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龙文 《世界知识》2011,(21):28-28
鸭绿江地处中国丹东市与朝鲜新义州市之间,是中朝界江。鸭绿江上本无桥,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中国、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后,为了进一步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和掠夺,1909年5月日本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同时对中国清政府施加压力,迫使中方同意建桥。  相似文献   

2.
冲绳原名琉球王国,与中国大约有500年的友好交往史。琉球历代国王曾通过与中国建立"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中国建立起密切的外交与贸易关系。自1872年起,日本宣布琉球王国专属日本"内藩",为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1879年3月,日本将琉球改为冲绳县,正式宣布吞并琉球群岛。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经济规模最大、战略意义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而欧盟历来在中日之间左右逢迎,两面下注。欧盟在2003年分别与中国和日本确立了双边"战略伙伴关系",在2013年分别启动了对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对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2018年7月16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飞抵北京,与李克强总理举行了第20次中欧首脑峰会,旋即在第二天飞抵东京,与安倍晋三举行了欧日首脑峰  相似文献   

4.
儒学在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日本接受中国汉字、儒学、佛教、科技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其社会发展与中国密切相关。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日本接受中国影响的重要方面。5世纪:儒学传入,加速日本文明进程公元5世纪,中国儒学东传日本。据成书于公元720年的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15年(公元405年)百济博士王仁应邀到达日本,带去10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712年的《古事记》也有类似的记载。这是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的最早记录。此后,中国儒学在日本逐渐传播,对其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5.
重温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田勇人内阁于1960年制订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于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提高当时日本的国民收入起到了很大作用。现阶段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有极大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计划的分析得出了对于现阶段中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与张治宇不同,倪健则是1984年才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全国青联的。他“大气还没喘匀,便一头扎进了对3000日本青年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中”。邀请3000日本青年在我国国庆35周年之际访华,是胡耀邦积极促成的一件大事。1972年中日恢复外交关系,1978年中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总的来说,当时中日关系发展顺利,呈上升趋势。但当时中国刚刚打开国门不久,日本民众对中国了解不够。1982年还发生了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篡改日本侵华历史的事件。因此邓小平提出,要发展扩大中日两国之间的往来,纠正对民间往来重视不够的缺点。1983年11月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期间,按照中央批准的方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邀请3000日本青年在1984年秋访问中国。对于1984年的北京来说,接待3000名外国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当时的宾馆饭店不像今天这样多,为了招待日本客人,中方连军队的招待所都动用了。倪健正赶上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津田左右吉(1873-1961),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上世纪30年代,他对日本神话的研究遭到日本右翼学者攻击,并由于“对皇室不敬”被告上法庭。但战后他开始享誉日本学术界;1947年成为日本学术院会员,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勋章。一直以来,日本的史学家对津田左右吉推崇备至,奉他为历史学的巨匠。1938年,他出版了《支那思想与日本》(之所以沿用支那一词,是因为这样才忠实地反映作者的心态)一书,对中国文化多有议论。在此,我们细细阅读一个日本主流知识分子的中国观,感受当时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日本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日本武装进攻东北三省,1937年7月它又挑起了“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侵华过程中,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与意志,为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服务,对广大的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因此,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全面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专制、愚民,其目的是反动的。但随着日本的投降最终而崩溃。  相似文献   

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3,(8):8-8
日《外交蓝皮书》主张增强日美安保体制威慑力 日本4月5日出台2013年版的《外交蓝皮书》,对朝鲜导弹与核开发以及中国反复进入目本领海表示强烈关切,并指出要提高日美安保体制的威慑力。日本的2013年版《外交蓝皮书》认为,朝鲜的导弹与核开发是”对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威胁”,表示将与美韩等有关国家密切合作予以应对。关于日本和中国存在主权争议的“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问题,蓝皮书认为其中“不存在需解决的领土主权问题”,并称中国进入日本领海、进行雷达照射是“对领土、领海和领空的威胁”。同样的情况也包括日本所谓”竹岛争端”。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日本武装进攻东北三省,1937年7月它又挑起了“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军在侵华过程中,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与意志,为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思务,对广大的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因此,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全面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专制、愚民,其目的是反动的。但随着日本的投降最终而崩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美国、日本和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正日益加强。其标志之一就是在1996年日本已成为中国的第一位贸易伙伴,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位贸易伙伴。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日本与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的特点及其发展背景,详细阐明了选择有效管理理念的标准,并依据选择标准及未来的自然、经济、技  相似文献   

13.
言论     
《世界博览》2010,(18):21
中国已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吴敬琏、JohnMakin等中美经济学家却纷纷推测,中国很可能要经历与日本相似的"十年萧条"。尽管"中国特色"不想复制任何模式,但与"日本之路"的相似之处确实非常明显。相似的模式往往导致相似的问题,例如中国的人口问题就与日本极为相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源外交开始对中东产油国发挥影响力。中国人不仅凭借手中雄厚资金在沙特和伊朗兴建炼油厂,而且还积极投资铁路、港口等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本《选择》杂志2010年1月号文章指出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将提升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力,牵制其石油定价权力,并进而影响日本获取能源的安全。日本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2009年中国从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日均进口石油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15.
高宇 《世界博览》2012,(17):30-33
1972年9月29日,中国与日本正式建交。自此开始,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日本的电影、动漫、电器、日用品、汽车逐渐地走进中国,一点一滴地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着影响。当年,中国人所追捧的是高仓健这样的硬汉,山口百惠这样的玉女,如今却变成了杰尼斯事务所的美少年和苍井空这样的《女神》;当年,人们痴迷的是《圣斗士星矢》、《哆啦a梦》,如今则是《海贼王》当道,各种日漫语言化为中国的网络语言被广为使用。而那些早已占据了中国人生活的电器、汽车、日化厂商,在这四十年之间,既经历了日本"失去的十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又在改革开放之后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几度沉浮。在中日建交四十周年之际,本刊将盘点最具影响力的日本符号,并讲述那些沉浮在中国商海的日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从近六年来日本防卫白皮书中关于中国报道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提高,日本越来越关注中国军队的海洋活动、海外派兵以及中国的军事高科技发展等问题。日本的"中国威胁论"促使日本对中国的关注点更加细致和全面,对中国的安全战略和政策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中国与日本之间染织文化交流的历程和中国传统染织纹样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染织纹样的影响,以及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异于中国的特点和日本风格的形成。作者认为:1.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在母题、形式、内涵和名称诸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极大;2.这种影响以唐代和宋元为甚,明代以后日本逐渐自成一家;3.被称为“和样意匠”的日本风染织纹样表现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和审美情趣,特别是日本人对色彩的特殊感觉和嗜好;4.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日本在印染方面的成就高于织绣纹样方面的成就,中国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9.
宁婷婷 《科技信息》2010,(35):J0319-J0319,J036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20世纪初期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了许多唯美主义的经典之作,并且在其初期作品中非常集中地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之情。谷崎于1918年实现了第一次中国大陆的旅行,并且在完成这次旅行回到日本之后,激发了他创作"中国情趣"作品的热情。同时谷崎从以前就一直想与中国文人有一些近距离的接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儒学于公元6世纪传播到日本之后,经过漫长的消化和吸收,于近世形成了在含义上与中国儒学呈现很大不同的日本儒学。在比较中日两国儒学含义上的差别的基础上,探究含义变迁发生的过程、时代背景,以及它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日本社会与中国社会存在着很大差别,这就决定了两国儒学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变革后的日本儒学在近世与日本民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对日本近世乃至现代的各种事件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