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轨航天器间的电位差异是航天器交汇对接面临的一个重大安全问题,分析了低轨航天器在电离层等离子体中的充电机制,并给出了等效物理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太空站的主动电位控制原理和方法,并针对航天器交汇对接中的电位控制问题给出了2种新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航天器交汇对接中的电位监测方案,即由朗缪尔探针和表面电位探测器组成航天器电位监测包。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动力学建模是对接过程动力学仿真的核心内容,该文在描述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基础上,牛顿-欧拉定理和混合价值 标法对带有大型太阳电池阵的两航天器的对接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建模中将对接系统简化为由追踪飞行器、目标飞行器和主动对接机构组成的三体系统,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作为带有挠性附件的中心刚体考虑,主动对接机构作为刚性体处理,对于挠性附件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除给出接触撞击模型外,还重点讨论缓冲系统的简化模型,从而构成了对接过程的完整的动力学模型,为对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好啦!地球被垃圾层层包围了!那些太空里的破烂儿,围着地球“嗖~嗖~”乱飞,严重威胁航天器和卫星的安全,咱们得赶快治理一下了,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圆满完成。至此,在短短的12年时间里,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全自主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全部三大基本技术,即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航天员安全返回技术、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以及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5.
2013年12月11日,美军研发的X-37B迷你航天飞机已经在轨运行了一年时间,这款颇具争议的轨道飞行器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了,美军通过X-37B验证了无人航天飞机在轨道运行的机制,本次任务也是X-37B的第三次试飞,到目前为止外界依然没有关于X-37B的确切信息。从X-37B的外观上看,其大小相当于一辆汽车,和小货车相当,  相似文献   

6.
陈心怡 《今日科技》2011,(11):56-59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北京时间3日凌晨的"太空一吻"载入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迈向更为广阔舞台搭设了新的一阶"天梯"。中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到今天中国顺利实现了两个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掌握了在轨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华美嬗变。  相似文献   

7.
利用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异体同构周边(APAS)式对接机构的对接运动学分析模型。根据所采用的缓冲力、接触力和摩擦力模型,对对接机构在多种初始条件下的对接过程进行了仿真,并讨论了主推力和摩擦力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与基于推力器对接方式相比, 航天器电磁对接具有无推进剂消耗、无羽流污染、无对接冲击的优势。然而, 航天器对接固有的高度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强耦合性极大地限制了航天器对接控制的性能。该文在远场电磁力模型及Hill模型组成的电磁对接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电磁对接控制模型线性化, 设计全局稳定控制律; 基于Lyapunov函数获得了航天器电磁对接控制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证实了空间电磁对接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10,(11):14-14
英国维京公司专为太空旅游设计的“宇宙飞船2号”目前成功完成独立飞行试验,脱离母船后,它在13700米高空飞行了11分钟,  相似文献   

10.
再入航天器的返回技术是当今航天和军事两大领域的关键技术,本文中对再入航天器的返回原理及过程作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半年择机发射。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载人航天器,相关人员可在上面长期从事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调查环境污染、研究太空环境对生命影响等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舟七号从发射、出舱到返回一气呵成,整个过程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用中国航天人的话说,一切都按程序进行,非常完美,简直是太完美了。尤其是翟志刚一手扶着舱外栏杆,飘浮在太空,一手握着中国国旗,在太空挥舞,这一幕让人激动,让人着迷,这历史的一刻将永载史册。茫茫太空印记了这一刻,中国人来了,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使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神舟七号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出舱活动,已经顺利返回,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从神舟六号到神舟七号用了3年时间,20多分钟的舱外活动凝结了广大航天科研人员的艰辛的劳动和智慧。翟志刚的太空一小步,是中国人的一大步。让捌门回首神舟七号的太空之旅,领略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展望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3,2,1点火!”听到指挥员的口令,操作手果断按下红色“点火”按钮。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不断超越的自然极限莫过于上天入地,从飞天、奔月的古老传说到近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人类古老的愿望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在这里让我们一同揭秘真实版的"天庭"太空生活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入驻"新家"后,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活动,开始了他们为期15天的太空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别看宇航员们离开了地球,可他们毕竟不是神仙,吃喝拉撒睡依然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球上频发的战争和环境危机,使人们开始把人类未来的梦想建立在开发地外空间上,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移民计划。也许移居太空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设想,然而在太空建旅馆,已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有商业公司正在投资开发太空旅馆,并有望在2020年以前建成。届时,它将比目前太空游客到空间站观光更舒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可以像鸟儿那样在天空自由翱翔,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了探索神秘、广袤的宇宙,1961年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正式升空。然而,太空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太空旅行时,宇航员的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呢?如果宇航员病了,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09,(20):6-6
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9月15日报道,由军方负责的中国太空计划,已经在中国南部新建的航天中心横空出世。随着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设,中国原本发展迅速的太空计划又实现了一次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18.
《前沿科学》2014,(2):F0002-F0002
美国行星协会展示的光帆可以通过搜集太阳能使飞船运行。太阳帆飞船靠阳光漫游太空,不携带燃料并一直加速,是目前唯一可能乘载人类到达太阳系外星系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9.
太空资源开发活动具有重大的经济、技术和政治意义.利用规范分析、经济学和政治学方法,分析了太空资源开发的现状,现行的多边与单边治理机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经济特点、行业利益和未来战略发展需要,类比了相似的资源开发制度,提出了中国对太空资源开发的应有立场与主张,包括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治理,及时...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神七的任务列表中,航天员太空行走最为惹眼. 根据国外航天技术的经验,太空行走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是建设空间站的两大基础技术.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可能建设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