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镁渣的活性激发及镁渣砖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发镁渣的潜在活性对于镁渣的直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镁渣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掺加少量矿渣及活性激发剂配制胶凝材料并制备镁渣砖,研究了不同激发剂对镁渣胶凝材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渣单独作为胶凝材料强度很低,与少量矿渣复合28 d抗压强度从1.8 MPa增长到27 MPa以上,NaOH对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强度具有一定影响,而石膏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大;80%的镁渣与20%的矿渣外掺5%的脱硫石膏能制备MU20等级的标准砖.  相似文献   

2.
加速钢渣水化过程、胶凝活性激发对钢渣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以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复合激发剂,基于交叉试验的设计方法,对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l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并以此揭示复合胶凝材料协同优化的机理。复合胶凝材料配合比的交叉试验结果表明:钢渣30%、矿渣60%、脱硫石膏10%,水灰比为0.5,28 d抗压强度为40.4 MPa,其他各项性能指标满足GB/T1346—2011要求。通过多项测试手段可以判断出,矿渣在脱硫石膏的激发作用下不断水解,缩短了水化诱导前期和延长了诱导期,提升早期水化反应程度,释放大量热量,生成了generates ettringite (AFt)和C—S—H凝胶。而浆体的pH值上升,促进钢渣水化反应,加速了浆体由液相反应转为固相反应,证明了...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台湾省的矿渣、电炉还原渣和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制备矿渣-电炉还原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28 d的胶砂抗压强度达到39 MPa,可在某些场合作为普通水泥来使用。采用3种方法检测胶凝材料的安定性,其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采用X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量色散谱(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和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和C-S-H凝胶,水化产物的聚合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在水化反应中,矿渣提供具有潜在水硬活性的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电炉还原渣提供碱性氧化物,石膏提供硫酸根离子;三者协同作用形成的钙矾石类复盐和非晶态的C-S-H凝胶是材料强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研究矿渣原状脱硫石膏质量比、水泥、碱性激发剂生石灰粉、水胶比和减水剂对原状脱硫石膏水硬性胶凝材料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配合比.分析消化时间、养护制度对胶凝材料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矿渣与原状脱硫石膏的最佳质量比为4∶6,水泥、生石灰、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8%,7%,0.7%,最佳水胶比为0.26,这些组分均在脱硫石膏与矿渣质量和的基础上按质量比外掺.该原状脱硫石膏水硬性胶凝材料体系的最佳消化时间为18 h,最佳蒸养时长为21 h,最佳蒸养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5.
改性脱硫灰掺加矿渣粉煤灰制备生态型胶凝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钢铁企业产生的脱硫灰的特性,通过实验进行了改性脱硫灰掺加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制备生态型胶凝材料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铁企业烧结工序产生的脱硫灰经高温改性后在制备胶凝材料过程中起到了替代石膏的作用;实验最优配比(质量分数)为粉煤灰4%、改性灰159/6、熟料18%、矿渣61%,再适当地辅以掺加激发剂和减水剂,可获得性能良好的具有较高强度的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发适用于微细粒尾矿固结的矿渣胶凝材料,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响应面实验设计,考查了熟料、石膏配比及其交互作用对矿渣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回归分析,提供了各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的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与石膏相比,熟料为更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矿渣水化对熟料的需求量增加,对石膏的需求量减少;拟合的二阶回归方程模型具有良好可靠性,以3d养护龄期的抗压强度最大值为优化目标,可得出预测优化方案中熟料、石膏占矿渣质量的最佳百分比分别为52.47%、19.36%。与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矿渣胶凝材料具有早强和高效的特点,同等条件下,其3、28d的抗压强度可分别提高122%和104%以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矿渣-钢渣-石膏体系在水化早期的反应过程,侧重于分析单独变量条件下早期水化产物的种类、产生时间、相对产生量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石膏和钢渣都可以激发矿渣水化,在矿渣-钢渣-石膏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过程中,矿渣、钢渣及石膏能够产生以生成钙矾石为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主要水化产物是钙矾石和C-S-H凝胶.钢渣及钢渣与石膏混合物的极早期水化速度很快,对调节矿渣-钢渣-石膏胶凝材料体系的凝结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司家营铁矿全尾砂,利用石灰、脱硫石膏、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并通过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新型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的水化机理,确定激发剂优化配比。研究表明,当料浆质量分数为68%、胶砂比为1∶8、石灰质量分数为3.5%、脱硫石膏质量分数为16.0%时能够满足司家营铁矿南区嗣后充填法采矿对充填体强度的要求。结果显示,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胶砂体与水泥胶砂体相比,结构更致密、产状更粗大,水化产物主要为AFt晶体和无定型C-S-H凝胶,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胶砂体的龄期强度。  相似文献   

