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获取数据,分析了雾霾风险情景下陕西公众防护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结果 雾霾风险情景下陕西公众防护性行为受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防护性行为与雾霾风险感知、感知可控性、环境信息影响和雾霾知识熟悉度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防护性行为可以用公众雾霾风险感知、感知可控性、环境信息影响和雾霾知识熟悉度等较好地模拟(R2=0.9975;N S E=0.9973).结论 雾霾风险情景下,陕西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防护性行为主要受公众雾霾风险感知、感知可控性、环境信息影响和雾霾知识熟悉度的影响,利用这些参数能够较好地模拟公众的防护性行为,该模型可以为陕西公众雾霾防护性行为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探讨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当下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在疫情背景下,以遵守防疫行为准则为例,采用问卷法(被试805名)和实验法(被试105名),考察敬畏与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特质敬畏与状态敬畏对公众的风险感知、遵守防疫行为准则均有正向预测作用;风险感知在特质敬畏和特定情景敬畏条件下与遵守防疫行为准则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一般自然景观敬畏条件下,风险感知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敬畏与风险感知的关系受到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且在特质敬畏与状态敬畏条件下调节效果有所不同,但在外控倾向条件下,敬畏对风险感知的预测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敬畏促进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促进公众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轮电动车(poweredtwo-wheeler,PTW)骑车人头部损伤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一种常见的伤害类型,完善骑车人头部损伤评价标准对制定两轮电动车骑车人安全法规以降低碰撞损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头部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人体数值模型进行骑车人-车辆碰撞仿真,对头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损伤评估,并与行人-车辆碰撞中行人头部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行人和骑车人在车辆碰撞事故中运动学响应较为相似,但头部生物力学响应存在差异,骑车人头部损伤风险高于行人。同时发现骑车人握力因素影响头部的运动学响应,应考虑其在两轮电动车骑车人头部损伤评估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影响风险驾驶行为的因素以及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驾驶行为问卷进行分析,得到4个因素:一般性违规、攻击性违规、无害性失误和危险性失误。还研究了驾驶经验、人格、驾驶态度、以及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影响风险驾驶行为的因素以及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驾驶行为问卷进行分析,得到4个因素:一般性违规、攻击性违规、无害性失误和危险性失误。还研究了驾驶经验、人格、驾驶态度、以及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调查构建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以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选取有使用经验的用户以面谈方式完成问卷调查,从而提高问卷数据的参考性。研究表明: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质量、感知价值(含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对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前置变量个人特质显著影响用户对信息质量、服务价值和风险的感知。旅游电商企业可以通过保障用户隐私,提高系统安全性以降低用户感知风险;简化服务流程,注重情境相关业务;提高网站信息质量等途径提升用户的服务感知价值,增强用户的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校学生在线健康咨询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使用"问卷星"设计和制作调查问卷,并对成都市两所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在线健康咨询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问卷回收443份,回收率为88.40%,有效442份,有效率为99.77%.感知收益(β=0.368,P0.001)、网络信任(β=0.147,P0.05)和医生信任(β=0.129,P0.05)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β=-0.018,P0.05)、平台信任(β=0.141,P0.05)对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未得到支持;网络信任和医生信任在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的关系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感知收益与使用意愿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增加公众对网络环境和网上医生的信任以及提高患者潜在的利益是提高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使用意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驾驶员距离感知、速度感知以及碰撞估计等视知觉角度,研究了边缘标线对驾驶员跟车车距调节行为的影响.通过开展路上试验,采集真实车流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多个因素影响跟车行为的交互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边缘标线铺设角度、前车车型、时间频率以及碰撞时间均能显著增大跟车车头间距;这些因素引起的车头间距增大可能是由于它们会导致跟车减速度绝对值的增大(实际值减小);距离因素可以引起更强烈的危险性感知,并呈现为更显著的车头间距变化.本研究为减少追尾碰撞事故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找出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食品的"卷入程度"不能直接影响其风险感知;消费者的"情绪因子"与"风险态度"是正向影响风险感知的,且"情绪因子"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对政府和企业的"信任程度"能让消费者放下戒备心理,放心购买食品,降低其感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Motor bikes (m-bike) and electric bikes (e-bike) are widely used in urban areas of China.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m-bike and e-bike are presented to compare their energy use and environmental emission in a life cycle span. An m-bike and an e-bike are disassembled to collect material composition data for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e-bike consumes less energy and has less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suspended solids (SS), dissolved solids (DS), hydrocarbons (HC) than m-bike during life cycle. But e-bike generates more solid wastes, and more acidification potential (AP), heavy metal (HM) than m-bike. Advanced batteries and clean coal fired power plant technologies are recommended to promote e-bike use in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非机动车在信号交叉口的闯红灯行为及其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录像拍摄获取非机动车的等待忍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数据,采用生存分析中的非参数方法建立等待时间的生存函数模型. 结果表明,等待时间越长违规率越高;约32%的非机动车几乎不等待就闯红灯,约15%的非机动车愿意等待很长时间也不闯红灯;电动车的等待忍耐时间比自行车更短;当正在等待的非机动车数越少或正在违规的越多时,非机动车的违规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6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治理理论和短期主义理论,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股票流动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渠道.