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油气藏成藏时间的确定一直是石油地质研究领域的难点。该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龄及温度-时间热史模拟技术探索了如何精确限定油气藏的成藏时间。从渤海蓬莱9-1潜山花岗岩储层裂缝带和基岩带分别获取2件磷灰石样品,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长度、年龄和径迹分布,利用 AFT Solve 软件模拟获得了它们的温度-时间热史轨迹。2件样品相似的温度-时间热史轨迹表明,在3.8~2.6 Ma B.P.期间,由于受石油流体充注的影响,样品发生异常热扰动和温度突变,在3.2 Ma B.P.时期受扰动的温度达到最大。根据受异常热扰动的起始时间,确定蓬莱9-1潜山花岗岩石油充注时间为3.8~2.6 Ma B.P.,油气藏的主成藏期为3.2 Ma B.P.。 相似文献
3.
黄陵隆起形成(165—100Ma)的碎屑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陵隆起东部9个碎屑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表明:∈2-J3碎屑岩的AFT热年龄148—104Ma(径迹长度为12.6313.79μm)代表了沉积物经埋藏加热和径迹完全退火后的抬升冷却年龄;K2碎屑岩的AFT热年龄110-81.5Ma(径迹长度为11.22—12.71μm)表明盆地沉降幅度达到但没有超过AFT的部分退火区间(80—120℃);3个样品进行AFT多元组分模拟获得了质量较好的热历史曲线.黄陵隆起AFT的时间-温度演化曲线包括四分段,即-2.0--2.1℃/Ma(425Ma→320Ma),0.2—0.3℃/Ma(320Ma→165Ma),1.9—2.7℃/Ma(165Ma→100Ma)和0.2—0.5℃/Ma(100Ma以来).综合AFT年龄、热历史曲线与地层分布等特点,认为由杂岩核与中、古生界环翼组成的黄陵穹窿形成于165—100Ma,这一快速的冷却抬升事件同时造成了隆起周缘J3/K1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以及K1-K1 2大套的粗碎屑砾岩堆积. 相似文献
4.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沉积盆地的热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灰石裂变径迹是研究沉积盆地地热史的强有力工具。胜利油区东营凹陷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表明该盆地的古热作用比现今热作用强。盆地形成初期经历的热事件使其具有较高的热流,随后热流缓慢衰减;3号样品径迹长度的混和型分布说明东营组(Ed)和馆陶组(Ng)之间的沉积间断曾引起了盆地古地温的降低。东营凹陷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位置在2000~3400m左右,和生油窗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裂变径迹法研究白云鄂博东矿的成矿时代及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白去鄂博东矿采坑深度达56mm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具有在较低温度下能够退火的特性,因而它可做沉积岩所经热历史的天然古度;以及锆石的径迹封闭温度在700℃以上的特点,对东矿上部围岩和采坑底部进行采样,从收集的含铁南板岩中分选出磷灰石和锆石单矿的。 相似文献
6.
7.
8.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分析在石油勘探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
本文根据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的三口探井取得的13块岩芯,系统地做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的测试。确定文留地区的磷灰石径迹衰退带的上限为2,000m,下限为3,500m。其温度范围为70℃~125℃。通过换算得到该区的古地温梯度,并取得区域的平均古大地热流值。根据测试资料,编制了径迹长度频谱图、绝对年龄与深度关系图。这些基础图对区域的古地温场的解释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方法,探讨分析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发生的径迹年龄(AFTA)和长度(AFTL)分布特征,并通过反演法建立热史模型,恢复构造热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能至少经历了3期隆升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期((138.0±10)~135.8 Ma)、早白垩世晚期((116.0±8)~109.3Ma)和古近纪中晚期(52.0~29.4 Ma)。在时间演化上,新河组下段(J2x1)地层在盐场次凹和小湖子次凹具有相似性,但后者地层温度普遍高于前者,尤其在早白垩世,拥有更利于油气生成的地温环境。发生在180.0~146.7 Ma和130.5~100.0 Ma期间的2次增温过程与烃源岩热演化关系密切,地层温度可加热至72.0~135.0℃,是影响油气生成的关键阶段。构造热演化过程的研究为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了新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博南 1井和焉参 1井侏罗系碎屑岩 6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得出北部凹陷中生界埋深普遍 >2 0 0 0 m ,属新生代补偿型地温场分区 ,最大古地温发生在新生代以来的挽近时期 ,中下侏罗统经历的最大古地温约为 70~ 1 1 0℃ ;南部凹陷中生界埋深普遍<1 5 0 0 m,属新生代欠补偿型地温场分区 ,最大古地温发生在侏罗系沉积末 ,下侏罗统—中侏罗统下部经历的最大古地温大约为 80~ 1 1 0℃ ,中侏罗统上部经历的最大古地温低于 70℃。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特征表明 ,焉耆盆地最显著的抬升降温事件主要发生在白垩纪 ,因此盆地的主构造活动期为中、晚燕山期。南部凹陷和北部凹陷两区侏罗系裂变径迹年龄对比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 ,燕山期抬升变形南部 (早白垩世为主 )略早于北部 (晚白垩世为主 ) ,说明抬升变形的序次是由南向北扩展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吸收式热泵技术对于回收电厂发电机组排汽冷凝热的重要作用,及其如何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的节能运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能源节约效益与环境保护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热气流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它拥有环境友好、技术成本低、应用领域广、适合大规模发电利用等特点。这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热气流技术的发展和太阳能烟囱的应用做出了大量杰出的研究工作。总结了近期尤其是近一两年太阳能热气流技术在发电以及暖通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太能热气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切削加工过程中,机床会由于受不同热源影响而发生热变形,产生机床误差即热误差。在各种类型的机床误差中,热误差可占机床总误差的40%~70%,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为减小不同热源对机床热误差的影响,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1)通过对机床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机床热刚度;2)应用更为有效的隔离措施,尽量减小或隔离热源影响;3)热误差补偿,通过对热误差进行在线预测及实时补偿,减小机床热变形。热误差建模是实时补偿热误差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对机床热误差建模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热误差建模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热误差建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热误差建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磁感应热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基于交变磁场辐照磁介质并通过磁感应产热杀死肿瘤病变组织的新兴技术。20世纪60年代,磁感应热疗技术兴起,围绕提高热疗效果、开发兼具多重疗效的磁性介质和优化温度场分布,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总结了铁磁热籽、磁流体、磁性脂质体、磁性微晶玻璃、磁性骨水泥等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近期进展,指出进一步提高疗效、优化治疗区热场分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工程,笔者介绍了自粘防水卷材在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其具体的施工工艺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EPON+EOC技术的介绍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逐步融合,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广电运营商加快了接入网改造的步伐。在互联网接入方面,为了与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相融合,实现平稳过渡,节省改造成本,EPON+EOC解决方案成为了运营商的首选方案。文章就当前网络改造中采用的EPON和EOC技术,结合实验室环境下的实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18.
笔者结合丰富施工经验,以某桥梁工程为例,分别从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等工程简要介绍了箱梁的施工工艺,可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IP访问控制列表(ACL)技术,对ACL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目前主要ACL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具体应用的配置实例(本文以Cisco路由器的IOS的ACL为例,主要给出标准和扩展的配置),并就ACL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洁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0,(9):147-147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建筑工程发展也日益扩大,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施工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基于工程实例,分析了地下室防水施工一般要求,分析施工中渗漏等技术难点,探讨了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