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着色法、溶解法等相关实验,找出牛奶蛋白纤维与大豆蛋白纤维、新型涤纶纤维、竹纤维、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各种形状与性能的不同,从而确定鉴别牛奶蛋白纤维的方法。用该方法对牛奶纤维/羊毛纤维/棉纤维混纺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混纺纱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PVDF平板膜的机械强度,赋予膜导电性能,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分别选用由镀银涤纶纱线、涤纶不锈钢包芯纱和不锈钢纤维制成的导电织物为支撑体,制备了增强型导电PVDF平板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对复合膜的水通量、孔隙率、截留率、泡点孔径、极限应力、表面比电阻等测试,研究了不同导电纤维织物对复合膜形态和结构、渗透性能、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涤纶不锈钢包芯纱与PVDF膜粘附较好,而镀银涤纶纱线和不锈钢纤维所制备织物与聚合物膜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离现象;涤纶不锈钢纱包芯纱织物复合膜孔隙率、水通量及泡点孔径较其他2种织物复合膜更大,而截留率较低;不锈钢纤维织物复合膜厚度最薄,但不锈钢纤维织物复合膜孔隙率、泡点孔径及水通量较小,而截留率较大;复合膜极限应力的大小顺序为涤纶镀银织物复合膜>涤纶不锈钢包芯织物复合膜>不锈钢织物复合膜,且复合膜的极限应力均高于纯PVDF膜;镀银涤纶纱线织物复合膜的导电性最好。总之,通过将PVDF与针织物进行复合制膜,不仅可提高膜的强度,还可赋予膜导电特性,其中,涤纶不锈钢包芯纱与PVDF膜较其他两种膜结构最稳定,膜的渗透性能最好,因此选用涤纶包芯纱为复合膜支撑体最佳。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在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原料乳酸来源于玉米等天然材料,其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对人体高度安全,对环境友好,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和新型包装材料。通过改性后的聚乳酸类材料在力学性能、热性能及降解性能等方面均有改善,更加符合现代医药学材料的要求,近几年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用生物材料中。本文详述了聚乳酸类材料在医用手术缝合线、牙科材料、眼科植入材料、骨折固定材料、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材料及临床应用等医药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聚乳酸类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方向,为在克服聚乳酸材料原有缺陷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用途的医药学类材料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4.
将芳纶1414、三维中空涤纶阻燃纤维(PET)、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以及丙纶(PP)等按照不同的质量比均匀混配,采用非织造针刺加工技术制成了能够供高端车内饰材料使用的多种纤维交织的立体复合结构针刺毡.考察了原料混合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试样混合比例为50∶25∶15∶10时,材料的阻燃、耐磨、高回弹及透气等性能最佳.通过对轧光整理工艺参数的分析发现,轧光温度为140℃,压力为3 MPa和时间为4 min时,所得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上海研制成功无污染新型纤维无污染“绿色”新型纤维素纤维—莱赛尔纤维 ,近日由上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 ,它取代粘胶纤维不仅可开发出无污染新型面料 ,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百个污染严重的粘胶纤维厂的环保问题。这种新型纤维素纤维 ,其原材料为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的纤维素 ,生产中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所用溶剂无毒且可 99.7%回收 ,制成的纤维产品不仅性能好 ,其废弃物还可以生物降解 ,故被誉为“绿色”纤维 ,近年来它已成为国际纺织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据悉 ,这项由上海东华大学科研人员研制的成果被评为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精梳落棉纤维为吸油主体,三维卷曲涤纶为骨架构造,ES纤维作为黏结成分,分别通过梳理成网和气流成网方式制备不同结构的纤维网,并进行热风黏合加固,表面喷洒硅油,制备精梳落棉非织造吸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索原料混比、硅油用量对吸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网方式和纤维配比对材料吸油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气流成网方式下,当棉/涤纶混比为80/20、ES纤维含量为10%、硅油含量为15%时,材料的吸油倍率、保油率和吸水率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以涤纶纤维、ES纤维及涤纶浆粕为原料,采用湿法成网、热轧加固工艺制备液体过滤材料,研究了纤维长度、热轧温度、热轧时间3个单因素对材料的均匀性、透气性、断裂强力、透水性及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涤纶纤维长度的增加,湿法液体过滤材料的均匀性降低;热轧温度越高,纤维黏结效果越好,试样强力越高;采用12 mm的涤纶纤维,热轧温度为150℃,热轧时间为2 min,其过滤精度与有效孔径O95最小,均为2μm,过滤效率最高达83.5%;所有试样都能达到对粒径≥5μm粒子的过滤精度,适合作为常温、中性液体过滤材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床上用品织物的性能.对经纱原料均为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50/50),而纬纱原料变化的三块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棉织物的断裂强力、缩水率达到了一等品级要求.透气性优于纬向是棉纤维或粘胶纤维的织物;吸湿性、柔软度和保暖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医用防护服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和标准。阻隔性、抗菌性、抗静电性是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如涂覆整理剂、纤维改性等工艺对其性能进行提升。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标准在不断地完善和细化,但对于便捷和舒适性能的要求仍有欠缺。纺织基柔性传感器在实现医用防护服智能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制备成本、使用效率和传感器服用性等问题仍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应用科技》2001,28(6):51-52
上海研制成功无污染新型纤维   无污染“绿色”新型纤维素纤维—莱赛尔纤维,近日由上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它取代粘胶纤维不仅可开发出无污染新型面料,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百个污染严重的粘胶纤维厂的环保问题。 这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其原材料为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的纤维素,生产中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所用溶剂无毒且可99.7%回收,制成的纤维产品不仅性能好,其废弃物还可以生物降解,故被誉为“绿色”纤维,近年来它已成为国际纺织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据悉,这项由上海东华大学科研人员研制的成果被评为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 (刘 军)  相似文献   

11.
