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创作中,大家都知道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特别是眼睛的刻画。然而,传神的五官描写,同样能使人物形神毕现、跃然纸上。比如“嘴唇”等。本文就试从刻画“嘴唇”来讨论描写五官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舔嘴唇可保湿。人的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就好像抹上了一层浆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更容易起“皮”。如果嘴唇干燥不舒服,可以适当涂些不含色素及香味的润唇膏。误区二:穿衣越多越暖和。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衣服一件一件穿上身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另外,从人的生理角度说,穿衣过多过厚,由于热量大,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流增…  相似文献   

3.
三、魔穴之谜“晶晶,现在A工程就只剩下我们俩了。”我抚摸着她坚实而富有弹性的后背说:“HS集团是不会放过我们的。”她慢慢地直起腰,晶莹的泪水已不再往外涌,但鲜红的嘴唇仍在颤抖:“那你怎么办呢?”“应该说我们。”“不,你应该躲一躲。”晶晶咬着嘴唇,两眼发出  相似文献   

4.
嘴唇会说话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嘴唇可以看作是健康的窗口。嘴唇的颜色、光泽、质地无一不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正常健康的嘴唇一般肤色红润而有光泽,干湿适度而有弹性。一旦身体有问题,嘴唇就会出现改变.所以清早起床,不妨照照镜子。仔细看一下自己的嘴唇,看是否有下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居住着一种威猛无比的动物叫做“红头鹰”,它的嘴唇微红,食物是热带植被里隐藏着的一种叫做“泰鹿”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6.
《安徽科技》2005,(1):99
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生物识别技术,但科学家们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1,(9):26-26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要记住路上的行人不止你一个。”——奥黛丽·赫本  相似文献   

8.
冬天来临,我总觉得嘴唇干干的,所以常用舌头去舔,滋润嘴唇。可是没过几天,就舔出问题了!嘴唇发干的现象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开裂,甚至出血了,连张嘴说话.  相似文献   

9.
《嘴唇里的阳光》包含多重隐喻,陈染的真正主旨是拒绝既定规则,建构“另一种规则”,“另一种规则”的建构必须以拒绝所谓的既定“规则”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文摘     
《科技潮》2007,(11):57-57
嘴唇干怎么办秋高气爽,干燥多风,很多人都会觉得嘴唇发干,出现皲裂,因而就会不自觉地舔唇,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嘴唇的干燥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导致唇部肿胀、结血痂。  相似文献   

11.
春天话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膜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时发生,尤其三、四月份春暖花开之时是“流脑”发病的高峰期。“流脑”起病初期,很象感冒,以后体温逐渐升高、头痛、呕吐、烦燥不安,有的病人皮肤及粘膜还会出现颈项发硬,头向后仰,说胡话等,严重的一发病就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面色灰白、嘴唇发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小儿还会有惊厥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张竹坡批评本第六十二回,写到李瓶儿将死之时,西门庆“往后边上房里对月娘悉把祭灯不济之事,告诉一遍:‘刚才我到他房中,我观他说话儿还伶俐,天可怜,只怕还熬出来,也不见得‘”,后有行间夹批:“颖上三毫,如灯取影。”接下去写“月娘道:‘眼眶儿也塌了,嘴唇儿也干了,耳轮儿也焦  相似文献   

13.
动手做汽笛     
嘴唇嘟成圆形,口腔是共鸣腔,舌头调节从肺部呼出的气息。吹口哨,人人都会,不用乐器就可以吹出美妙的声音。这其中的物理学道理同样被应用在汽笛和管风琴上。  相似文献   

14.
从崔子恩的长篇小说《桃色嘴唇》以及他执导/执演的电影《丑角登场》和《男男女女》,可见“酷儿”(Queer)在当代中国文化的艰难处境。崔子恩挪用了传统戏曲本来属于附庸小角色的丑角,并把它转化成当代小说/电影的主角,通过一种由丑角衍生性的屈辱(Transformational shame)——一种中国式的酷儿操演(Queer performativity),把那种屈辱的场景当作一种近乎取之不尽的能量转换来源,以抗捍自身的同性爱者或“同志”身份。这样的一种酷儿操演不但把过去“革命的身体”颠覆成“身体的革命”,也把过去革命同志与民族国家挂钩的主体镜像给打碎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单色背景下的人脸,本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定位算法。该算法包括两个部分:首先进行肤色分割,该采用迭代算法计算Cb、Cr阚值,进行自动分割,可完整地分割出人脸部分;然后进行人脸定位,由于嘴唇具有较高的Cr值,可去除嘴唇部分以消除嘴唇对其它图象部分的影响,利用水平、竖直灰度特性确定人眼坐标,将人脸图象规范化。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群猴子,此起彼伏地跳跃,你会想到什么?不安分的跳蚤!哈,真是绝好的比喻。这下,我们终于可以给滇金丝猴起个调皮的绰号啦——红唇跳蚤!因为它有着和我们人类一样红嘟嘟的嘴唇。黔金丝猴的嘴唇也是红的,而川金丝猴则唇色瓦蓝! 对“红唇跳蚤”感兴趣了吗?来吧,揣上地图,轻装出发。  相似文献   

17.
“贴脸”是欧洲国家亲友见面、告别或表达感情时的一种礼仪,外交场合也会使用。通常用于男女或女性之间,一般先贴右脸,贴脸时伴由嘴唇来“配音”发出亲吻时的声响,分两下和三下两种,瑞士人的习惯是右左右贴三下。  相似文献   

18.
副词“就”的三种句式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时间、数量、年龄、范围、程度、逻辑、语气等的主观态度。(X1)+就+X2+(了2)的句式:副词“就”取“较快衔接”义,“就”不重读,在表示数量、年龄、范围、程度等时,有关词语位于x1位置有“趋小”的倾向,处于)(2位置有“趋大”的倾向;“(X1)+就+X2”的句式:副词“就”一般是“限制”义,重读,或和其所“限制”的X2一起重读;“X+就+X”的句式:副词“就”义有双重性—“较快衔接”义和“限制”义。“X+就+X”是一个紧缩式复句,前X相当于一个条件小句,副词“就”“衔接”并“强调”后X的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9.
“千真万确。有一个人甚至……太可笑了! 我不能再议论顾客,你自己也明白,应该保密……”女技师嘴里说着,两只手在莲娜背后忙个不停。一些机械嗡嗡地响起来,一个小护板像是宇航员的面罩,遮住了莲娜的脸。“草图已经打好了,嘴唇线条更清晰一  相似文献   

20.
秋燥季节,空气温度低,风沙大,人们的皮肤皱纹增多,口唇易于裂出血。不仅痛苦,还有损容颜。我们知道,嘴唇的色泽与湿润程序,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从医学观点看,口唇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其构造与口腔粘膜大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