9.
大掺量冶金渣制备高强度人工鱼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用作制备高强度人工鱼礁的钢渣--矿渣--熟料--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强度.净浆正交试验表明:钢渣∶矿渣的复合比为5∶3,并与10%的水泥熟料和10%的脱硫石膏复合的胶凝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优化后的胶凝材料代替水泥,并以热闷法稳定化的钢渣颗粒为骨料,可以制备出抗压强度达到50 MPa以上的人工鱼礁混凝土.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净浆的水化过程,发现体系在早期水化主要生成AFt相和C--S--H凝胶,在后期钢渣和矿渣的火山灰活性反应对强度的增长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脱硫石膏-偏高岭土-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脱硫石膏和偏高岭土组成的辅助胶凝材料与50%水泥组成的复合胶凝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00℃热激活脱硫石膏为无水石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空腔结构和晶体缺陷;脱硫石膏经400~800℃热激活处理后试样10min~7d的溶解速率不同,且经800℃热激活处理的脱硫石膏溶解速度最快;标养条件下选用经800℃热激活的脱硫石膏作为复合胶凝体系的组分能够获得较高抗压强度,而蒸养条件下可选用未经热激活的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与偏高岭土配比按CaSO4和Al2O3摩尔比控制,其比值在0.7~1.1范围内较为适宜,能够达到理想的强度且体积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扩展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以碱渣和钢渣作为固化剂、电石渣作为激发剂,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处理,研究固化淤泥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强度性质。正交试验表明,碱渣对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强,固化污泥养护28 d时,碱渣对强度的影响显著,而钢渣和电石渣对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剂掺量较少的试样在第3次浸水时破坏;其他试样经5次干湿循环整体仍完整,1次干湿循环使固化淤泥的强度降低约1/2,后续干湿循环对强度的影响不大;增加固化剂掺量有助于提高固化淤泥的干湿循环耐久性。固化淤泥的水化产物主要有水钙沸石和钙钒石,钙钒石随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少。与碱渣-矿渣-电石渣固化淤泥相比,碱渣-钢渣-电石渣固化淤泥中胶结力较强的水化产物偏少,而钙钒石具有膨胀性,使试样端部破损形成薄弱带,故后者的强度较低和干湿循环耐久性较差,但仍能满足对强度要求较低的一般填土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镁渣利用率低,以及对现代混凝土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问题,以镁渣掺量,矿粉取代率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试验研究镁渣矿粉复合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率、单位面积的裂缝数目和总开裂面积均随矿粉取代率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大,随镁渣掺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镁渣掺量0~20%时,减小幅度大,镁渣效应高;镁渣掺量20%~40%时,减小幅度小,镁渣效应低。混凝土的总开裂面积与水分蒸发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矿粉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不利,镁渣能有效补偿和抑制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保水性好是其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镍渣微晶玻璃制备及铁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富铁镍渣及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R2O-MgO-Al2O3-Si O2系微晶玻璃.在对回收利用废渣中铁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研究Li2O、Na2O和K2O的含量对铁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镍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同时回收含量较高的铁不仅可行,且还原效率为71%~87%,所制备的微晶玻璃致密.XRD分析表明,微晶玻璃试样熔炼过程中所还原的铁为灰口铸铁,同时还存在少量硅铁以及镍铁合金,且还原铁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镁渣和矿渣对复合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掺加10%~40%镁渣制备了镁渣矿渣复合硅酸盐水泥,研究了镁渣对复合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镁渣中主要矿物是β-C2S和γ-C2S,具有较好的火山灰活性。随着镁渣矿渣比(MS/BS)的增加,复合水泥凝结时间延长,强度逐渐下降,当MS/BS为0.67时,即镁渣掺量20%,矿渣掺量30%时复合水泥28d抗折强度达9.10MPa,抗压强度达42.53MPa,达到了国标42.5#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炼钢炉渣中钙镁离子的浸出和碳酸化率,用荧光光谱仪分析了炉渣的成分,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相组成。试验了不同剂量的盐酸和醋酸作为浸出试剂的浸出效果,以及温度、搅拌条件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用HCI作为浸出试剂可达到良好的浸出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浸出率可达93.4%,用醋酸的浸出率可达85.8%。盐酸浸出后再通CO。所得碳酸钙的纯度可达91.02%,转化率56.5%;80℃时用醋酸作试剂的浸出率大于盐酸;搅拌有利于钙镁离子浸出。  相似文献   

16.
电渣重熔过程渣皮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本文对生产过程渣皮进行取样分析,揭示不同位置渣皮分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结合激冷层的生成机制,提出以激冷层成分反映渣池成分的设想。通过同一支电渣锭生产过程不同位置(高度)渣皮的激冷层成分测定,得到冶炼过程渣池成分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iron-rich glass-ceramics prepared from the mixture of nickel slag (NS) and blast furnace slag (BFS) with a small amount of quartz sand was investigated. A modified melting method which was more energy-saving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on-rich system has much lower melt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and glass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c), which can result in a further energy-saving proces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a quick but controllabl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with its peak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t 918℃.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ugite crystals begins from the edge of the sample and invades into the whole sample.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can be completed in a few minutes. A distinct boundary between the crystallized part and the non-crystallized part exists during the process. In the non-crystallized part showing a black colour, some sphere-shaped augite crystals already exist in the glass matrix before samples are heated to Tc. In the crystallized part showing a khaki colour, a compact structure is formed by augite crystals.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矿渣与磷石膏配制低热微膨胀早强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矿渣的综合利用和改进水泥性能。方法研究矿渣的活性、细度、掺量及磷石膏对生产低热微膨胀早强矿渣水泥性能的影响,并试验研究该水泥的其它性能。结果控制矿渣细度sb=382~450 m2/kg,水泥熟料细度sb=310 m2/kg,矿渣掺入量为50%~70%等工艺参数,通过磨料混合可制成425以上的低热微膨胀早强矿渣水泥。结论矿渣可用于425以上的低热微膨胀早强水泥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