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蟒作为一类生存于沙漠的古老爬行动物和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荒漠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沙蟒种群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开展调查沙蟒种群现状的研究.文中结合我国西北荒漠自然地理环境与沙蟒生物学习性,并以样线法为主、样点法和样方法为辅,共计设置样地16个,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2.
荒漠和荒漠植物的特点荒漠一般是指那些降水稀少,但蒸发强盛的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上面生长的植被极其稀疏,甚至不生长植物。荒漠的本质是缺水,这种缺水或为物理性的,或为生理性的,因  相似文献   

3.
蟒蛇保姆     
蟒蛇在人们的眼里是丑陋、凶残的,而朋友送来的这条蟒蛇却成了我儿子最忠实、最慈爱的贴身保姆。  相似文献   

4.
荒漠沙晰皮肤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和半薄切片技术对荒漠沙晰皮肤感受器的表面结构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皮肤感受器是位于鳞片凹窝中的帽状突起结构,中央具柱状感觉毛,其皮肤结构与一般皮肤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饲蟒     
蟒蛇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神奇、可畏的动物.北京动物园的三条黑尾蟒在这儿定居已经12年了.如今它们身长将近五米,体重四、五十公斤,个大体壮.在爬虫馆中,是观众最感兴趣的一种动物.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组织学方法对荒漠沙晰(Phrymoce phalus przewal skii)精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沙晰精巢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每年4月初出蛰时精巢已相当发育,5月其生精上皮的厚度和曲细精管的直径达全年最高值,6月逐渐减小,7月降至最低值。8月开始回升,10月中旬入蛰时已接近4月出蛰时的水平。精巢的体积和表相同的变化规律。荒漠沙晰精巢组织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受光照  相似文献   

7.
8.
为了保护濒危野生蟒蛇种群,监控了野生和放生蟒蛇的活动范围、栖息地大小以及移动距离,研究和设计了应用于蟒蛇体内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及其植入技术,并观察了其野外使用的效果.实际使用的效果表明,在蟒蛇皮下埋植无线电发射器以后,发射信号的强度有一定的衰减,在开阔地带探测距离可达到1~2km,而在自然界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其探测距离缩短到0.5~1 km;在野外放生蟒蛇1~3昼夜以后,仍可以探测到蟒蛇的位置,本方法可基本满足野外跟踪和寻找蟒蛇位置的要求;在蟒蛇体内埋置跟踪器以后,未发生天线缠绕和其穿透皮肤而暴露体外的现象.蟒蛇跟踪器的埋置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并且蟒蛇的活动、摄食、消化、蜕皮等不受影响,该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蛇类等爬行动物的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天喜 《遵义科技》2009,37(4):43-43
蟒蛇也称“黑尾蟒”。隶属于有鳞目,蟒蛇科,是世界上和我国蛇类中最大的一种。本文通过了解蟒蛇的基本生活习性,通过对蟒蛇的人工孵化过程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猎蟒     
我在中非共和国勃亚利农业站工作时,站里有一个名叫轧斯巴的农机手。轧斯巴身高1.89米,熊腰虎背,胸脯上长满汗毛,粗粗的手臂,钵子似的拳头,黑黑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活像一个拳击手。他是远近闻名的猎蟒能手,据说,他外出猎蟒从不会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11.
荒漠带退化山地森林植被的恢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退化群落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变化的基础上,以宁夏大罗山荒漠带山地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荒漠带山地森林植被恢复潜力度、恢复度来评价森林的恢复能力,揭示荒漠地带山地森林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指出在山地森林植被恢复的早期,应以更新对策为主,中期以调整植被组成结构为主,后期则需进一步调整植被组成结构、积累能量,使其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顶级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据历史考证,我国传统民族拉弦乐器与蟒蛇皮结缘已逾上千年的历史,由蟒蛇皮蒙制的素有“中国式小提琴”之称的二胡,是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民众基础和普及率。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的振兴及民族乐器需求的骤增,对蟒蛇皮原料的需求量也骤增。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过几十年的过度猎捕,我国蟒蛇资源储量已经严重不足,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历史上的蟒蛇皮产地已多年不见蟒蛇踪迹,国内蟒蛇总体上已处于濒危状态。20世纪50—60年代,广西外贸和一些动物园都开展过蟒蛇的养殖工作,未获成功。1997年广西凭祥和东兴两地的个体农户…  相似文献   