用三聚氰胺脲酸盐(MCA)和磷酸协同体系对大豆蛋白纤维(天鹅绒,38%大豆蛋白纤维/38%棉/24%涤纶)进行阻燃处理,并采用了限氧指数(LOI)、剩炭率、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阻燃处理前后大豆蛋白纤维进行表征并对其热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对比未阻燃的样品,阻燃处理后的大豆蛋白纤维的剩炭率、氧指数明显提高,热降解起始温度提前,阻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锚喷支护巷道聚丙烯纤维喷层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柔性喷层是软岩巷道支护中一种新型的喷层形式。通过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拉、抗压、抗剪等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对软岩支护的适应性。结合顾桥矿工程应用,从耐久性、抗渗性、经济性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喷层相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中的应力分布较均匀,同时具有较好的让压能力。工业性试验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聚丙烯丝束滤棒成型的溶液型和单体型增塑剂之配方设计和组分选择。报导了它们在醋纤滤棒成型机上试制聚丙烯纤维滤棒的结果。结果表明,所试制的聚丙烯纤维滤律的质量指标合格。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金属纤维的纺纱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不锈钢金属纤维在简单罗拉牵伸区内牵切实验,以不同比例与涤纶混纺,检测了纱线性能,分析了金属纤维最佳牵切工艺及金属纤维含量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酸盐类高分子材料具有极强的吸水持水能力,自研发以来便广泛应用于农田保水剂和个人卫生用品当中。该类材料经持续改进,目前已拥有高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重金属离子固定作用等优异特性,可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本文聚焦聚丙烯酸盐类改性高分子材料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材料常用的合成及改性方法。系统阐述了不同条件下改性材料的性能变化,以及其在污染土壤和废水处理中的作用与优势,并总结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聚丙烯酸盐类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探讨水分蒸发抑制剂成膜材料十六醇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表明,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中,以能够生物降解高级脂肪醇的微生物为主,这类微生物被抑制剂溶液诱导产生可以生物降解抑制剂的酶,对水分蒸发抑制剂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当降解时间为3.h,底物质量浓度为70.mg/L,污泥浓度(MLSS)为3.3.g/L,溶解氧为3.0.mg/L时,生物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8.57%.并且实验证明了铺展抑制剂后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小,无污染.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杆属植物纤维废料,研究玉米杆制草酸的目的在于寻求一条玉米杆的合理利用新途径,并寻找制草酸价廉宜得的原料。本研究采用独特的水解技术把玉米杆水解成含糖液体,再进一步氧化、结晶制取草酸。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含酸废液全部用于玉米杆水解。水解产生的废渣加工成粉末状的混合肥料。因此,独特的玉米杆水解技术不仅使草酸生产过程无废液和废渣排放,而且使草酸成本大幅度下降,为植物纤维废料的利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植物纤维制品所具有的环境及资源优势,在对其两类制品——餐具和缓冲包装衬垫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植物纤维餐具在生产过程中应解决的卫生性能、防水防油防潮性能、强度及脆性、外观及颜色等主要工艺技术问题;并对两类制品的原材料选择及预处理、发泡工艺、防潮剂选择、热压成形4项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与根际的产酶细菌,在生物肥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豆制品废渣为唯一有机氮源进行液体发酵,测定了3株具有高活力的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BY25,NTI,NT2)的发酵液中氨基酸组成与浓度、蛋白质浓度、蛋白酶活力的差异.通过种子发芽和青菜盆栽实验,研究了发酵液对青菜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发现实验组中BY25豆制品废渣发酵液能够显著促进青菜种子发芽与幼苗根系生长,培养96h后种子发芽率较添加去离子水处理的空白对照提高了13%,青菜幼苗平均根系长度较空白对照增加了66.3%;而以大豆粉为唯一有机氮源的BY25大豆粉发酵液对照组对青菜发芽和长根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同时BY25发酵液热灭活对照也无法表现出任何促进生长作用,说明发酵液中的蛋白酶等活性成分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因子.添加BY25豆制品废渣发酵液培养40d后,盆栽青菜叶片SOD酶活力及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地区黄土强度指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_9(3~4),研究含水率、聚丙烯纤维长度、聚丙烯纤维掺量3种因素对黄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的影响,通过对加筋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形模量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3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水平。同时设置各含水率水平下不掺加纤维的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在设置的不同含水率水平中,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改良效果不同,其中在19.5%含水率即最优含水率时改良效果最优,强度提升了2.1倍;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最优掺和长度为12 mm,最优掺量为0.5%;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对变形模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变形模量变化受含水率影响较大;聚丙烯纤维长度取12 mm、掺量取0.3%时变形模量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