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社会实际问题.学生的成长过程、生活环境及其知识结构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要想把知识学得灵活,学得扎实,就必须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说"联系法"在政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军 《科技信息》2010,(5):243-243,395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体育的教育,尤其是中学体育素质教育,体育课程新标准也相应的不断改进,以适应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其中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强调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精神和宗旨。  相似文献   

3.
田勇 《科技信息》2009,(24):254-254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新课标强调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因此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素材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显得十分有必要。通过近年相关研究发现,都在强调教学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生活实际多被作为背景运用,生活物品和生活事例等生活素材是物理教学和生活联系的纽带,物理教学是为生活服务,同样,生活素材也可以为物理教学服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利用生活素材解决物理教学问题正是这方面研究所欠缺的。论文着眼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合理运用研究,该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从教学的不同环节探讨生活素材优化教学的合理运用。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总结生活素材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2)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生活素材在优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主要包括在新课引入、改进实验、演示实验、促进概念、习题、方法教学、创设情境等方面的运用策略。研究表明,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中合理运用生活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养提高。最后,论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课题实践的成果及思考。  相似文献   

5.
数学建模与大学生素质之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新兴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它对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吸收新兴学科的知识、促进大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它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一段时间里很难把自己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素质教育刚好弥补了这种缺陷,它倡导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这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同其它的数学能力一样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应加强数学应用教学,多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外实践,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冬旭 《科技资讯》2006,(22):127-127
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这是在课程教学中注入素质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学应用题的数量和分值在会考、高考中将逐步增加,中、低档题目将逐渐齐全,并将在命题中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突出理论与知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未来,实现高考命题改革与中学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结合,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牛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所以,数学教学向生活回归,向应用贴近,是我们教学新课程应予突出的又一重要方面.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注重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贡俊 《晋中学院学报》2023,(6):86-88+101
“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着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和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基础上,应针对课程特点采取“科研案例收集——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讨论——教师总结——线上作业巩固”的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和课堂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规范标准和参考资料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最终使学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工程训练”课程以“构建真实工程环境,培养现代工业精神”为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解决工程训练课程的“课程内容落后,与实际生产脱节,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实际问题.依托“校企”合作共建,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在如何结合生产实际,引进生产管理模式来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个人的职业道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于晓梅 《科技信息》2010,(2):333-333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实现了教育的本质回归。本文对学生熟悉的自行车进行了知识探究,分别探索了力学知识与应用、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应用、其它物理知识的应用。通过解析自行车获得基础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回忆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达到快乐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先行"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主要从改变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论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悦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146-148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为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要,提高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不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音乐教育同社会生活和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文化视野。重视对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将音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新课程体系下音乐创新教学的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教师角色变了,学习方式变了,我们的数学课堂越发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可以参与知识的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质疑、表达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应用知识.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实效性出发,结合农村教学实际和本地学生特点,在数学课堂中针对"探究式学习"做了大胆的尝试与研究,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此,就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态学"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对知识的认知缺少高阶性,都是被动地"专心听讲".教师完成大纲规定的知识的讲授时间都不够,课堂上几乎不能开展讨论,教学也处于低阶状态.为此,作者对"人类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基于"雨课堂"的功能,把线上慕课和线下课堂学习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课上向课前和课后延展.在教学理念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前学生在线完成慕课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内容.课堂上先检查慕课学习效果,督促学生课前的线上学习.之后,解答问题、分析课程内容,同学交流对知识的理解和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讨论,扩展知识的新内涵.探索把"人类生态学"课程建设为符合"金课"特征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材料力学"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基于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通过MOOC平台、腾讯会议等在线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学习。在线教学过程中,弱化公式推导,配合适当的课程作业,帮助学生在结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应用拓展。线下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注意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重点知识辅助仿真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线上线下教学实际,创新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平台和时间限制,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