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美国人习惯于每天都要服用一定数量的多种维生素,面对这种习惯,法国人也在寻思他们是否会缺少这些保持健康的重要成份。为此,萨比娜·德拉布罗斯去美国询问了这方面的专家,畅销书《维生素C治感冒》的作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莱纳斯·波林和著名的哈佛大学女教授雪莉·塞南。他们的回答以及法国研究人员的回答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总之,可以这样说,维生素是有用的,但有些维生素服用过量会造成毒害。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北京推出一份上乘的大众科普杂志《Newton科学世界》。可以说这在我国科普媒体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波。这个冲击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市场能不能办好一本高品位的科普杂志?我们回答是:“能,但有困难。”只要克服了困难,那么就可以创造人间任何奇迹,办好一本科普杂志也不例外。记得抓年代初,上海有一本《科学画报》,当时印数每期都超过百万大关。一次我去南京出差,某研究所的几个研究人员提出要我设法在上海为他们代订《科学画报》,说在南京订不到,请我帮忙。为什么那时候的《科学画报》这么吃香呢?原因有三:一是科…  相似文献   

3.
一个犯人从监狱里逃走。瓦尔尼克侦探和他的助手发现了他的踪迹。他们追到一个村庄,人们向他和他的助手反映,15分钟前,确有个陌生人到过此地,往庄稼地方向去了。不错,模样与照片上的那人一样。两位侦探二话没说,朝人们指的方向追去。在田地里他们看见有一个人正在割亚麻,侦探便向他打听:“哈罗,刚才,是不是有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路经此地?”“也许吧,有人来过。我说不准,我一直埋头干活,没注意过路的人。”他回答道,但眼睛却不看问话的人。“谢谢!”瓦尔尼克侦探边说,边继续往前追赶。突然,他停住脚步,从身上掏出手枪,回头往刚才在田里割亚麻…  相似文献   

4.
特约编辑的功劳《世界科学》的正式编辑人员只有3人,能按时完成编辑出版任务,虽然有自己的尽心尽职尽责,但与特约编辑的工作是分不开的。确切地说,他们为《世界科学》立下汗马功劳。我出差外地,与同行们谈起编辑工作,他们不相信《世界科学》只有3位编辑人员。我告...  相似文献   

5.
<正>南希·格蕾丝·罗曼(Nancy Grace Roman):许多人跟我说,我不可能成为天文学家,但所幸我根本没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大约30年前,在一次校园参观当中,我跟理学院的同事们一起共进午餐,席间被问及是什么促成了我的成功?我不假思索地说:"娴熟卓越的写作和演说能力。"这个回答使他们大为惊讶。但是我这样回答是因为,在我主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天文项目  相似文献   

6.
吸烟导致肺癌可以说已成定论.那是什么导致吸烟的?冰岛遗传解码公司(Decode Genetics)的研究人员不久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虽然没有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们认为已经找到了为什么一些吸烟者适量吸烟而另一些吸烟者手里则很少不拿烟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从遗传角度说--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罹患肺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间谍影片中,常常把间谍描写成慌里慌张、东张西望或刨根问底的人。实际上真正的间谍大都有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他们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善于伪装自己,一般是很难识破他们的。中国有句俗话,说傻瓜当不了将军和间谍。在英国也有一条铁的原则,叫间谍是最高级的知识分子,非绅士不可为。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微小的细节就有可能使一个间谍露出自己的马脚。听懂德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一些科学家在攀登顶点的征途上不畏艰险,他们久久为功的坚持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拉姆塞坚持不懈"捕捉"惰性元素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测定氮的密度时发现,从大气中除去氧、碳酸气和水蒸气所得的氮气的密度为1.2572克/升...  相似文献   