13.
14.
张青霞 《大自然》2010,(2):54-55
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与河南接壤,总面积5573公顷,主峰指柱山海拔1572.6米,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处于东南亚季风的边缘地带,植被覆盖率达81.9%。区内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沟壑纵横,水流淙淙,为鸟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及多样的栖息地类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元Ⅰ(COⅠ)片段,分析比较了蟒蛇(Python molurus)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序列差异.通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蟒蛇线粒体2个基因片段的总长度分别为1 200 bp(Cyt b)和1 100 bp(COⅠ),其两个基因序列中碱基G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碱基,基因片段的A+T含量都较高.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和UPGMA构建系统树.以红尾筒蛇(Cylindrophis ruffus)作为外群,对福州动物园的5个蟒蛇样品和NCBI上检索的样品进行遗传距离的测算,从遗传距离上来看:有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很近,一个是Fuzhou1、Fuzhou4和金门蟒蛇种群;另一个是Fuzhou2、Fuzhou3、Fuzhou5、缅甸蟒蛇种群和越南蟒蛇种群;印度蟒蛇种群Python molurus molurus(HM581978)与上述两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次之,外群与其他样品距离最远.对5个蟒蛇样品和NCBI上检索的样品物种构建的系统树显示:Cyt b与COⅠ基因所构建的进化树基本一致,Fuzhou2、Fuzhou3、Fuzhou5与缅甸蟒蛇、越南蟒蛇为一支,为东南亚种群,与福建种群Fuzhou4、Fuzhou1、金门蟒蛇种群形成姐妹支,然后与印度种群Python molurus molurus(HM581978)聚到一起,构成大支.实验结果表明福州动物园的蟒蛇是福建本地种群和东南亚种群混养的.  相似文献   

16.
南美寻蟒记     
为揭开南美蟒蛇的神秘面纱,委内瑞拉动物学家里巴斯追踪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蛇达十年之久。一位法国记者跟随动物学家走了一程,亲历了这种特殊职业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相似文献   

17.
鳄蟒大搏斗     
安德烈在巴西从事科研工作有一次,他接到报告说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原始丛林里发现了美洲巨蟒,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亚马逊河地区。考察队一共五个人,大家带上生活必需品、药品和武器,驾驶着一辆汽车出发了。走了几天以后,进入了亚马逊河地区。这时候路越来越难走,热带丛林也越来越密。最后完全没有路了,大家只得抛  相似文献   

18.
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沙障的阻沙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勤沙井子地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尼龙网格沙障、白刺沙障和沙拐枣沙障阻截的沙物质进行采样,运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以流动沙丘和丘间地沉积物为参照,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沙障所拦截的沙物质的粒度组分及参数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沙障拦截的沙物质粒度特征较为相似,拦截的沙物质均以细砂和极细砂为主,对容易形成风沙危害的粒径区间(1.32~4Φ)的拦截量均可达90%以上,而尼龙网格沙障拦截的沙物质相对较粗,对1.32~4Φ区间的拦截量为70%.从阻沙粒度特征上看,植物沙障的阻沙效果明显要好于尼龙网格沙障.此外,在2Φ的粒径范围内,两种植物沙障拦截的沙物质主要来源于丘间地,尼龙网格沙障拦截的沙物质主要来源于流动沙丘.  相似文献   

19.
蟒蛇属于爬行纲的有鳞目、蛇亚目、蟒科,全世界共有蟒蛇60余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澳洲和南美洲,我国南部是蟒蛇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蟒蛇栖息于温暖、潮湿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茂密森林中或溪涧附近,善于游泳缠树。与蛇目的其它种类相比,蟒蛇可谓体粗身长。据记载,最大的蟒蛇身体直径可达40~50厘米,长度达6~7米,体重50~60千克,傲居蛇类之首,是当之无愧的蛇王。蟒蛇身体弛张有力,蜿蜒穿行于草丛密林,机警灵活,借助强壮的肌肉缠绕绞杀猎物并囫囵吞噬。人们对蟒蛇充满了敬畏,清代高官的官服即绣饰蟒蛇图案,号称蟒袍,彰显高贵的身份和…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0月作者有幸考察了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山西的“桂林山水”的蟒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条山区东南部阳城县西南,离城30公里,范围东至三盘山,西至指柱山,南至河南省济源县,北至花园岭。海拔最高的指柱山1572米,最低的拐庄520米。在大约20~30公里的距离内落差达1千米以上。保护区总面积为56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