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走过的三十年, 正是中国元科学研究迅猛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 <自然辩证法通讯>对于中国元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起着见证和记载的作用, 更是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前,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同时也迎来包括中国科学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发展的春天”。踏着“春天的脚步”,《自然辩证法通讯》应运而生、乘势而行,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促进思想解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己任,创刊之初即成为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引领与标杆,浓缩了中国科学哲学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通讯》从创刊初期定位“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到近年的“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始终是她的重要内容。科技史研究肩负着“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的历史使命,为“—个具有特色的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于光远语)的形成和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一直是我喜爱和敬重的杂志之一。但《通讯》也和其它自然辩证法类杂志一样,处在“大口袋”的困惑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杂志的副标题上,例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有副标题:“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副标题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通讯》的副标题则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纵观20世纪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80年代的科学哲学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功能。所谓承前,就是承继“五四”以来科学哲学发展的传统;所谓启后,就是开启中国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开端、新阶段。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踟年代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通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从《自然辩证法通讯》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中国科学哲学再生、起步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推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与普及,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1986年7月29日至8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华北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在河北省承德市联合举办了“科学与社会”讲习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五十余名自然辩证法、哲学、科技工作者,听取了国内18位学者的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有益的交流。这次会议的报告人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报告内容是他们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其中心议题为“科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书房里,《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与哲学》、《自然辩证法杂志》等刊,从它们的创刊号之期开始,一直保存到今天。虽经几次搬家,但它们始终都伴随着我进入新居。它们经常在我手中,闯进我的眼帘,它们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对我来说,实际上是伴随着它们走过我的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6年9月24-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第六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承办。本次会议以"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创新"为主题,主要议题包括: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哲学是当今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生长点。为推进科学文化哲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和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将于2012年7月中旬在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科学文化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诚邀您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这种挑战是社会科学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之一。马克思主义从来就十分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去丰富和发展社会科学。九月上旬,《读书》编辑部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相互结合”座谈会,座谈会由《读书》杂志包遵信同志主持。参加座谈会的有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三十几位同志。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复旦大学哲学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发起的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初定于1988年10月中旬在江苏省无锡市委党校召开。这次会议将主要研讨以下三个主题:1.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2.价值在科学中的作用;3.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的合理性。拟参加会议的同志请于1989年6月底以前将论文  相似文献   

12.
自1986年首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以来,科学社会学在我国已获得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科学社会学研究发展与学科建设,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第四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举办,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3.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1979-1985年所刊发文章曾被《波士顿科学哲学文库》选编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哲学研究》一辑。  相似文献   

14.
我与《自然辩证法通讯》──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20周年(续二)伴随着中国科学哲学运动的复兴、崛起、扩张和深入的发展。《自然辩证法通讯》走过了她二十年的奋斗与光辉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激流和风暴,她都一如既往地以她高昂的姿态和宽容...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通讯》作为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将近三十年以来她对于促进自然辩证法(又称科技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历程就是为自然辩证法立言、立德、立功的光荣历史:她以弘扬科学精神、播撒人文情怀为旨趣,“三十而立”的她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洗礼与磨砺,早已成为学人心目中的灯塔——以星星之火点亮了前行的路途,更以燎原的热情鼓舞着每个奋斗的心灵;同时她肩负推动思想解放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迈步走在新的征程匕。  相似文献   

16.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于1963年第3期上,发表了Г.В.普拉托诺夫和М.Н.鲁特凯维奇合写的文章:《论作为哲学科学的自然辩证法》(见《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3年第1期摘译)。今年苏联《哲学问题》又陆续发表了五篇文章(到第5期为止),对上文提出的有关问题展开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自然辩证法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科学而存在。讨论中主要涉及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与体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通讯>从创刊初期定位"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到近年的"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始终是她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本刊是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性、理论性期刊,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声望卓著的学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