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一个开放对流环境下合作反应扩散对流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存在2个临界对流速率将该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为4种不同的情形:(ⅰ)两个种群都灭绝;(ⅱ)物种u长期存活,物种v灭绝;(ⅲ)物种v长期存活,物种u灭绝;(ⅳ)两个物种都能持续生存.数值模拟发现,对流速率的变化对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类非自治离散双物种竞争系统,得到了一种竞争物种灭绝的充分条件,证明了另外一种物种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8-8
近日,国际鸟类联盟发表的《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报告指出,全球鸟类有1/8濒临灭绝。而此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也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至少有6万个物种灭绝。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的物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面临生存危机。那么有哪些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4.
远涉 《科技潮》2007,(6):48-49
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5.5亿年里,平均每隔6200万年地球上就会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每次灭绝都造成超过一半的物种消失,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需要经过1000万年才能恢复元气。虽然人们对于物种大灭绝提出了解释,包括火山喷发、彗星撞击地球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等,但是对于这种周期性的灭绝现象,科学家们没有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少儿科技》2013,(11):6-6
物种灭绝,并不是非常稀奇的事情。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新物种生成,另一些物种灭绝,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只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地质时代,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  相似文献   

7.
数字     
《科技潮》2006,(5):7-7
1/4 最近,科学家通过使用多个生态模型,对包括反映生物栖息地变化、各种生物的迁徙能力以及25个与物种灭绝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的研究,最后预言在2050年世界上将有1/4的植物和脊椎动物面临灭绝。  相似文献   

8.
程树德 《海峡科学》2007,(4):F0002-F0002,F0003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地球史上寒武纪以后.曾发生了五次规模极大的物种灭绝,各居于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白恶纪的末期;其中最显著的,是二叠纪末期.即古生代末期的大灭绝,约有50%‘科’消失。众所周知,由小行星撞地球所造成的恐龙灭绝,不过是五大之中最小的.只导致百分之十多的科消失。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一类食饵种群具有三个成长阶段的捕食-被捕食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讨论了模型的非负平衡点的吸引性,给出了两物种保持持久生存,捕食者种群灭绝,及两种群均灭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13,(11):6-7
一谈到物种灭绝,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恐龙的灭绝。恐龙称霸地球约1亿6千万年之久,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消失。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种种猜想,比如小行星撞地球、火山大爆发、地壳造山运动、气候剧变等,目前尚无定论。远古时候发生的事,科学家还在不断地发掘证据以证实他们的猜想。但近代一些动物的灭绝,  相似文献   

11.
详细探讨了具有弱Allee效应的单物种离散种群模型的动态,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为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弱Allee效应也会导致一个阈值密度,低于此值,种群难逃灭绝厄运;更值得重视的是种群受到弱Allee效应影响时,无论繁殖率多么大,种群总是有灭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在经典的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中,引入分析猎物演化趋势的平均灭绝时间,利用最快下降法,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得到该模型的平均首次通过时间的解析表达式,对噪声强度及其关联对被捕食者(猎物)和系统的平均灭绝时间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理论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研究表明:(1)被捕食者的平均灭绝时间T+(x-→xu)随加性噪声强度D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单调递减函数图像.(2)平均灭绝时间T-(x+→xu)随着D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即T-(x+→xu)关于D呈现出单调减函数的关系图.(3)随着乘性噪声强度Q的增加,T(x±→xu)出现一个迅速增加并达到峰值的过程,然后迅速减小.(4)噪声间关联强度λ对平均灭绝时间T-(x+→xu)和T+(x-→xu)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影响方式.上述结果可以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为濒危物种、稀有珍贵物种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以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有力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物种灭绝的内在机制,并从全球变暖与生物多样性丢失间的正反馈因果关系出发,指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对遏制全球变暖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指出了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环境容量变化对物种多度影响的模式,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例,研究了集合动物种群的演化特点、物种灭绝的顺序与环境容量变化的关系.从理论上揭示了: 1) 当幂指数小于1,环境对集合种群的作用有利于其发展时,栖息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数目较少;当幂指数大于1时,剩余环境容量变小将导致最强及比它弱的若干物种灭绝,指数越大物种的灭绝数就越多.剩余环境容量越大,弱物种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免灭绝;环境容量越小,弱物种面临灭绝的可能性就越大. 2) 物种的第三类灭绝机制和物种的协同进化、协同退化规律,反映了真实生态系统的复杂的灭绝情况.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5,(5):8-8
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2.5亿年前,稀薄的空气可能迫使动物从高纬度地区撤离,聚集到低地,对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随机环境分枝过程灭绝概率的讨论,应用条件概率和条件期望的性质得到了关于存活概率的界,此结论可以确定该过程是否灭绝,对研究该过程的灭绝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郭耕 《科技潮》2009,(2):28-31
从灭绝动物公墓说起 几年前,我从曾经发生过的麋鹿灭绝事件入手,在北京麋鹿苑做了一个世界灭绝动物的公墓。我用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游戏,叫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18.
罗峰 《科技潮》2005,(12):48-49
每当人们提及“濒危动物”这一名词时,便会不由自主地与一些熟悉的名字联在一起,如:老虎、熊猫、秃鹫等。最近,《美国国家地理》却发表文章指出,依据最新研究显示,全球绝大多数濒于灭绝的物种却是“微不足道”的昆虫。而作为植物的“红娘”——传粉昆虫,恰恰属于这些被忽略的“多数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科学界与整个社会愈来愈认识到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随着人类人口增长与经济活动增强导致环境压力愈显突出,其后果已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和体验:栖息环境质量下降、南半球高纬度臭氧洞、物种灭绝加快、全球气温升高,富营养化加剧,人类各种发病率增加等.  相似文献   

20.
于卓 《青年科学》2010,(10):31-31
杓兰是英国最稀有的花种,传说是由女神维纳斯遗失在林中的鞋子变成的。这种美丽的花朵曾经开遍英格兰北部地区,从20世纪开始逐渐绝迹。直到1917年被正式宣布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