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证明了股票流动性是通过短期机构投资者渠道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结论为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市场监管机构从微观视角认识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灾难与危机爆发后,旅游地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是灾后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因素.该文以武汉市为典型案例地,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基于新冠肺炎知识和目的地信任构建基于风险感知对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共采集358份有效问卷,通过信效度验证,进行了验证性因子SEM、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旅游风险感知并不直接负向影响旅游消费意愿.旅游风险感知对目的地信任有负向作用,目的地信任对旅游消费意愿有正向影响.2) 目的地信任在旅游风险感知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 新冠肺炎知识了解程度的高低对旅游风险感知与旅游消费意愿影响机制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对此提出旅游地旅游修复对策: 1) 完善疫情防控措施,降低游客的感知风险.2) 正向多渠道宣传,重塑目的地信任.3) 加强新冠肺炎知识普及,提升游客的疫情知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前往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的访客进行调研,运用因子分析、K-means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游客对在野外生境中接触海豚的风险感知程度及差异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识别和提取野生动物旅游风险感知量表的3个维度:体验质量风险、舒适性风险和身体安全风险。受访者感知程度最强为体验质量因子,其次为舒适性,最后为身体安全。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依据量表均值得分,将受访者分为3类:弱风险感知、强风险感知和中等风险感知,而样本总体对接触海豚风险感知程度归属为弱风险感知,认为接触海豚是相对安全的活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比不同游客特征对野生动物旅游风险感知的差异性。结果发现,人口社会学特征中,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收入和家庭状况在风险感知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旅游行为中,旅游经历、旅行同伴、消费额和停留时间对风险感知具有显著性差异,信息来源途径无显著性差异;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对风险感知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事故风险评估分析提取事故及对应非事故状况下的交通运行数据作为自变量,以事故发生与否作为0或1因变量,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事故发生与交通流状态的关联性.为探索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的车道集计交通流数据用于事故风险评估分析的可行性,基于条件Logistic回归,使用该数据与事故数据构建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低运行速度、车道间流量的差异性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的车道集计交通流数据可用于事故风险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择机假说和融资歧视理论,以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法对股价崩盘风险、产权性质与公司外部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的公司,外部股权融资金额越小,上市公司进行增发、配股的成功概率也越低;相比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对其股权融资和增发、配股成功率的负面影响更小、也更不显著;股价崩盘风险与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之间没有显著的关联关系;股价崩盘风险对上市公司的外部股权融资行为带来负面影响,且这种现象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G15上海段的交通流数据和交通事故数据,研究货车比例较高且货车事故率较高的高速公路短期交通流风险预测模型.分别选取整体交通流参数、货车交通流参数和综合参数作为特征变量,通过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寻优,建立不同时间段、不同风险特征变量的分类模型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前5~10min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当加入货车因素时,总体的预测精度提高7.1%,事故预测精度提高6.1%,误报率降低4.7%.采用平均影响值法进行货车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货车因素对于预测模型有较大影响.该研究模型可用来开发交通安全预警系统,为高速公路货车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Atopic eczema is a common health problem in children. The prevalence has increased in the past decades. Besides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lifestyle factors, dietary habits and indoor environments are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its high prevalence.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2011 in the Wuhan area to study associations between home environments and children’s health.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replied to by parents of 2193 children 1–8 years old and the response rate was 91.4% (2193/2400). The results show: (1) The prevalence of “eczema symptom ever that lasted for 6 months” was 23.2%; “eczema symptom in the last 12 months” 7.4% and “awake at night due to itchy rash” 3.4%. (2) Risk factors: Closer to business area (AOR 1.4), moisture related problems (AOR 1.3–2.2), moldy and stuffy odor perception (AOR 1.5), mice observed (AOR 1.8), pet keeping (AOR 1.3),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OR 1.3) and incense (AOR 1.8)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atopic eczema symptoms ever. Living in an apartment, compared to single family house, was related to more eczema symptom in the last 12 months. Damp clothing/bed sheets and perception of stuffy odor were risk factors for both “eczema symptom in the last 12 months” and “awake due to itchy rash (severe eczema)”. The odds ratio of mice observed for severe eczema was 3.1 (95% CI: 1.4–6.7). It suggests that urbanization, life style and dampness problems at home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eczema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in Wuhan, China.  相似文献   

20.
面向中国城市的先进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大城市先进交通控制系统建设现况 ,提出一套完整的先进交通控制系统设计规划 ,旨在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效能问题 ,并保证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可实施性 ,同时强调可以实现和可以负担的设计。讨论系统设计目标和技术框架 ;详细阐述区域交通控制系统、配套的交通综合治理、自行车和行人交通控制管理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方案 ;给出针对中国交通特点的专门设计 :交通控制系统的相位相序模式、自行车 -行人相位设计、智能交通系统 (ITS)的分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