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波斯湾是"海上丝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波斯湾航线承担了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量的一半左右,是中国能源进口的生命线.本文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下载精度为0.125,时间间隔为6小时的波高数据,统计分析了2012—2013年波斯湾风浪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波斯湾第二季度波高极值(接近3 m)和有效波高均值(0.6 m)均高于其他季度,第一、第三、第四季度的有效波高均值均小于0.6 m.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比较准确的统计分析结果,掌握波斯湾波浪的分布规律,为波斯湾海域的港口建设和航运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古国的新生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岸,它象一柄仙人掌伸进波斯湾。卡塔尔国面积为一万零三百六十平方公里,还不及波斯湾水面面积的二十五分之一。从飞机上俯瞰烟波浩渺的波斯湾,只见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雪白的浪花被海潮轻轻地推向岸边,涌上海滩。如果将那瓦蓝碧透的海水比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玉盘,那么卡塔尔半岛及其周围的大小岛屿,简直象珍珠一般散落在玉盘里。而从万绿丛中腾起的燃烧废气的焰火,更给这个发展中国家增添了生机。我们游览了卡塔尔全境,乘上轻便的轿车,每小时跑一百二十公里,从东到西仅需四十分钟,从南到北也只不过是九十分钟。  相似文献   

3.
波斯湾盆地古生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斯湾盆地古生界储层原油为高API、低含硫量的轻质油,具有偏轻碳同位素值,形成于还原沉积环境。研究表明,波斯湾盆地阿曼次盆前寒武-二叠系储层原油来源于前寒武-寒武系海相烃源岩。中阿拉伯次盆、鲁卜-哈利次盆古生界储层原油主要来源于志留系热页岩。长期、继承性发育隆起区的古生界背斜圈闭或地层、岩性等隐性圈闭为波斯湾盆地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
生物的灾难     
海湾战争使波斯湾遭了殃。1月25日,大量原油涌入波斯湾,在沿科威特海岸和沙特东海岸形成了一条长约16公里、宽3公里的原油膜。此后这个污染层以每天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不断扩大的石油膜,引起了环保专家们深深的忧虑。波斯湾水面上油膜的第一个受害者是海洋生物和海鸟。目前已有几十万只海鸟死亡,海岸线上到处是乌黑的海鸟尸体,海豚的生存也危在旦夕。一些海洋生物学家最近还发现,海湾石油泄漏将破坏一种海湾特有的珊瑚礁系统。这种珊瑚礁对波斯湾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  相似文献   

5.
两伊在波斯湾竞相袭击对方的油轮,战争在升级,殃及海湾和阿拉伯国家,科威特的油轮更成了伊朗袭击的目标。美苏以“维护海湾航道安全”为名,趁机扩大自己在海湾的军事力量,它们的军舰开进了狭窄的波斯湾航道。两伊战争正面临国际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地图上看,伊拉克正好位于中东地区的心脏地带。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来看,这个地带又正是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的枢纽。波斯湾、红海和地中海环绕四周,从古至今,东来西去、南行北往,莫不经行于此。正是这个面积不大的平原,哺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见证了辉煌的历史。但辉煌的历史也沉淀着深重的矛盾和仇恨,引发着纷繁的冲突。伊拉克东面的伊朗,是波斯人的天下。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曾毫不留情地征服过两河流域,灭掉了新巴比伦王国。而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大军又横扫波斯帝国,结束了古代伊朗人的辉煌。此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7.
<正>6月13日,两艘油轮在阿曼湾遇袭、起火、抛锚,船员弃船求救。就在一个月前,在相近方位,也有四艘油轮遇袭。诡异的油轮遇袭接连发生,恶化了美伊关系,更将波斯湾安全局势带入30年来最严峻的时段。1980年代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袭击波斯湾的油轮,美国海军介入护航,美与伊朗海军爆发了海战。两伊战争结束后,波斯湾地区历经两次伊拉克战争,沿岸国家  相似文献   

8.
石油:“倒萨”的底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不同的伊拉克政权将改变整个地区平衡;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波斯湾。  相似文献   