9.
●科学是包罗万象的事业,需要有各方面的才能。如果你想献身科学,就要把握住自己最突出的兴趣和天赋,并不断地加以培养和发展。在我一生接触到的许多人中,有一些人非常善于动手,并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良好的直觉。我会鼓励你们,鼓励你们的家长和老师努力挖掘和培养你们的这种才能。那些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具备了在各种实验科学领域大显身手的优越素质。科学需要的通才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计算机程序之类事物有足够兴趣。美国所有的大学教授都知道,在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有些人很有设计计算机程序的天赋。他们做事非常快,学得非常快,而且他们…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展示数据共享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科研数据共享的建议。你会跟大家共享你的科研数据吗?当把这个问题抛给科学家时,他们绝大多数都会回答说"当然",因为数据共享带来的好处太多。数据共享,好处多那些从数据开放获益的人往往他们本人没有拥有大量数据,同时他们也没有机会来研究物理实验,去野外搜集样品,获得临床脑部成像等。而那些共享了数据的人也可以从交叉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的众包审查、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中获益,而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科学教育,在教育界和科技界长期以来有许多模糊的认识,常常和科学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与获取混为一谈。所谓科学教育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等素质的综合。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通过科学教育的熏陶和培养,可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近百年来,无数仁人智士意识到,强国富民再造中国离不开科学技术,他们为摆脱愚昧与无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不遗余力地献身于科学启蒙运动,以图完成国人的强国梦。然而应该说,这个目标还未达到。今日的中国需要新的科学启蒙,需要现代科学教育。只有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生产     
现在未必还有这样的科学工作者,他们至今还怀疑科学是由实践所产生,怀疑科学在历史中的出现是为了回答生活的实际需要,怀疑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正是由这些需要所决定的。同时也无可怀疑,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的唯一社会职责是在于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特别是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多年前"捡金戒指"的街头骗局,到如今陌生电话的"猜猜我是谁"、短信诈骗的"重金求子",诈骗的方式在不断变化演进。由于诈骗的技术门槛不高,容易模仿,诈骗很容易像病毒传染一样扩散开来,从而形成地域性犯罪。多年以来,由于违法成本低,回报惊人,诈骗屡禁不绝,而地方的监管不力,也为诈骗的蔓延提供了空间。于是,多样的诈骗方式不仅让一部分人不劳而获,甚至成了一个村的经济来源,演变为当地的"经济支柱"。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  相似文献   

14.
8岁那年,母亲给她出了道选择题:“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应该有某个人为这个问题做些事情.但是为什么是我做?另一种人说:必须有某个人为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她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时妹妹从门外跑了进来:  相似文献   

15.
透过陵墓墙上的一个小洞,他们向内窥视.那是一位古埃及国王的长眠地."你看见什么了吗?"其中一人发问."是的,太神奇了!"另一人回答道.他们看到雕像和金质的随葬品在昏暗的墓室中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曾经有人问我:“李老师,诺贝尔奖中好像没有天文学方面的单项奖,那么天文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如何来奖励呢?”我回答说:“诺贝尔奖中当然包括天文学部分,只不过没有设立天文学单项奖,而是归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由此看来,应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文学与诺贝尔奖的关系,而天文学又是大家(尤其是青少年)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领域,所以下面我就介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大自然探索》2001,(11):10-11
最近,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蒂芬博士归纳总结了十二个经科学家研究证实的有关智力的事实,这些事实不但让大多数人感到惊奇,也让一些专家感到震惊。 事实1:智商(IQ)与一些简单能力有关 请看下图,尝试回答该图中哪条线更长。 回答出图中右边的线要长一些没有什么困难,只是智商高的人回答得快一些。甚至智商低于70的人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也有相当的准确度,但他们比高智商的人多花5倍的时间。这也许是因为这类问题需要逻辑推理过程,而低智商者的神经系统效率低,需要很长的观察时间。不管你接受与否,智商确实与完成简单任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的纸杯和塑料杯,哪个更环保?很多人可能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一次性纸杯。然而加拿大科学家的一组数据显示事实并非这样。为什么说一次性塑料杯要比一次性纸杯更环保呢?本文通过制作工艺、生产能耗以及回收利用等方面,告诉你答案。先做一个小测试,问你自己,一次性纸杯与一次性塑料杯,哪个更环保?然后你再问问你周边的人同样的问题,看看他们怎么回答。不仅要听他们的答案,你还可以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他们是感觉你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不屑一顾,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不值一哂,  相似文献   

19.
似乎这个问题本身就让人感到奇怪。按日常经验,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到某一点,这应该有明确的含意,难道还有什么可疑的吗? 让我们先看一看哲学家们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哲学家考虑问题不同于常人。他们爱追根问底,看个究竟,不把矛盾揭个底朝天,决不罢休,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都遵守一定的哲学原理。换句话说,任何与正确的哲学原理相违的都不成其为科学。  相似文献   

20.
长寿是人类的愿望。然而,人究竟能活多久?长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这些问题目前在科学上还不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但是,有关医学专家,特别是老年学家们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人们相信,许多问题将逐渐明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