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梦已成真植物最早的用途,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在过去,人们对植物的最大期盼就是有一个好收成。在不断努力下,这些期盼已经成为现实。高产,再高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稻的产量低得可怜,即使是在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水稻在年景好的时候亩产也就约3石,即200多千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使用化肥和培育矮秆水稻为标志的两次绿色革命,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将水稻产量提高到600千克以上,而杂交水稻的出现,更是将亩产推上了近1000千克的大关。可以说,化工和育种技术的进步,让我国人民彻底摆脱了粮食缺乏的阴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植物     
汤章城 《科学》1995,47(6):18-21
  相似文献   

3.
关于精神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可能大家早都理解了。现在,随着脑科学的进展,对此又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俗话说:“病从气来”,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中医里的“气”。经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精神、思维)经常同身体对话。“用心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它将被变成物质后作用于人体。虽然是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生活方式,却会有的人朝气蓬勃、身体健康,而有的人却体弱多病,其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心态”。 那么,在体内会产生哪些因心态而异的物质呢?它们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啡肽和β-内啡肽等激素。 人生气或精神紧张时,脑内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而感到恐怖时,则会分泌出肾上腺素。激素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它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细胞。因此当它将生气的信息传递给细胞后,人体就  相似文献   

4.
举家出去旅游一星期,回家一看,阳台上的盆花由于没有人浇水而干死了.同样,在一些缺水的区域,庄稼也面临"渴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白石 《科学之友》2009,(8):61-61
举家出去旅游一星期,回家一看,阳台上的盆花由于没有人浇水而干死了。同样,在一些缺水的区域,庄稼也面临"渴死"的危险。然而在以色列的沙漠地区,有一种绿色植物能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7.
正乌龟胚胎似乎可以通过在卵内移动并寻找热点或凉点来影响其最终的性别。在某些龟类中,若温度较低,卵会孵化出雄性,而温度较高,则会孵化出雌性。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单一性别比例增加。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乌龟可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来应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气功科研已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应用领域。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新疆人体科学学会和新疆八一农学院合作,将人体信息能(俗称“外气”)用于农作物种子萌芽及幼苗成长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信息能对农作物及牧草种子的萌发及幼  相似文献   

9.
植物是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这种分子机制是否可调控?最新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耐洪能力分子机制是可以调控的。这个发现可能会使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更高、更耐洪灾的农作物。这种名为感氧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能够控制关键调节蛋白(即转录因子,能打开和关闭其他基因):氧气水平正常时,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这种分子机制是否可调控?最新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耐洪能力分子机制是可以调控的.这个发现可能会使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更高、更耐洪灾的农作物.这种名为“感氧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能够控制关键调节蛋白(即转录因子,能打开和关闭其他基因):氧气水平正常时,这些蛋白会变得不稳定,遭到破坏;氧气水平降低时,这些蛋白会变得稳定.这种稳定性会导致植物的基因表达和新陈代谢机制出现变异,提高其在洪水导致的低氧环境下的存活概率.  相似文献   

11.
改变的植物会滋生致命的疾病吗?张薇薇编译通过遗传工程产生的用于抵抗病毒侵袭的植物可能正为新的病毒品系提供土壤,这些新病毒品系比它们预计要抵抗的病原体具有更大的潜在的破坏性。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植物分子病毒学家理查德·阿利森(RichardAllison)...  相似文献   

12.
13.
如果确实存在外星生命,那么它们可能适应比科学家们想象中更加极端的环境,因为巨大的重力似乎并没有对微生物产生太大作用。近日,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比地球重力大40万倍的超重环境下,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仍然可以存活和繁殖。  相似文献   

14.
朱鹮性别相关基因及其性别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Huan是世界极危鸟类,由于其野生和饲养种群的近亲繁殖现象日渐严重,再引入建立异地野生种群是当务之急。然而,由于朱Huan雌雄同色,从形态学特征区分性别的难度较大,为了在选择再引入的释放个体时能够准确地进行性别鉴定,利用PCR方法对雌性个体W性染色体上的性别相关基因进行扩增,成功地对3只朱Huan的性别进行了正确鉴定。同时,还得到了其性别相关基因362bp的DNA序列,与近缘种东方白鹳相比有13个碱基差异,其中转换和颠换之比为2.25,该基因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设计更为专一的朱Huan性别相关基因引物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兰丽  连之伟 《科学通报》2020,65(7):533-534
<正>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可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以恢复.睡眠是影响人们是否会得阿尔茨海默病(也称老年痴呆症)的最主要生活方式因素[1].2019年11月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深睡(慢波睡眠)时脑脊液会对大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粉红色的霉菌。这种霉菌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可以让植物的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这项发现为植物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是科学家在寻找可再生能源征程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7.
男女的确是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彼此依存的。这可能是消灭性别歧视的最好理由。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的精子形成期间,通过减数分裂过程所产生的精子,携带着数量上相等、功能上相当、基因上不同的两种遗传因子。例如就所带有的染色体而言,精子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各占一半,哺乳动物在出生时的性别比例是50%。 所有其他染色体对,都显示了50%这一传递率。但也有极个别例外,例如含有自然出现的17号染色体变种(即所谓的t-单倍型)的某些小鼠就不符合上述遗传规律,带有这种非一般染色体的精子,使其传递率高达99%。在分子水平上,对称作传递率扭偏(TRD)的这种现象还不清楚。但在这期《自然》杂志上,赫尔曼(H…  相似文献   

19.
水的性别     
看似浅显的常识,往往暗藏玄机.我们也许能轻易辨别湖与海的异同,却未必就能清楚江与河的区别.这样的问题任何工具书都帮不上忙,包括权威的<辞海>之类.水是有性格的,也是有性别的.地理学家一定笑我的痴癫,但我相信常在河边走的人会认同我的说法,因为常湿鞋的人比我们更识水性.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性别     
<正>2014年,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曾为用户更新了性别选项,除了传统的男和女之外,还有56种新的非传统性别可选!在传统意义上,人类对于性别的区分只有两种:男或女。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生物上的"性",对于大部分哺乳动物来说,确实也已足够。不过,就世间万种生灵而言,这样的分类法则显然有些"简单粗暴"了。虽然性别的种类往往是依据个体在其生命周期某段时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