9.
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获取的最新油气田储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区域上油气主要分布于现今的波斯湾及其周缘地区,层系上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的储集层系不同。在扎格罗斯次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油气最为富集;而在阿拉伯次盆地,侏罗系和白垩系是石油最富集的层系,二叠系是天然气最富集的层系。油气的分布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即次级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史、优质区域盖层和主力烃源岩展布,前2个因素控制油气的层系分布,第3个因素则控制着油气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0.
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地球上最大的古生物——恐龙宣告灭绝。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这段时间里到底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本文笔者用自己的推理对动物起源的奥秘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11.
基什岛是伊朗在波斯湾中的一个岛屿,离伊朗本土最近距离17公里,全岛面积为90平方公里,它以优美的海岛风光著称,被誉为“波斯湾的明珠”。到伊朗的第二天,我们就从德黑兰飞到这里。伊方这样安排的目的十分明确:希望我们报道一下他们引以为豪的自由经济区。整个基什岛真像一个大工地,已建好的高级饭店、商务中心林立,还有许多楼堂馆所正在兴建之中,到处是旋转的吊车,一派繁忙景象。伊朗迫切需要国外的投资,并制定了非常优惠的投资政策。这里是伊朗开放的一个窗口,他们希望把基什岛建成像阿联酋的迪拜那样的自由经济区。然而,…  相似文献   

12.
修改了Cross和Moscardini建立的从南极用拖船运送冰山到波斯湾的数学模型,使最低费用由原来的0.055£/m3降到0.004£/m3  相似文献   

13.
田义升 《科技信息》2009,(14):316-317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六国之一。国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0公里,全国总人口80万(2005年),其中卡塔尔人口占30%,其余为外籍人口。自然资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家闲置资金增加,政府不断扩大基本建设投资。繁荣的经济状况使得建筑业欣欣向荣,这为国际工程承包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也使卡塔尔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市场。众所周知,卡塔尔建筑市场为准高端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众多建筑商的关注带来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东北虎     
解焱 《科学世界》2007,(6):36-36
大约200万年前,老虎出现在当今中国的南部。上世纪初,全世界老虎的数量在10万只左右,最新的调查却表明,虎在全世界的总数大约为5000只,处于非常濒危的状况。今天,老虎的分布区仅占历史上的7%。所有的野生虎仅存在于亚洲,都属于一个物种:Panthera tigris。科学家对现存老虎有多少个亚种说法不一。这里列出通常接受的8个亚种。  相似文献   

15.
伊朗和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盛产石油,都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国。两国都是伊斯兰国家。伊朗在东,伊拉克在西,陆地边界1,200公里。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边界争端之所在。两国还共同南临海湾,伊朗人称为波斯湾,伊拉克则称为阿拉伯湾。两国及海湾国家的重要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海上门户。两国之间长期存在领土、民族、教派等纠纷(参见本刊1980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角度研究在9600千米以外的南极拖运冰山到波斯湾,将其化成冰水取代淡化的海水作为国民用水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用微积分的方法建立了冰山运输的数学模型.通过较大量的微积分计算以及使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4.0计算,在忽略一些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得到结论:如果选用运载量为10^8米^3冰山体积的拖船并且平均以3千米/小时的速度将冰山运往波斯湾,则淡化后的海水成本比冰水的成本高出25倍.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冰山运输比海水淡化更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亚历山大大帝经过阿富汗向恒河流域远征开始,几乎任何一个在欧亚大陆上国势足够强盛的大帝国,诸如波斯帝国、贵霜帝国、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最后也都来到阿富汗。阿富汗地处中亚的南部,虽然它只是一个面积仅65万平方公里,并且国土80%以上都是高原山地的内陆国家,但却是控制着通向南亚次大陆、波斯湾、中亚北亚大草原和西亚等地的枢纽。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阿富汗这片土地的历史中,无数的民族或迁徙或扩张的过程中,都会经  相似文献   

18.
发现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何元庆、沈永平在甘肃省迭部县境内扎尕那地区发现大量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冰期形成大约始于200万~300万年前.结束于1万~2万年前.波及范围十分广泛,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新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一种已灭绝的有袋类动物——袋貘,其体重可能超过1吨(1000公斤),而且前肢肘关节固定维持在100度左右的夹角,这种前肢形态在已知的哺乳动物中显得与众不同。袋貘出现在大约2500万年前的澳大利亚东部,大约1万年前灭绝。此前考古研究已知,这种有袋类动物体型庞大、  相似文献   

20.
马杰 《科学世界》2007,(6):87-87
现在世界上大约有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有四五条鞭毛,形成螺旋状旋转运动,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胃癌、胃溃疡。有研究报告指出,人类在大约5.8万年前即已感染这种细菌,那是人类从东非向世界扩散迁徙的同一时期。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的基因,也许可以知道人类大迁徙的历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